久久看书>军事历史>大唐脊梁>第154章:压城而来
吃定了!刘刺史就准顿边军,等着去打扫战场吧。”

“好!”刘伯英咬着牙,气呼呼的道:“希望你别为这个决定后悔。”

罗通笑道:“我罗通从不后悔做的每一个决定……也从不打无把握的仗!”

刘伯英、王玄策、刘仁轨、马周说的道理,罗通如何不懂。只是他们太小看陌刀大阵了,这三万陌刀军固然不如当初的三千人、亦或是一万人时纯熟,但根本不怕这一支长途奔袭、人马困顿的突厥骑兵!

而且他也不甘心错失掉歼灭颉利这一支主力军队的机会。他们现在人数上处在劣势,但不是完全没有机会。

也许是个人情绪,来到这个世界他还未败过。凭借继承来的盖世武勇,凭借根据超时代知识创出的陌刀兵,凭借些许机智,还未领受过败绩。

这未尝失败的人,自然不愿意不甘心就这么将大好的机会葬送,承受失败的结果。他婚后不到半月,就拖家带口的跑来朔方,其目的就是吃掉来犯的突厥大军,现在突厥军真的如意想般来了,若是自己畏战不出,真是笑掉李世民的大牙了。

在罗通看来,没有将敌人吃掉,纵然把长城、朔方守住,那也是失败。

罗通此时此刻终于体会到力排众议是需要多大的决心与勇气,他突然想到了李世民,想到了李世民这一生的巅峰之战:虎牢之战。两人面对的局面竟然存着

似曾相识之处。当年李世民奉命攻伐洛阳王世充,一路摧城拔寨的打到洛阳,将洛阳围困的水泄不通。就在洛阳落陷在即的时候,窦建德率十万大军来援。

面对这十万大军,唐朝几乎所有将校谋士都劝说李世民退兵,就连房谋杜断都是如此。但是李世民力排众议,毅然决定不退,亲自领着少数兵马赶往虎牢关驻扎,结果创下了三千五百破十万的可怖战绩。

不过比起李世民来,他此时此刻面对的形势要恶劣的多。李世民至少还有虎牢关可以坚守,当初李世民的意图就是死守虎牢,以关隘之利,拖延时间,结果窦建德求战心切,露出了破绽。李世民用兵本就阴狠如一条毒蛇,擅抓破绽。一但让他抓住破绽,就死咬不放,结果十万大军就这样让他三千五百人碾压了。

罗通心底明白,李世民这种胜利是不可复制的。需要天时地利各方面的条件配合。

他不是李世民,颉利也不是窦建德!年久失修的破败长城更加不可能是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虎牢关。但是若李世民当时不是力排众议,他又凭什么创造这个奇迹?

议事厅里的气氛一下子冷到了冰点,寂静无声。

“都督这也是无奈之举。刘大人误会都督了。”

众人好奇的看着突然说话的上官仪,便是罗通也不意外,他不知道自己有什么无奈的。

“长城修在朔方境内,被梁师都,亦或是说被突厥人,破坏得太过严重了,虽说没日没夜的抢修,但非复当初的长城,破残之处比比皆是,若颉利铁了心去攻打,长城根本没有起到阻敌的作用,如若长城失守,我们就算守住了朔方,突厥大军完全可以不顾朔方而入寇庆州、绥州、延州……现在三州的守军都在朔方,突厥大军一旦南入,必呈势如破竹之势的再一次打到长安。等到那时,我们就是大唐的罪人了。”

上官仪又是佩服又是感慨道:“我们只想着长城可以让我们御敌于国门之外,却没有考虑到长城的现状。而都督的想法是:与其日后像抓蝗虫一样一只只的的去抓那些破坏三州的突厥人,倒不如在‘蝗灾’未生前,以逸待劳的将他们一锅端了。”

刘伯英恍然大悟,一脸惭愧作揖道:“都督高瞻远瞩、思虑周全,属下目光短浅,却是误会都督的意思了!还请都督恕罪。”罗通回京完婚时,他日夜巡视着,长城是什么情况他比罗通知道多了。

“刘刺史忠义无仁,这拳拳的爱兵如子之心,正是我辈之楷模……只是,有些事情,明知不为也必须为之啊。”罗通一脸的高深莫测、智珠在握、痛心疾首。

天地良心,他哪里想了那么许多,只是一心要干掉颉利大军罢了,现在呢,有了上官仪合理的说辞,这决战于国门之外就顺理成章了。手下有能人就是爽!

“突厥大军什么时候抵达朔方?”

“以他们的行军速度,后日午后即可抵达契吴山。”

“立即动员全城军民,让所有人都知道突厥入侵,我军将要主动迎敌的消息。”

刘仁轨道:“都督,朔方收复未久,城中定有突厥细作,这过早的散布消息,会不会提醒了颉利?”

罗通哈哈一笑道:“我就是要让颉利知道!”


状态提示:第154章:压城而来
本章阅读结束,请阅读下一章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