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清泽是有些懵逼的,虽然知道钰哥儿总有些奇思妙想,但往常都用在美食上,突然听说要搞一个每天都开放的书店。
想想还挺激动的哈,要是真有这么个地方,他肯定天天去。
但想像归想像,这事的操作难度太大了,不说别的,书从哪里来?他们家可没有万卷藏书,有些珍藏的书籍,市面上根本没有卖的。更何况,汴京城的房租这么高,加上免费看书,单凭周子钰一家烧烤店的盈利,根本不可能撑的起来。
这时候藏书万卷的人家,光书籍的价值就不可估量。真要开店的话,最简单粗暴的方法就是把市面上有的书籍都买回来,但这绝对是一笔天文数字了。
虽然心里觉得不可能,但周清泽并没有贸然反对,他觉得钰哥儿肯定是今晚受刺激了,加上他也不愿意打击弟弟的自信心,只是委婉提了一下书籍昂贵的问题。
周子钰慢条斯理的回了一句:“要是我有办法,能快速印书,成本还较低呢。”
周清泽:!!!
直到回家,周清泽都保持着极度亢奋的状态,要是钰哥儿说的法子可行的话,那简直太……周子钰倒是表现的十分平静,书店不可能这么快就开起来,当务之急,应该想办法找到毕昇大大才行。
历史上活字印刷术并没有得到重用,毕昇晚年也郁郁而终。虽然按照时间推测,现在他并没有发明出来,应该还是一名从事雕版印刷的普通工匠。
周子钰并不记得这位大大具体居住在哪里,但是有名字和从事的职业,应该比较好找……吧。周子钰决定厚着脸皮找一下赵宗谔,毕竟,活字印刷术的重要性,能够给这个时代带来更好的改变。
许娘子见他俩回来,也不看店了,起身道:“去洗把脸,给你们留着饭呢。”说着便去厨房端饭。
因着周子钰这段时间赚了不少钱,干脆就和家里商量一下,又在店里添了两个伙计,加上原来那个,许娘子二人也不必熬到很晚看店,每日只需算算账,倒是轻松了不少。
周子钰二人把书放好,又倒了盆热水,洗完后坐在桌前,晚饭已经摆好了。
虽然曝书会提供晚餐,但来参观的人数太多,也只是稍微垫了垫肚子,不至于饿罢了。况且,这个时候的男孩子又正是在长身体,食量十分惊人。
周子钰端起胡辣汤喝了一口,,带着麻辣香气的肉汤一入口,整个人就放松下来了,这时才彻底感受到身体的疲惫,又夹了根油条放进汤里,泡着吃。
旁边的周清泽也埋头吃了起来,许娘子却拉开椅子坐了下来,“明日就是秋社了,今晚你们早点休息,明天要回你们外婆家一趟。”
明天?周子钰抬起头,一脸生无可恋的表情。
他怎么给忘了,明日是秋社,大多数普通人家的妇女,都要在这天回娘家。前两天他娘还特地提了一句,结果他给忘了,今天累了一整天,周子钰原本打算明天睡到自然醒的,这下,计划泡汤了。
秋社,是古代的一种习俗,具体时间在立秋后的第五个戊日。这个时候农家已经结束了秋收,人们在这天立社设祭,祭祀土神,称之为秋社。
吃完饭,许娘子也不叫他俩洗碗,就把他俩赶进卧房,还嘱咐他们早点休息,明天早上可不许赖床。
……
天边刚刚亮起来,周子钰就哈欠连天的坐上了出城的马车,周二郎倒是没有来,回娘家不兴丈夫跟随,同行的是许娘子和周清泽。
周子钰的外婆家,就在汴京郊区,倒也不远。
汴京城的远郊,有一条乡间小路通向城里,路两边是稀稀拉拉的小树林。周子钰靠在周清泽肩膀上,睡眼惺忪的看向后退的树木。
两名脚夫赶着几头小毛驴同他们错身而过,他们是往城里运炭的,趁着早晨,能卖上个好价钱。
汴京城足有上百万人口,对食物的需求量巨大,粮食多是从外地运过来,汴京郊区则是种满了大片蔬菜,以满足人们的生活需要。
所以汴京郊区,都是成片的菜园子。《水浒传》里的“菜园子”张青,原来就是在汴京的光明寺里种菜的。
周子钰的外婆家,就有一片菜园子。宋人能吃到的菜蔬,基本和现代我们吃的差不多。原来周子钰开店的时候,还想从自己家进货,但周子钰外婆家的蔬菜是常年包出去的,有固定的酒楼合作,倒是不好违约。
不一会儿,就进入了居住区,道路两旁开始出现一些错落有致的农舍,拐了个弯,又走了一段距离,就到外婆家了。
门口倒是站了个精瘦的汉子,看见周子钰他们,便大步朝这边走来。“妈就说你们肯定早早出发了。”声音十分洪亮。
马车停住,许娘子脸带笑意的叫了声哥,周子钰同周清泽也叫了声舅舅。“还没吃饭吧,平娘正做着呢,看看想吃什么,尽管提。”许良一边说着,一边接住从马车上跳下来的周子钰。
“我现在不用人接了,舅舅。”周子钰有些别扭,大家纷纷大笑。
自从穿越到这里,周子钰每年都会陪许娘子回娘家,那时他刚穿过来一年,也是回来参加秋社,结果从马车上往下跳的时候,衣服被挂住了,一下子脸着地降落,可把大家吓坏了。从此,许良每次都要接一下外甥,生怕他再摔跤。
说起这件事,周子钰也很起气,要不是衣服被挂住,他能摔跤嘛。又因为周子钰小时候很懂事,难得有件事能让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