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看书>军事历史>百战兵策>第三章 劫 营

太公曰:“兵分三处,令我前军,深沟增垒而无出,列旌旗,击鼙鼓,完为守备。令我后军,多积粮食,无使敌人知我意。发我锐士潜袭其中,击其不意,攻其不备,敌不知我情,则止不来矣。”

《六韬??虎韬之临境》

空明慢慢地思考着,两军直接相对已经有十来天的时间了,在此之前,敌军曾经来劫过一次营,但是那一次因为情报不足,误入了一处项左丁设置的陷井之中,损兵折将,死了约一千多人,却没有任何的收获,在此之后,他们就没有任何的动静了,而在楚军刚来之时,也就是劫营的最好时候,他们都没有把握住任何的机会。但是今天,空明去巡逻的时候,就感觉到有一些不对劲,不为别的,只因为这几天,楚军的巡逻人员损失都非常的严重,与敌军相遇也是越来越频繁,就如同空明今天一样,对付一个小小的三十多人的巡逻队,敌人竟然动用了几百号人,从三面围攻,可见他们正在进行一些空明不知道的行动,而上面也没有来任何的通知,让空明他们知道现在的情况,在这种情况下,空明唯有根据那有限的情报,来进行一个逆向的推测,首先,以守城一方来说,在被敌人攻城的时候,唯有不断的骚扰敌人,才能有效的进行守城,当然那是由于双方的兵力相差都不大的情况下,才能如此,不然话,相差太远的情况下,是不可能进行任何的防守的。但是直到现在敌人只进行了一次不大的骚扰,而现在又在肆无忌惮袭击着楚军的巡逻人员和斥候,而此时,做为主将的项左丁应该是不断的予与回击,但是双方的反应都出乎了空明的预料。燕军没有一种守城的觉悟,反倒像是他们的兵力更多一些而已,而楚军应是主动的一方,却被迫的呆在营中,只能不断的派出一些小兵力去侦测一些情况。这种情况下,只有一种解释,那就是楚军错估了燕军的实力,或是说,楚军的事前没有做好情报工作,这让楚军陷入了一种两难的境地,而燕军的这些行动表明,他们要进行一场主动的战斗,而清除斥候则是为兵力的布署作前期工作。想到这里,空明不由的心中颤,如果像空明想的那样,那么在这几天之内应该会有一场大战。想来在楚军的高层应该得到了这个情报。

空明猜的并没有错,此时的燕军确实实力超出了楚军情报提供的数据,两军的实际人数对比不是事前所知道的那样,楚军六万,燕军四万,而恰恰相方的是,楚军是六万,而此时的燕军则是十万,其中四万守城,而其余六万则是断掉了楚军的归路,准备给楚军一个灭绝性的打击。而坐在楚军中军的项左丁,其实仍然被蒙在鼓里,因为他此时得到的情报仍然是六万对四万,但是让其怎么也想不通的是为什么敌军会如此的主动出击?是为了迷惑楚军?还是在准备一些楚军不知道的计策?还有一样他不知道的是,楚国的情报系统早已经让哈维帝国入侵了,他们所收到的情报不过是九真一假而已,那些情报总是在关键的地方,与事实有一些出入。

空明为自己的推测吓了一跳,但是,这个毕竟只是自己的一种思考而已,没有实际的情况支持他也不可能作出什么样的正确的判断。空明将楚国与燕国交界这部分的地图拿出来,仔细的作出种种的推测,在一种什么情况之下,燕军能够得到最大的利益,而在一种什么情况下,只能得到不大的利益,而什么情况下,是介于两者之间?最后空明认为只有在这样一种情况之下,燕军才会得到最大的利益,而且付最小的代价。那就是,在一个楚军不查的情况下,以突袭的方式,袭击楚军,只有这种情况下才会得到最大的利益,而这种方式无疑是以劫营最为有利。如若想百分之百的劫营成功,那么就必须事先封住楚军的任何消息,让燕军有足够的时间去布署准备式作,这些工作不能用太长的时间,以两天为最高,从对楚军的斥候被袭到现在也就三、四天的时间,也就是说,此时的燕军早已经作好了一切的准备,只是他们在等,等一个最好的时间,今天晚上。想到这里,空明再一次推测了燕军可能的攻击路线,而最佳的攻击方法,空明认为此时的楚军是前后重,而两边轻,也就是说,前方是精锐士兵住的地方,而后方是楚军的粮草所在,也是重兵把守的地方,而两边相对来说就没有那么多的兵力,也就是说,如果此时燕军进攻的话,最好就是,四周袭扰,中间一刀切,只是不知道他们的主攻方向放在哪个地方,左侧还是右侧,空明所在的剑士营住在前侧偏左的地方,想了想,空明决定,无论如何,他首先要做好最坏的准备,以敌从左侧突入为假想。空明将三个班长招集进来,然后就带他们到帐篷的周围,直接现场给他们赋予任务。

“何锋,你们一班,在帐篷左侧,这个地方,马上挖一个长六米,宽四米的,深三米的坑,坑中多放一些木刺之类的东西,将所有的泥土,放在靠二队的地方,擂成几条高一点五米,宽一米五的长墙。刘凌,你们班,在这里挖一个与一班一样的坑,然后把泥土放在我的帐篷后侧,也是擂成条长墙,周明,你们班在你那个帐篷后面,也挖一条一样的坑,然后在你们帐篷那里搭一个高三米的高台,然后在上面放三个哨兵。这些事情需要马上就做,而干完之后,所有的人立即组织休息,而你们三人,今天晚上轮班,而且必须站


状态提示:第三章 劫 营--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