欲取先予

对于有的人,欲要收敛他,必先暂且扩张他;欲要削弱他,必先暂且加强他,欲要废除他,必先姑且抬举他;欲要夺取他,必先暂且给予他。这叫做微妙而又明通的道理。这种先予后取的做法,使柔弱能战胜刚强。

在战国时代,有一次,中山君宴请都城里的军士,有个大夫司马子期在座,唯独他未分到羊肉汤。司马子期一怒之下跑到楚国,劝楚王攻打中山,中山被攻破,中山君逃走。有两个人拿着戈跟在中山君后边,中山君回头问这两个人说:“你们是干什么的?”两个人回答说:“我们的父亲曾有一次快饿死了,你把一壶水泡饭给他吃,救活了他。后来,我们的父亲临终之际,嘱咐我们:”中山君若遭事变,你们一定要尽死力报效他。“所以我们决心以死来保卫您。”中山君感慨地仰天而叹息,说:“给予,不在多少,而在于正当别人困厄急需之际;怨怒,不再深浅,而在于恰恰损伤了别人的心灵。我因为一杯羊汤而逃亡国外,也因一碗剩饭得到两个肯为自己效力的人。”这里所设计的“予”与“取”的辩证关系,就是老子所指出的:“将要取得的,就一定先给予。”无论是管理还是经营,有所失必有所得,有所得也必有所失。舍得舍得,有舍才有得。当然,只有所得大于所失,所取大于所予,才是经营管理的合理化。

“要想得到,必须先拿出。”这句话凝聚了丰富的生活智慧和政治智慧,从君临天下的国王到指挥千军万马的将军,从坐着豪华轿车的权贵到骑自行车上班的小市民,从腰缠万贯的大亨到一文不名的穷光蛋,无不熟悉并运用过这种谋略。人们更形象、更通俗的说法是:不放出野山鸡,就引不来金凤凰。


状态提示:118
本章阅读结束,请阅读下一章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