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看书>恐怖悬疑>秦术>第十五章 钟凭最深处的志向

李斯此时赞赏的看了钟凭一眼,没想到钟凭心迹如此通透。

“先生当真的聪颖,不错,帝王之术各家都有其观点,也皆有其异同之处。”

“那么先生是从荀子那里学习儒家之法么?”

荀子是当世大儒,在孔孟之后,儒家又一璀璨星辰般的人物,既然李斯跟随荀子求学,那么应该也是修习儒家之道了。

钟凭的话倒是在李斯意料之中,李斯摇了摇头。

“我并未修习儒家之法。”

这倒是轮到钟凭和鹰空意外了。

“那先生所修何家?”

“法家!”

钟凭哈哈一笑,问道:

“先生既然修习法家之道,又为楚人,为何不回自己的母国,以法强国呢?”

李斯目光有些涣散,望着天边的朝阳,似乎回忆起了自己当年的一些往事,那时自己还不是老师荀子的学生。

自己当时还是楚国的一名名不见经传的小吏,住在一座十分陈旧的房子里,房间梁栋之间都布满了灰尘,自己需要经常去清扫,所以经常被四散飞扬的灰尘呛的难受。

但是也正是在自己一次清扫完仓库房间的时候,抬眼看到了几只老鼠!

在粮仓中的老鼠,一个个又肥又大,看到人不但不害怕,还有胆子跟你对眼。

这与李斯在茅厕见到的老鼠大为不同,李斯看到茅厕里的老鼠,见它们一个个又瘦又小,听到点动静就慌忙逃跑,胆子小的不得了。

那时候自己心间巨震,自己当时呢喃的话现在还记忆犹新。

“一个人有没有出息,就如同老鼠一样,是由自己所处的环境决定的。”

在这个时期人人争名逐利,皆想成为人上之人,自己也不甘苟活于乱世之中,想干出一番事业来。

为了达到飞黄腾达的目的,李斯辞去小吏,到齐国求学,拜荀子为师,学成之后,才有了如今的入秦之举,至于钟凭问的为何不事自己的母国楚国,而要入秦,李斯苦笑了一声。

“我拜入荀子门下,研王之术,也就是辅佐君王治理国家的办法。不是没有想过回去自己的母国。”

钟凭和鹰空都想听听李斯心中所想,虽然钟凭看出这是一个有大野心的人,但是正是因为这种大野心让钟凭对李斯刮目相看。

“楚国地方五千里,带甲百万,车千乘,骑万匹,如此优越的条件、强大的国势,竟然东难以制齐,西难以抗秦,为何?”

李斯没有等着钟凭和鹰空思考答案,而是自问自答的说道:

“原因就是楚国容易发生内耗,从而造成人才外流,外流的人才反过来帮助敌国来对付楚国。”

钟凭点了点头,“楚材晋用”之说早在百年之前就有了。

归生当年去中原各国调停楚国、晋国之争,希望从中斡旋,从晋国回来后,直接去了楚国。

令尹子木招待他,闲聊时问了一句:“晋大夫与楚孰贤?”

意思是问据你观察,晋国的那些大夫和楚国的大夫比,哪一国的贤能更多。

归生的回答是:“晋卿不如楚。”

子木听这话自然高兴。谁知道归生话锋一转,说:

“晋国大夫则多是贤能之士,几乎都可以当卿这类高官,但如南方产的杞树、梓树和皮革,多是楚国输送过去的。”

这意思就是说楚国留不住人才了。

“所以先生看重了只看能力,不问出身的秦国”

“不错!我与先生难道不是同一个想法么?”

李斯有些调侃的反问了钟凭一句。

钟凭哈哈一笑,摇了摇头:

“我与先生的想法不同,我并非为了名利而去,更多则是对乱世的厌倦。”

李斯惊诧,听不懂钟凭的意思。

钟凭并没有要解释的意思,自己入秦一方面是为了发挥所学,另一方面也是想要完成老师鬼谷子的夙愿。

师兄苏秦、张仪二人随老师鬼谷子学习纵横之术,皆以为有能力游戏与列国之间,可以得名收利,并且使得老师也与有荣焉。

其实他们都错了,老师真正的愿望是天下不兴兵戈,民众可以安心耕种生产,老师证道出世之后,心态早已翻天覆地的变化,将一切都看的很淡然。

但是钟凭年少的时候,老师还是会在棋盘面前沉思,不断皱起的眉头还是给年幼的钟凭刻下的深刻的印象。

老师虽然已经离世,但是自己还是继承了老师的衣钵,学习到了老师冰山上的一角,钟凭出云梦山的那一刻起,就想着结束这乱世。

而如今最有希望的便是秦国!

这也是钟凭一再不愿留在魏国的原因,即便是公子无忌数次礼敬请他,但是对于天下人来说,公子无忌在钟凭心中实在是分量就不够了。

如果历史知道钟凭的想法,必然会叹为观止。

要知道战国时期,礼法崩坏,阴谋诡计叠出,只为达到目的,便不顾其过程的险峻,向钟凭这般还能如此大爱之人,任谁也不相信这个时代还能存在。

但是钟凭却也真是为达目的,不择手段的人!

钟凭的目的便是让天下一统,再无兵戈!

为了达成这个目的,钟凭当真会不择手段,神挡杀神,佛挡杀佛!

“善于治理国家的人,赏赐不乱刑法不滥。赏赐太乱恐怕赏赐到坏人;而刑罚太滥恐怕会伤及好人。这点秦国做的当真是不错!”

钟凭与李斯在路上的谈话,不仅两人互相印证学习到了不少,但是最为受益匪浅的当属鹰


状态提示:第十五章 钟凭最深处的志向--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