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看书>军事历史>明越坡>第一百七十三章 和州考察

一散会,下面的弟兄那是炸开了锅。这也难怪,接下来的三天,大家都将决定自己下一步的人生规划,情绪很兴奋那很正常。

散会没多久,我去罗仁那里看了看,就有好些人已经来报名登记了。

我让罗仁一定要好好登记,这最先登记的这些人,无论是下山,还是留守,无疑都是态度最坚决的。本来给了他们三天时间思考,他们都不思考,直接来报名,那肯定是早就打定了主意的。

回屋子的路上,我远远地遇见了两个人,边走边激烈地探讨。一会儿朝罗仁住的地方走,一会儿又转身往回走。我觉得奇怪,就准备上去看个究竟。

走得近了,我才觉得这两个人有点面熟,似乎是有点印象,但真要想,又想不起来是谁。

那两人见迎面碰上了我,就又转身快步往回走。我立即叫住了他们,他们两个一见我,觉得不好意思。

我开口问道:“你们两个叫什么名字,怎么我觉得你们很面熟,但又想不起来是谁?”

其中一个人答话道:“我叫贾海通,他叫郑光成。就是上半年锥子山的弟兄攻下定远城后,我们入的伙。”

我喃喃自语道:“贾海通、郑光成,这两个名字我似乎在哪里听过。”

那个叫郑光成的插话道:

“我们本来是定远城的兵,今年上半年攻锥子山的时候被四当家你们给擒住了,当时有好些人都投降了。

我们两个没投降,反而被你们放了。

后来二当家带人攻下定远城后,我们见家人都安然无恙,就主动来投军了。”

说到这里,我一拍脑袋,说道:“哦,我想起来了。你们当时在蓝玉那里投的军是不是,我记得他给我说过。”

那贾海通道:“正是正是。”

我接着问道:“那你们后来跟着我们干,觉得我们锥子山的弟兄怎么样啊?”

那贾海通道:“很好呀!后来我们编在蓝将军队伍里,我和郑光成都还当了班长呢。”

我笑道:“那好啊!刚才你们在这里转来转去,是干什么呀?是不是拿不定主意啊?”

这会儿郑光成抢先开口道:

“就是拿不定主意啊!

我们本来想去跟着二当家建立一番功名。但我们的家小都上锥子山了,父母还在,但身体不大好。

我们就怕这一去就是与父母永别了,因此打不定主意。

要说留在锥子山吧,我们又有点不甘心。”

我一想,也是,这两个人上次愿意冒着被砍头的风险,而不投降,的的确确是个大孝子。

既然是孝子,我觉得就是可以信赖之人,实在不行,让他们两个跟着我。

这样一是可以时不时回锥子山,照顾家小,另一方面也保持和常遇春那边有接触,随时也可以跟着常遇春去从军。

我把这个想法给他们两个说了,他们两个也觉得有道理。我让他们回去仔细想想,反正有三天时间。想好了,就去罗仁那里登记。

每天晚上,我都去罗仁那里看看登记的情况。第二天晚上,我就看见贾海通、郑光成已登记了。正是按照我说的,跟着我居中策应。

一问罗仁,说是这两个家伙一大早上就来登记了。看样子,是昨天晚上跟家人商量后,做好了决定。

很快三天就过去了。锥子山老老少少总共有六百多人,跟常遇春走的有一百四十七人,都是一些青壮年,而且大部分都是没有家小在锥子山的。

另外跟着我的有七十六人,这中间当然包括罗仁、陈定邦、柳怀镜、贾海通、郑光成,还有张思淑,基本也都是一些青壮年。

不过,除了罗仁、陈定邦之外,其他的人都是有家小在锥子山。罗仁、陈定邦也是因为跟着我的日子久了,舍不得跟我分开。

我也分别找他们谈过话,建议他们跟着常遇春去谋求功名,但他们二人都坚决不同意。既然这样,只能由着他们了。

其余的人,都留在了锥子山,包括黑石岭中的周定成、谭诚他们。

鉴于目前我这方面没什么事,我就让罗仁、陈定邦、贾海通、郑光成四个人跟着我,我打算下一步去泉州的时候,把他们四个带上。其余的人交给柳怀镜,由他带着去运私盐。

不过,去泉州的事可能先要暂时搁置一段时间了,我得先去黑石岭看看,然后和常遇春一起去和州,先把他那边的事情解决了再说。

常遇春也决定了,五天之后,和柳怀镜他们运盐的队伍一起去和州。

趁着这几天时间,我又去黑石岭转了转,周定成的陨铁炼的还可以。他拿了一块从陨石里冶炼的毛胚料,我看了看,还不错,拿在手里很沉,比同体积的普通铁是沉多了。

那块铝合金板也被他切了一块下来,能够随意拉丝、打造。

当时元朝的铠甲比起宋朝,最大的改进地方就是内层用牛皮制成,外层为铁网甲,甲片相连如鱼鳞,箭不能穿透,制作极为精巧,不似宋朝铠甲那般笨重。

宋朝的铠甲一般重量在三十公斤左右,十分不利于行军作战。元朝经过近百年的统治,一些技术也逐渐流传开来。

周定成他们经过研究,认为甲片的形状成“山”字纹排列更能达到防护的最佳效果。

我表示坚决支持他们的创新想法,让他们先用普通的铁片试着打造,然后用刀砍、用箭射,看哪种的防护效果最好,且质量能最轻。

待试验成功之后,再用那些锻造的铝


状态提示:第一百七十三章 和州考察--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