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初时所说,让骆守一心中很是不快,只觉得这个少年不识抬举。但听得后来,骆守一的想法顿时变了:这少年哪里是不识抬举,分明是太识抬举了!
“呵呵,郎君既是定然要谦逊,贫道也不好说什么……但是郎君既然为祖师丹童,便是我们药王观之人。这样吧,贫道托个大,替师收徒,郎君就是贫道俗家小师弟,郎君以为何?”
这老道果然比纯信要厉害,顺水推舟让叶畅的辈份就降了一阶,但仍然不放弃将他纳入药王观的主意。叶畅这一次没有迟疑,立刻行礼:“叶畅拜见骆师兄!”
老道捋须微笑,看着叶畅甚为满意。
这样一来,可谓皆大欢喜,大约就只有十方寺的和尚会象是吃了个苍蝇一般觉得难受。李唐一向崇道抑佛,到武周时为了夺位又崇佛抑道,如今李三郎为天子,佛道之争可谓暗潮汹涌,叶畅对此还不是很清楚,一头扎进去,是祸是福尚不可知。但至少从现在来看,药王观在修武县有极大影响力,而仙人孙思邈更是在民间家喻户晓,叶畅得为药王观俗家弟子,倒也不吃亏。
算是他又借着一势。
这一幕把叶淡可是看呆了。
今天发生的事情,让他目不暇接,先是覃勤寿大老远跑来送上五十贯的金锞和铜钱,还回头又送了一匹马,接着是德高望重的老道长骆守一来哭着喊着要认叶畅为师叔,还送了值六十贯钱的金子,叶畅偏偏拒绝,勉为其难地当了药王观观主的小师弟……
在叶淡近六十年的生命里,恐怕只有昨日菩萨审案一事,象今天这么跌宕起伏了。
因此,叶畅回头向他施礼,请他先照看一下家里,自己连夜上药王观时,他下意识地“哦”了一声,然后才惊问道:“如今去,岂不晚了?”
“不晚,不晚,老道明日一早送小师弟回来就是。必不误明日小师弟家中之事,对了,小师弟若是结庐,老道还认得几个木匠,要不要替小师弟请来?”
吴泽陂没有出色木匠,老道是清楚的,这些年药王观好生兴旺,附近的木匠大多都到观里干过活儿。叶畅笑而不语,算是婉拒了老道的好意,毕竟叶栉是自家族人,若没有与他商议就请外人,特别请的也只是附近的工匠而不是声名远扬的大匠,分明是落他面子。
从吴泽陂到药王观,比起上十方寺可要远得多,与去县城也没有什么区别,两人是下午动身,待他赶到时,业已经是月上树梢,足足花了两个时辰时间。叶畅年轻体力好,老道人也能健步如飞,让叶畅很是惊讶。但想到老道是孙思邈的再传弟子,便又释然:他看过的古籍里,孙思邈可是活了一百岁以上的养生大师。
药王观位于被当地人唤为药王山的半山腰,占地也就是两三亩的模样,依山势建成,规模倒不少。道观中有数十名道士,见观主回来,纷纷行礼问好,也都好奇地看着叶畅。这个时候叶畅完全就依着骆守一的意思行事,该拜神的拜神,该见礼的见礼,该受礼的受礼,没多久,众道士便全部知道,跟着观主来的少年郎,就是这些日子大伙听说过不知多少遍的叶畅了。
一套仪式操持下来,便已经是大半夜了。
在观中安歇一夜,叶畅仍然保留着自己的习惯,一大早便起来,开始绕着道观小跑。他以为自己起得已经算早,但发现起来做早课的道人们都三三两两出现,还有一些在观外晨练,或活动拳脚,或调息吐纳。对于他晨跑,道人们虽是有些好奇,却也没有谁打扰。
他顺着一条小路跑出去,青石板铺成的小路两边,尽是些低矮的树木,但有人工削减灌溉的痕迹。叶畅看到之后不由得“咦”了一声,他认得这些树,竟然是茶树。
修武可不是适合茶树生长之所,因此这些不会是野生的,而应该是人工种植。叶畅估算了一下,大约有百余棵茶树,生长的情形还算好,此时已近端午,夏茶初长,若是采摘回去炒出,倒也是不错。
对炒茶叶畅不陌生,他支教的那西南大山中,茶叶是少数能卖得上价钱的经济特产,支教的几年间,跟着当地茶农学习炒菜,想法子帮助他们联系卖家,叶畅着实做过不少事情。因此,看到这些茶树,他不由生出一些亲切感。
当然,更重要的是,他也尝过如今市面上卖的茶,那种放姜末、油脂甚胡椒粉的玩意儿,实在和他口味不同。而那个对茶道贡献极大的茶圣陆羽,只时应该还呆在哪个寺庙里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叶畅一时兴起,跑回道观之中,拿了个篮子,挑芽尖采摘了一篮,估摸着能炒出一两斤的干茶,便将之带回观中。
“小师弟喜欢苦荼?”见他采了这些叶子,骆道一也有些奇怪:“此物可入药,故此先师在时,种下两百余株,时至今日,已经只剩余这一半了。”
“苦荼?这不是茶么?”叶畅愣住了,他可以肯定,自己没有认错。
“正是茶,不过这是当今天子所撰《开元文字音义》中所改,过往多称之为荼。”
叶畅恍然大悟,原来茶叶的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