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历曾经为自己的魄力所得意,但秋季将要过去,杨镐仍未有攻打赫图阿拉之意,他着急起来。他可不想这一“杰作”半途夭折,决定派出亲信太监持尚方宝剑前往辽东巡视,加以督促。
人选问题很快定下,是郑贵妃几次三番推荐的卢受。在她眼里,只有卢受值得信任。
由于是皇上钦点,田义和陈矩无法反对,但有个人在经过长达三天三夜的长思后,来到万历面前,想劝皇上收回成命。他就是魏四。
魏四下这个决心是因为刘若愚“囊中之锥”这句话。
知道明军将在萨尔浒惨败的魏四带着苦闷来到御膳监,询问他对辽东局势的看法。
“天朝调动几十万兵马往辽东,皇上扫除努酋的决心很坚定,杂家认为我朝必获大胜。”刘若愚的信心与大多数人一样满满。
魏四讲起刘若愚最喜爱的历史战例,“秦末巨鹿之战,项羽两万对秦军章邯二十万,但破釜沉舟,九战九捷,大获全胜;三国赤壁,曹操二十万人马对阵孙刘联军五万,但因不善水战,被火攻,损失大半,败走华容道。以少胜多,以弱胜强的战例在历史上不胜枚举,刘公公为何会对我朝如此有信心呢?”
刘若愚想想魏四说的也有道理,但很不服气,“此次不同,皇上意志坚决,我军声势浩大,谅那努酋根本无还手之力。”
魏四摇摇头,“魏四并不这样认为。说皇上意志坚决,为何内库藏金都将溢出,却不肯拿出一点补充辽东军饷;说我军声势浩大,但各行其事,矛盾重重,实乃乌合之众。”
刘若愚的语气明显有些结巴,“这,说的也有道理。”
“魏四断定此次出征,我军将大败,并会在很多年缓不过来。而努酋会一转弱势,逐步由守转攻,最终入关与我朝争夺天下。”魏四表情凝重。
刘若愚惊讶万分,“会这么严重吗?”
“巨鹿之后,楚军迅速强大,很快灭秦;赤壁之后,三国鼎立,曹操再无统一的能力。刘公公,这些都是前车之签哪。”魏四语重心长地道。
刘若愚望着魏四,“魏四,你在慈庆宫真是屈才哪。被你一说,杂家也觉得此次出征有些悬。但皇上雄韬大略,怎会听我们这些做奴才的劝阻呢。跟何况,现在满朝文武,天下百姓都坚信我朝必胜,你我力量微薄,只能徒呼奈何哪。”
“魏四便是因此发愁。”魏四长叹一声。
刘若愚闭目思忖良久,突然眼睛睁开,紧紧盯着魏四,“魏四,你是锥子,可惜一直未入囊中,故显不出锋芒。现在囊在眼前,你可愿入?”
魏四一时有些糊涂,不明白他这话的意思。
“你可知战国时毛遂?”刘若愚又问。
毛遂自荐。魏四点点头。
“你是希望永远憋屈在慈庆宫,还是愿意学毛遂搏上一次,被世人永远记着?”
魏四愣了下,“公公的意思是?”
刘若愚笑了笑,“不过风险很大哪,掉脑袋的可能都有。”
“公公是让我毛遂自荐?只是魏四的资历尚浅,哪能与卢受公公相争?掉脑袋魏四不怕,但不想做这无谓的牺牲。”
刘若愚摇摇头道:“你是囊中之锥,不入囊如何露锋芒?拼上一拼,或能成事。你的担心也是对的,不过以杂家对皇上的了解以及之前对你的态度,可以一试。”
魏四不再说话,反复回味刘若愚的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