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然,在做计划的时候,没有人想到会遭受如此惨重的损失。
从部署看,斯塔克其实是想用完成了护航任务的那些f-14b来填补舰队的防空漏洞,也就是在派出了第二批战斗机之后,由这些返回的f-14b执行舰队防空任务,确保能够顶住随时可能到来的攻击。
哪怕只是重点盯防两个方向,也需要16架f-14b。
考虑到梁夏空军用20架轰炸机对付运输船队,即便误将其当成登陆舰队,也肯定会动用更多的轰炸机对付第51特混舰队。
如此一来,至少要保留24架f-14b,每艘航母各保留8架。
其实,这也是首lún_gōng击护航战斗机的总数。
虽然斯塔克知道会遭受损失,也做了一些准备,比如每艘航母各留下了4架战斗机,但是跟实际遭受的损失比,他的预估明显是过于乐观。在返航的这11架f-14b战斗机中,只有3架能重新升空。另外的8架,有5架受损,肯定没办法出动,剩下的3架也要用几个小时更换发动机。
也就是说,除掉用来掩护轰炸机的战斗机之外,可用的f-14b仅仅只有15架。
这个数量,显然是远远不够。
该怎么办?
虽然f/a-18也能执行防空任务,但是较慢的飞行速度,以及糟糕的作战半径,使其几乎没有执行截击任务的能力。
在接下来的战斗中,第51特混舰队要面对的就是远程攻击!
之前,梁夏空军的轰炸机就是在600千米之外发射反舰导弹,因此其攻击距离肯定不会低于600千米。
在这个距离上,f/a-18就只能看热闹。
道理也很简单,如果是全速冲刺,f/a-18的航程都不到600千米,在飞出去之后根本就飞不回来。
正是如此,在做安排的时候,这些多用途战斗机都留在内层。
要说的话,这也是在设计的时候,纽兰海军提出的基本战术要求,也就是在防空作战当中配合f-14b,负责对付少数的漏网之鱼,以及在关键时刻,用携带的空空导弹拦截射向航母的反舰导弹。
为此,原本被安排执行侦查任务的那些“大黄蜂”全都挂上空空导弹。
可惜的是,这无法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如果无法及时击落来袭的轰炸机,而是让轰炸机顺利的投下反舰导弹,哪怕不管安排多少战斗机前去拦截,也难有十足把握。决定防空作战胜败的头号因素,其实就是能不能及时击落敌机。
显然,需要更多重型战斗机。
至于去哪里获得更多重型战斗机,大家心里都有数,只是没有一个参谋提出来,毕竟这个话题太敏感。
没错,就是去找第52特混舰队借兵。
如果能从第52特混舰队借用20架f-14b,哪怕只是派过来执行舰队防空任务,也都足够了。
斯塔克让第52特混舰队留下来,保持1000千米的距离,其实就是希望能在需要的时候借助第52特混舰队提供的掩护。
只是现在,情况没这么简单。
已有足够多的情报证明,在西边活动的是第六十一特混舰队,而战斗力更加强大的第四十一特混舰队没在那边。如果第四十一特混舰队已经从东边绕过了霍瓦依群岛,那么首当其从的是第52特混舰队。
关键就在这里。
虽然按提供的情报,第四十一特混舰队在2000多千米之外,即便距离第52特混舰队也有2000千米,但是没人敢为这份情报做担保,也不是军事情报机构,肯定不会为舰队战败负责。
那么,谁能够保证,第52特混舰队不会在天亮后遭到攻击?
如果在遭到攻击的时候,因为把战斗机派去掩护第51特混舰队,没有战斗机可用,并由此遭受惨败,又该由谁来负责?
关键还有,第52特混舰队隶属于夕落洋舰队,并不属于东望洋舰队。
说得直接一点,除非斯塔克以司令官身份下达命令,不然第52特混舰队的指挥官未必愿意派战斗机过来。哪怕必须执行由舰队司令部下达的命令,也可以在细节上,比如说战斗机的数量与出动的时间,从而让第52特混舰队提供的支援变得无足轻重,还能够让斯塔克无法加以指责。
其实,就算斯塔克下达命令,第52特混舰队的指挥官也未必会言听计从。
不要忘了,斯塔克在来到“尼兹”号上之前,还只是一名默默无闻的校官,接连晋升了两次,才成为海军少将。
显然,他没有与职权相应的资历。
对那些老油条来说,要为难一个年轻将领,那是再简单不过的了。
不说别的,第52特混舰队之前一直在支持登陆部队攻打中转岛,舰载机的出动强度非常高,而且2艘“纽兰”级航母的状态也不算理想,所以可以用相关的理由搪塞由舰队司令官下达的命令。
对此,还真没什么好的应付办法。
毕竟,任何一支舰队的作战决策权都掌握在指挥官手里,指挥官有权根据实际情况来决定是否执行上级下达的命令。
哪怕是第52特混舰队按兵不动,斯塔克都没办法。
正是如此,在整个作战行动当中,斯塔克很少直接向第52特混舰队下达命令,多数时候是让舰队司令部出面。
此外就是,严格按作战计划行动,尽可能避免节外生枝。
只是这次,斯塔克确实别无选择。
5点一刻,在返航的舰载机全都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