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就是,大口径火箭炮的射击准备时间横长,而且从战斗状态转为行军状态所花的时间多得多。即便是部署在预先设置好的阵地上,h-300b的转换时间都超过了10分钟,而机动到500米之外至少需要15分钟。这就意味着,h-300b有很大的可能无法避开敌人的反击炮火。
其实,al-100a也一样。
要说的话,陆战队就没有在代奥格尔部署适合进行炮战的自行榴弹炮。
不是说帝国军队没有自行榴弹炮可用,而是没有部署到代奥格尔,或者说之前觉得没有这个必要。
如果不是临时调整,甚至不会在代奥格尔部署h-300b。
毕竟防区就那么大,能够部署炮兵的地方不多。
再说,只有“运-15a”能够向代奥格尔运送战斗全重超过30吨的自行榴弹炮,因此要向前线部署自行榴弹炮,那么送到前线的主战坦克或者步兵战车就得减少,而陆战队显然更想获得后两种主战装备。
关键还有,陆战队就没想过要跟梵军进行炮战。
其实,炮战本身一直不是帝国军队的强项。
别看帝国海军一直都有巨炮情节,非常重视大口径舰炮,而且在第二次全球大战中,帝国陆军拥有全球规模最大的炮兵部队,巅峰时期装备了差不多20万门各种口径的火炮。可是在大战之后,特别是空军成立,新的陆军航空兵诞生之后,帝国陆军对重炮的热情顿时就一落千丈。
不说别的,除了从东骆沙引进许可证生产的zs-86r,帝国陆军炮兵部队的主力,竟然是在20多年前设计,已经进行了3次升级改进的zs-66式150毫米自行榴弹炮,而且按照帝国陆军的规划,zs-66肯定还要进行第四次升级改进,继续服役30年,到时候会不会被全新设计的自行榴弹炮取代都还是个问题。
主要就是,火炮在帝国陆军支援火力体系当中的地位是越来越低,而研制、采购与装备一种全新的自行榴弹炮,需要突入数十亿,甚至上百亿金元。对于分到的军费本来就不多的陆军来说,这是一个非常承重的负担。相对的,在帝国陆军的装备项目中,优先权在自行榴弹炮之上还不少。
此外,炮兵不是唯一的支援火力。
能够取代炮兵,或者说比炮兵更加优越的支援平台实在是太多了,比如陆航的武装直升机与空军的前线攻击机。
不是说炮兵没有存在的价值,而是现役的火炮已经够用。
当然,炮兵在效费比方面的优势,暂时还不会被其他的支援平台超越。
至于压制与消灭敌人的远程炮兵,其实是突击航空兵与前线航空兵的任务。
正是如此,在站稳脚跟之后,陆战队就把一个突击航空营的20多架“直-7w”部署到代奥格尔。
这是陆战队最新式的武装直升机。
虽然是由已经服役20多年的“直-7”改进而来,但是跟之前的“直-7”相比,w型的变化非常巨大,只是起飞重量就增加到11吨,成为了货真价实的重型武装直升机,战斗力也是水涨船高。
此外,在升级火控系统之后,“直-7w”能使用陆军与陆战队的所有弹药,包括由陆军投资研制,之前只提供给陆航武装直升机使用的kd-28型重型反坦克导弹,对地打击能力得到大幅度增强。
关键还有,空军已经将一个大队的24架“攻-9b”部署到巴尔梅尔的野战机场,听从前线指挥官调遣。
因为作战半径由600千米缩短到300千米,所以“攻-9b”不但能够满载弹药起飞,战场巡逻时间也提高到了2个小时。24架“攻-9b”轮番出动,能够确保在任何时候,至少都有4架在空中待命。
接到召唤之后,这些攻击机能在15分钟之内,将携带的几吨弹药全都投出去。
不过,让“攻-9b”发挥出战斗力的,其实是另外一种飞机。
没错,就是“指-10ag”联合指挥机。
在波沙湾战争当中,“指-10a”就已大展风采,在空中打击与地面作战阶段都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按丁镇南给出的评价,如果没有“指-10a”,发动地面进攻之前的空中打击行动至少得延长一个月,而且会在地面进攻当中遇到更大的麻烦,遭受更大的损失,以及耗费更多的时间。
正是如此,“联合指挥机”是公认的改变了战争模式的新式作战平台之一。
也就是因为获得极高的评价,所以“指-10a”获得了最高优先级,是必须得达到规定产量的战略机种之一。
此外,还在大战爆发之后进行了一次小范围的改进。
主要就是增加了跟作战飞机进行联络的战术数据链,优化了雷达成像算法,能同时指挥更多的攻击机作战,具备了探测低空飞行目标,也就是直升机的能力,而且能够引导战斗机前去拦截。
因为改进的幅度并不大,而且是在现役的“指-10a”上进行升级,所以并没有采用新的编号。
在代奥格尔西边大约200千米外,始终都有1架“指-10ag”在万米高空徘徊。
之前就是“指-10ag”发现了梵军的装甲部队,并且根据合成孔径雷达拍摄的照片,对梵军的兵力规模做出了大致判断。至于那些大口径火炮,肯定是重点监视对象,一举一动都逃不出“指-10ag”的火眼金睛。
在梵军地面部队发动进攻前,“指-10ag”就把获取的战场信息发给前线指挥官,还同时联系了在前方待命的攻击机。因为彭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