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先勇和李明远骑马赶在迎接队伍的最前方,颇有一马当先之势。孙先勇对李明远还是带有几分畏惧的,于是走到李明远身边找话题道,“明远,你可知这玉门关,玉门二字的由来?”
这个不算太难的题目还真把李明远给难住了,不禁带着几分好奇道,“这个我还真不知道,孙将军可否解释一二?”
孙先勇得意的一笑,润润喉咙道,“这个故事说起来就很长了。相传,古时候,在甘肃小方城西面,有个驿站叫“马迷兔”,又叫“马迷途”。商队从边陲于阗运玉到中原都要经过此地。这里的地形十分复杂:沼泽遍布、沟壑纵横、森林蔽日、杂草丛生。每当运玉石的商队赶上酷热天气上路时,为避免白天人、畜中暑,总是喜欢晚上凉凉快快赶路。因此,每当马队走到这里,总是一片黑暗,辨不清方向,就连经常往返于此路的老马也会晕头转向,难以识途,“马迷途”的名字就是这样叫起来的。
这孙先勇祖上是说评书的,在这个缺乏娱乐的年代里,说评书的那虽然地位不高,但却很受欢迎,所以孙先勇这家伙的口才那绝对是了不得,短短百字,竟是成功勾引起了李明远的兴趣。
“有一支专贩玉石和丝绸的商队,常年奔波于这条路上,也常常在“马迷途”迷失方向。有一次商队刚进入“马迷途”就迷路了。人们正在焦急万分之际,忽然不远处落下一只孤雁。商队中一个小伙子悄悄地把大雁抓住,心地善良的他,把它抱在怀里,准备带出“马迷途”后再放掉!
不一会儿,只见大雁流着眼泪对小伙子咕噜咕噜地叫着说:“咕噜咕噜,给我食咕噜咕噜,能台迷途。”小伙子听后恍然大悟,知道大雁是因为饿得飞不动才掉队的,便立即拿出自己的干粮和水让大雁吃个饱。大雁吃饱以后,呼的飞上天空,不断盘旋,领着商队走出了“马迷途”,顺利地到达了目的地小方盘城。
过了一段时间,这支商队又在“马迷途”迷失了方向,那只大雁又飞来在空中叫着:“咕噜咕噜,商队迷路。咕噜咕噜,方盘镶玉。”边叫边飞,又引着商队走出了迷途。只有那只救大雁的小伙子听懂了大雁的话语,并转告领队的老板说:“大雁叫我们在小方盘城上镶上一块夜光墨绿玉的玉石,以后商队有了目标,就再也不会迷路了。”老板听后,心里一盘算,一块夜光墨绿玉要值几千两银子,实在舍不得,就没有答应。
孙先勇摇头晃脑的继续道,听得李明远和几个离他较近的将士瞬间沉浸其中,这让孙先勇好不得意。
“没想到下一次商队又在“马迷途”迷了路,数天找不到水源,骆驼干渴得喘着粗气,人人嘴干舌燥,口渴得寸步难行,生命危在旦夕,正在此时,那只大雁又飞来了,并在上空叫道:“商队迷路,方盘镶玉,不舍墨玉绝不引路。”小伙子听罢急忙转告给老板,老板慌了手脚,忙问小伙子到底应该怎么办才好,小伙子说:“你赶快跪下向大雁起誓:‘一定镶玉,绝不食言。’。”
老板马上照小伙子说的,跪着向大雁起誓,大雁听后,在空中旋转片刻,把商队又一次引出了“马迷途”,商队得救了。到达小方盘城后,老板再也不敢爱财了,立刻挑了一块最大最好的夜光墨绿玉,镶在关楼的顶端,每当夜幕降临之际,这块玉便发出耀眼的光芒,方圆数十里之外看得清清楚楚,过往商队有了目标,再也不迷路了。从此,小方盘城就改名“玉门关”。
孙先勇摇头晃脑的将这个段子讲完,不少将士纷纷鼓掌叫好。尽管他们已经不是第一次听孙先勇讲这个故事,但人家是顶头上司,再加上这讲的确实不赖,所以或多或少总得给点面子。所以掌声滔滔不绝,颇有几分领导人讲完话后,台下员工拍马屁的样子。
如果说从故事的角度来讲的话,孙先勇这段子确实不错。非常适合十五岁以下的儿童听,但是从史实的角度来说,就有些胡编乱造了。因为事实上玉门关是汉武帝时所建,因这里是古代通往西域的重要交通要道,从西域输入和阗玉石就从此入关,所以得名玉门关。
不过李明远不是砖家,也不是叫兽,自然不会在这个问题上跟孙先勇争辩什么。没必要,也不值当。
“孙将军,我估摸着怎么跟岳将军相差没多远了!”李明远骑在马上,努力眺望远方道。
孙先勇摘下马上的水壶,饱饮一口甘甜的泉水后,满足道,“你说的不错,距离刚才第一批斥候回去有些时候了,我想最多还有一炷香的时间吧。说不定咱们就要撞上了!”
“我猜也是,呵呵,真不知道岳将军他们这几天过得怎样。我猜一定不好过,风声鹤唳草木皆兵也不为过!”也许是成功在即,李明远此刻的心情格外的好,说不出的喜庆。
孙先勇摸摸下巴上的胡须,点头赞同道,“我猜也是,毕竟这差事可不是一般人能干的,纵观虎贲,除了侯爷之外,也就老岳有着能耐了!”
正如李明远所猜的那样,此时的岳神飞也是归心似箭。虽说这次出征也算是虎口里拔牙,鬼门关里走了一遭。不过总的来说还算是幸运,就算不能上报朝廷请功,但是一定能狠狠地捞一笔银子,而且在侯爷心中的地位也会更加的牢不可破。
“弟兄们,别磨蹭了,现在我命令,全军换下这身匈奴人的皮,穿回我们虎贲的军服,一切准备就绪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