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德元年(618)六月十日,唐王朝刚刚建立不久,薛举率兵进攻泾州(今甘肃省泾川县),李渊再次命李世民担任主帅,领军抵抗。
中国的封建帝王除汉高祖、明太祖之外。全部都是统治阶级内部斗争的胜利者(刘邦、朱元璋也是在革命成功之后堕落为地主阶级的代言人);唐高祖李渊就是关陇贵族里出身的皇亲国戚,十分典型的隋末农民大起义胜利果实的篡夺者(不过窦建德假设没有被李世民镇压,估计也要当一个压迫农民的皇帝。)。正如当年明月所言,中国改朝换代的封建历史。就是一个地主取代了另一个地主的历史。
隋炀帝的故事说明了虽然是黑暗、丑陋的,但是却并不是完全没有人性的,一个让所有人都不得好活的暴君注定了最终将会不得好死。给他八个字的评语:罪在当代、功在千秋。
史书上是这样记载的,李世民率领大军开赴前线,在高墌(今甘肃省泾川县东)扎营。李世民知道薛举粮食将要用光,急于速战,所以深挖壕沟,高筑营垒,拒绝应战。
正巧这时李世民患上了疟疾,就把军队的指挥权交给了刘文静和殷开山,并且特意嘱咐二人,无论如何不能出战。二人认为是李世民瞧不起自己,为了证明自己也是有能力的,于是二人私自率领部队应战。结果被薛举打败,士兵阵亡超过了一半(十之五六),很多大将被俘(包括刘弘基、李安远等)。
李世民带领存活下来的士兵,回到长安,刘文静与殷开山被革职这样看来,唐军的失败和李世民一点关系都没有,都是刘文静和殷开山的过错。但我认为,这个记载不真实,有些地方可能和真实的历史有出入,尤其是在战败的责任到底由谁来承担这个问题上。
我观看李世民的战斗史。从太原起兵,一直到后来的平王灭窦,就是在他的整个青年阶段,历史记载的就只有这么一次败仗。而且对于这次败仗。根据史书上的记载,似乎也不是他本人的原因,难道李世民是攻无不克、战无不胜的战神。我本人还是比较倾向于,这样的说法,当然了,这个说法并不是我首创。
这场战役的失败。原因在于李世民,史书上之所以没有这样写,是为了给李世民隐讳,让人们只看到他光辉、胜利的一面,而不是失败、挫折的一面。
而且李世民到底有没有真的生病,还不好说,即使真的病了,也不是要命的病,日常事务可以不处理,大军出动这种大事,不能不处理吧?而且对于刘文静的智商来说,不应该犯这种低级的错误。
李世民治军甚严,刘文静这么聪明的一个人,也作出了违反军纪的事,实在是让人没有办法不产生怀疑。更为重要的是:李世民军事指挥的改变,以此次战役为转折点的。
在这次战役之前,我们称为李世民的早期军事指挥,早期的李世民就像一个刚入世事的少年,社会上有很多的潜规则他都不懂,他做事情只是凭借着自己的一腔热血,不考虑后果,遇见敌人就打,同时他的运气也很好,每次都打胜仗
。属于那种急进过度、轻率型的,在霍邑打宋老生如此,第一次打薛仁果时也是如此。但是现实告诉我们,一个人的运气并非总是很好的。这次李世民的运气突然变的不好了,打了败仗,他平生第一次遇见这么大的失败。
世上有很多种人,有这么一种人经受不住挫折,遇见挫折就后退,他们也不想在历史的长河中留下自己的名字,只想安安稳稳的过着自己的小日子,对于这种人,我祝福他们,但是在历史中,没有这种人的位置。
有另外一种人和上一种人恰恰相反,遇见了挫折、失败、打击,他们也曾迷茫过,他们也曾自暴自弃过,不知道自己未来的路该怎么走?
也不知道自己还有没有未来?然而,迷茫过后,是对未来的执着。自暴自弃后,有着别人所不理解的坚持。对于这一种人,不一定他们都能够进入史册,但是我想能否被写进史书对他们来说并不重要,他们认为重要的是人生的那种经历,在失败面前不低头,在挫折面前昂首挺胸、斗志昂扬、永不服输的那种精神。
李世民应该属于后一种人。(更加幸运的是,他进入了史册“彪炳史册”)之后,他认真分析自己哪里错了、总结经验、吸取教训,然后默默的告诉自己以后不要再犯类似的错误。
我不敢说这次战败一定是李世民的过错。但是他一定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而且通过这次战争的失败,李世民成长了,由一个男孩真正成长为一个顶天立地的男人。
他知道了。原来战争并不是他想象的那样,并不是向前冲就肯定能够胜利。在战争中,勇气当然很重要,然而,智慧与坚忍更重要。
有了勇气。你最多是一名勇将,有了智慧和坚忍你才能算做一名合格的统帅。年龄的增长,不能算做成熟,真正的成熟要从内心开始。
挫折就是一个人成熟的催化剂。没有挫折不坚强,没有磨难不成长。李世民的这次战败,这次挫折,对于他本人是一件好事,对于李渊来说也是一件好事,对于尚在襁褓中大唐王朝更是一件好事。
挫折史书上是这样记载的,李世民率领大军开赴前线。在高墌(今甘肃省泾川县东)扎营,李世民知道薛举粮食将要用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