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看书>网络游戏>唐朝那些事儿>第九十四章【西游】

有这么一个聪明干练的大臣,皇帝的心思被搅活了。本来就想看看外面这花花世界。

这下好,裴矩给自己上了《西域图记》这本书。别以为杨广同志只喜欢江南的斜风细雨和柳烟花雾,那大漠的苦寒之地也是要去的。唐朝大诗人王之涣的《凉州词》,那地球人都知道。我在这给各位兄弟就显摆显摆: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查遍史书,还真没发现第二位帝王去过这野猫也不拉屎的地方。这春风都过不去的玉门关,独独人家隋炀帝杨广同志身为一国之君硬生生靠着自己这一双大脚丫子可就迈过去了。

史书有记载,“故万乘亲出玉门关,置伊吾、且末镇”他去大漠风情游了?非也!如果是公款大漠风情游,那结局肯定不是如此惨烈和血腥。他去西天取经了?

他去西天取经了?那更不是了!同样是向西走丝绸之路,但杨广他不是唐僧。虽然老爹是个虔诚的佛教徒,但杨广却对佛经没兴趣。虽然当时在扬州当省长的时候(扬州总管)向创立中国第一个佛教宗派的天台宗智觊大师恭拜行弟子之礼,不过那是人家杨广同志的完美表演。

那都是在政治的要求下为了绥抚南朝,加强南北文化融合,目的还是为了自个的王权统治秩序的稳固。那他带这么多人马走唐僧西游之路是意欲何为啊?列位看官且看:大业五年(公元609年)三月二日,皇帝下令西巡河右。出了大兴城这就一路向西!出了临津关,过了黄河,这就到青海了。

只是这青海地区,在当时那属于人家吐谷浑人的领地。上一年即大业四年(公元608年),在帝国牛人外交加战略家裴矩同志的游说下,鼓动铁勒部落东击吐谷浑。这生猛的铁勒打得吐谷浑的伏允可汗是一路狂逃,一直逃到青海西平(今天青海省乐都县),没办法,这伏允只得向东边的大隋乞降求援。

这下好。杨广将计就计这就派安德王杨雄出浇河(今青海省贵德县)、许国公宇文述出西平率军迎降。

这伏允一看有救了,快马加鞭直扑大隋温暖的怀抱。但就在这临羌城(今青海省湟源县)伏允发现势头不对,这大隋军队不像是来迎降的啊,个个杀气腾腾。一副屠夫的模样。来者不善啊。伏允一看这帮恶魔那比铁勒还狠。继续掉头率众西遁。这就算把吐谷浑主力在青海给打散了。

大隋在青海就设置了据点,并且把内地犯罪分子都迁徙过来开发大西北。看来一千多年前就开始西部大开发了,发明权在人杨广这。“伏允南奔雪山,其故地皆空,东西四千里。南北二千里,皆为隋有,置州、县、镇、戍,天下轻罪徙居之。”

伏允跑到了昆仑山附近,但残余势力依然存在。政权基础依然牢固。那这次杨广是铁了心要把青海全境拿下。

要完超自己的偶像秦皇汉武。我,杨广,要成为历史上文治武功第一的千古一帝!那皇帝这次西巡可是准备充分,不仅仅是车马行仗、文武百官,还有宫属家眷。同时随行的还有当时大隋最为精锐的禁卫军。史书上记载光光军队这就带了四十万。

好家伙,比人家吐谷浑全国人口都多。这几十万军队到了青海西平这个地方。基本就到了人家吐谷浑的腹地了。杨广看差不多了,就准备在这地方“陈兵讲武”。

神马意思?通俗来讲,就是准备在这里搞个大型军事演习,以震慑吐谷浑,彻底消灭吐谷浑军事主力和政权。这时候吐谷浑可汗伏允帅部下驻扎在覆袁川(今青海湖东北)。围剿吐谷浑的狩猎正式开始。这演习总指挥杨广同志可就登场了。运筹帷幄指挥若定。

命内史(相当于国务院秘书长)元寿南屯金山(今青海省西宁西北),兵部尚书(国防部长)段文振北屯雪山(今青海祁连县东北),太仆卿(相当于皇家大内总管)杨义臣东屯琵琶峡(今门源县西南),将军张寿西屯泥岭(今大通山)。

这就直接把伏允围在了当中,准备来个瓮中捉鳖!史书记载那这次战争那是相当惨烈。为了保家卫国,那吐谷浑可是斗急了眼。这伏允也聪明。面对大隋的瓮中捉鳖,他来了个金蝉脱壳。伏允让部下诈称可汗,屯聚车我真山(今青海省祁连县东南),自己则率数十骑遁出。

这皇帝看吐谷浑王逃了。就派右屯卫大将军张定和率兵前去围捕。张定和是员猛将,轻敌冒进,连铠甲也不穿就直接率众登山。

这伏允也不是吃素的,拈弓搭箭,直接一箭拿下。关键时刻多亏副将柳武建率众奋击,伏允大败而逃。这次伏允老底算彻底赔光光。吃饭都成问题,只好投靠了党项。主力军在吐谷浑仙头王带领下,一看老大被灭,大势已去,十多万军队穷蹙而降。至此,青海全境纳入大隋的版图。

从这点来说,人家隋炀帝的武功已经远远超过了自己的偶像秦皇汉武。还没完,这位皇帝的精力实在过人,还要继续西巡北上。不过再往西走,就要翻过高耸入云终年积雪的祁连山。

皇帝精力旺盛撑得住,不过其他人吃得消吗?尤其这好几万宫属家眷和文武大臣咋办?这是个问题。

中国的地理很特殊,那是西高东低北高南低。是个人都知道,那是一江春水向东流啊。那从青海到甘肃,这地有点说道。得给各位白话白话。丝绸之路必须通过河西走廊过玉门关然后进疆。

那怎


状态提示:第九十四章【西游】--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