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看书>都市现代>拖木埂>第六十七章 颜永农遇上了王会

在月心到了八岁时,她爸送了她进学堂。本来她是没资格读书的  ,她上手有哥几个要读,下手有弟有妹要带。

加上山里人封建思想严重,从来不把女儿当自家人,看作是替别人养人。给了她吃的穿的养大了她的身子骨已是不错,还花本钱送她读书?

不过月心父母的想法不同,他们的女儿是定了向的,是替拳头搭一巴掌厚的合世人养人,因而要把人给人家养好,对人家负责。

把人养好不光把她的身体养好,还要她知书达理,掌握一技之长。

于是在月心小学毕业后又送她去学裁缝。

颜永农的父母也竭力培养自己的儿子,让他配得住人家的女儿,别委屈了月心。

因而也送颜永农读了高小毕业,后又送他学木工。

三年出了师,他不光把师傅的那点真传全学到了手,由于他读了些书脑子化接受新事物快,使得他的手艺更是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他手里出来的货不仅新式、时兴而且美观、牢靠。很快在方圆几十里小有名气。

在孩提时代他们俩青梅竹马,两小无猜。随着年龄的增大,月心长成半大姑娘,她妈管教很严。要她做一个清白女儿出身,不大让她到颜永农家走动了。

颜永农每到她家,她妈不给机会让他们两个单独一处,总是有意无意夹在中间打马锣,或让弟妹跟着作电灯泡。

懂得害羞了的月心见了颜永农开始回避,慢慢地两人疏远了。

颜永农到月心家去得不勤了,加上他手艺好,请的人多,一场工夫要做几个月或半年的时间,两人很久不打一次照面。颜永农就在这个时候出状况了。

刚吃完月半粑,山外王家庄有个叫王大胜的人同着儿子上门来请工。王大胜的这个儿子今年二十一了,准备说亲。

女方要来看人家,一要看地方,二要看家事,还要访一下这家人的门面根底。

地方是生定的,家事是人创造的。他家房屋有几间就是房里空荡荡的,因而要打满堂的家具,估计得半年时间。

颜永农收拾起工具:大小斧子锤子、长短刨子、粗细的锯、各式各样的锉子、墨盒、磨石等,整成一担跟着刘家父子上路了。三个人在路上轮流换担在响午时到家了。

这是一个独门独户的四合院,人口也简单,两个大人一男一女两个孩子。

“娭毑,木匠师傅进门了,饭熟了吗?”王大胜还没到大门口就扯着嗓门喊。

“啊,熟了,早就熟了。师傅,路上辛苦了,快坐着歇会,先喝茶。会兰,到茶,麻利点!”女人热情招呼着。

颜永农进到堂屋坐定,半天不见回音也不见茶,女人又说:“这孩子,太慢了,发了火烧开说泼。会兰,你只管快点唦,人家客人嘴都干裂了缝。”

一个十八九岁的姑娘用托盘端了三杯茶出来了,先递一杯给颜永农,然后给父亲和哥哥各一杯,很快缩进房里。

这就是那个叫会兰的姑娘,一个可人儿,一个上得画的女儿。身材单挑,皮肤白里透红,眉似笼烟,眼约星辰,粉面朱唇,腼腆羞怯。

颜永农看了一眼后心里打上了个深深的烙印。

一时饭桌安好了,铺上了碗筷、酒杯  。

“老脚(老公)请师傅上桌,天冷,菜一上桌就凉了。”女人在厨房里喊。

颜永农找了个下首坐着。

“颜师傅,来,坐上首。”王大胜拉颜永农。

“不了,大叔,你拉旮上坐,我们晚辈怎么好居于长辈之上呢?”

“话不能那样说,你是客,客为敬。”

“大叔,莫讲那多的礼,我这一住下不是一两天,关起房门是一家人,礼性多了怪不自在,随便一点好。”颜永农不肯上坐。

这是一桌地地道道的农家菜,一盆土鸡煨板栗,一盆腊猪脚炖海带,一盘腊猪头肉,一盘炒花生,一盘炒薯粉条,再就是腌菜,七七八八一满桌。

“这些都是自家栏里、田地里出的土货,不合口味,你若不嫌弃就莫致礼,多吃些。”王大胜边说边将鸡腿、猪脚夹给颜永农。

“好好,大叔,我的碗里盛不下了,你拉旮太盛情太客气了。”颜永农说。

王会兰自出来倒了茶水直到吃饭不曾出来划招(会面)。

“会兰姑娘还没来吃饭呀?待会儿饭菜都要凉了。”颜永农问。

“别说起她,她妈没生胆给她,没胆量出不得场,见了生人不敢上桌吃饭,一天到晚缩在房里,大门不出二门不迈。”王大胜说。

“咳,在家里有爷娘服侍,将来过了铁门槛怎么得了啊!我们做爷娘的总不能也随着陪嫁过去服侍呀。”王会兰的妈一边唠叨一边盛饭夹各样的菜给女儿。

“大婶,不要愁,万物有个自然,有颗草就有滴露水养着。”颜永农安慰。

接下来的日子,颜永农在这家里过的顺顺当当,以这里为家。他不光嘴乖,一脸笑,成日里大叔大婶叫得亲热,而且很勤快,一早起来忙到黑。

他干好自己分内的事还见眼行事帮住家的忙,见水缸空了立马挑起水桶水去挑;见灶门角没柴了连忙去搬柴禾。赶上了农忙像栽禾、收谷的时节他就放下自己手里的活去帮忙。

他还有个男人难得的好习惯,不喝酒不抽烟,光这两项就替主家人节约了不少钱。

他在吃上不讲究,有下得两碗饭的菜就行。像大鱼大肉这样难得的菜他一般不放猛吃,明明吃得


状态提示:第六十七章 颜永农遇上了王会--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