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看书>军事历史>正德大帝>第105章 中央文官选官考试

王恕还活着?!

真是太好了!

不只是朱厚照如此想,马文升与焦芳、许进等锐意改革吏治的官员皆感到大为惊喜。

还有刘瑾!这个也想着干一番事业的大太监!

朱厚照与刘瑾、马文升、焦芳、许进等人相视一笑,一时间顿时觉得当时商议的改革吏治的新政顿时有了立即实施的底气!

当然,也有很多官员是不高兴的,且都心里暗自嘀咕起来。

“这下满朝官员以后可就日子不好过了,王恕素来是出了名的考察极严,还不谈关系不论乡情!还不给面子!”

“王公没死,老夫很想死!”

“王恕一到任,我应该得写辞官疏了!”

……

连左都御史戴珊都不由得摸了摸鼻子:“王公大难不死,倒是国之幸事,只是不知可还耳聪目明否?”

朱厚照没管一些官员对王恕的不待见,他现在想也没想,便吩咐道:“郭荣,去扶王公进殿!”

事实上。

之前朱厚照就担心王恕年纪大急着赶路容易出事,所以当时也下了一道谕旨,待王恕接到文书后可选择由绝声卫护送进京,也可以选择自己进京,总之不必急着赶路,身体要紧。

王恕也许是真的想以旅游的方式看山看水到进城顺便查访地方吏治,也许是他作为北方人又活了九十多岁自然见多识广,只怕也猜到了自己进京会凶多吉少,因而玩了个金蝉脱壳之计,自己先骑驴走小路进京,而让护送自己的人走大路运棺材进京,只怕真不是为了给自己备着,未尝没有反讽的意思。

无论如何,王恕现在进京了。

进京的王恕也听说了京城发生弑君大案的事,不过一把年纪的他也见过不少大事,倒也很淡然,也没有因为自己家仆无一幸免而落泪,只依旧面容沉静。

但当朱厚照看见他进入大殿时,也能看得出来,这个王恕方脸浓眉,丝毫没有人情味,是个狠角色。

不过,朱厚照还是问了一句:“王卿,可还能饭否?”

“回禀陛下,臣依旧能日食斗米,肉三斤!”

王恕回道。

朱厚照听此不由得哈哈大笑起来:“久闻王恕食量惊人,如今看来倒也不是虚传,用膳了吧,如若已用膳,朕便不再赐宴,日后再赐,先谈正事。”

“已用,谢陛下赐宴之心,日后也请免之,臣吃不惯宫中之山珍海味,也担心吃穷了陛下!”

王恕似乎很为朱厚照考虑,不愿让朱厚照因为自己而浪费,但说的时候倒也带有一丝风趣,让朱厚照不禁再次乐了起来。

其他官员也就因此笑了起来,整个朝堂气氛也因此轻松了不少。

朱厚照本以为王恕是个魏征式的人物,严肃的没有半点幽默,而他自己可不一定有唐太宗那么好的忍耐力,但现在见王恕倒也不是那么古板,也就对王恕多了些好感,并道:

“那便先议正事,你来的正好,现在正说着官员大量缺额的事,至于为何缺额,你退朝后买份皇明报便知,你是吏部尚书,自然不能少了你,对于官员大量缺额,自然就得补上,补官就得选官,而选官,朕已有个主意!

“现在官吏大量缺额,可以先从国子监监生以及举人生员中直接选出可堪为官者来,但选官的方式得有个改变,不能听凭文选司根据塞的银子多寡以及关系硬不硬选,以往考评可做参考;

但对于请求复职的官与报选官职的士子得进行一次考试,先从中央开始试行,这种考试就暂名为中央文官选官考试,正德元年为第一届,以后每年一考;

京中各部各衙门将所缺之官额和吏额报给吏部,由吏部统一组织选官考试,考生可选择考哪一个衙门哪一个职位的官位,但考试要分为笔试和面试,笔试则是吏部统一组织,但根据各部各衙门的不同出的卷自然不能完全相同,面试由吏部官员与各部各衙门官员组织对参考某衙门的官员进行面试!”

朱厚照说着就又吩咐道:“现在你们明白了吧,也就是说接下来从士子中选官不是吏部一个部门的事,你们各部各衙门也得有专人负责,只有这样选的官才能保证是真正适合某一官职的,才不至于坏了朝廷的大事!”

朱厚照所说的其实差不多相当于后世的公务员考试制度。

按理,朱厚照作为皇帝,官员任免大权是他皇帝一人说了算,但是底下的官员要是不同意,自然也是可以劝谏一番的。

不过此时文官们都不敢触逆朱厚照,而且对于他们而言,其实就是让吏部选官的方式变成了通过考试的方式选官,相当于夺了吏部的权益,而且还增加了其他部门参与选官的权益,因而对于其他部门的官员而言自然无所谓,因而也就看王恕的意见了。

当然,对此最有意见的应该是吏部文选司郎中,但吏部文选司郎中官职太小,他没资格去为自己即将失去的权力鸣不平,能为他争取的只有吏部堂官和吏科言官。

可现在,吏部左侍郎是焦芳,吏部右侍郎王鳌丁忧在家,吏科言官也被杀的差不多,因而只能看吏部尚书王恕会不会争取。

吏部尚书王恕倒也不是争名夺利之辈,一听朱厚照如此说,当即便表态道:“陛下所言考选之法实为利国利民之良政也!吏部以往选官只凭经验与惯例难免有所疏漏,毕竟不察人何以知其称职与否,待到就职后再与考察,可谓为时已晚数年,而且此举也可避免吏部营私之弊!


状态提示:第105章 中央文官选官考试--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