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看书>军事历史>正德大帝>第151章 腰斩弃市 (二合一)

但皇家银行也不能一直存钱不放钱,那样是会亏损的。

因而,朱厚照还得想办法让皇家银行放钱出来,让大明帝国以及他的子民去花皇家银行的钱,让整个大明的经济生活活跃起来,参股的朝臣们也意识到了这一点。

正因为此,兵部尚书许进上疏请拨银三百万两整修边镇边墙,并整饬边备时,内阁与司礼监直接通过。

户部自己出银一百万两并向皇家银行贷款两百万拨予户部,使得大明边镇在正德二年以后几乎没有因为缺银的事而导致边备废弛。

当然,羊毛出在羊身上,朱厚照知道皇家银行的钱也不是地上涨出来的,也是从士绅和百姓手里收来的,大明的总财富是没有增加的。

百姓们依旧得不了什么好处,现在唯一的意义是,培养了几个大资本家而已。

朱厚照得自己领头对外扩张和掠夺赚取财富才行,但对外扩张自然是要通过战争实现才行,要进行战争得有强大的军队,为保证军队的强大。

为此,朱厚照决定成立近卫军总参谋部,总政治部、总装备部、总后勤部与总军法处与军事法庭。

本来,朱厚照是想直接改造兵部的,把兵部几个清吏司改组,但他知道这样的改造阻力还是比较大而且也比较麻烦,倒不如直接在近卫军成立领导机构。

以后,近卫军不归属兵部,只归属于自己,而自己所建立的这几个部门分掌近卫军在军事指挥、人事组织、武器保管与制造、后勤供应方面的事务。

毕竟,按照朱厚照的设想,将来近卫军就主要负责对外战争,因而现将近卫军的指挥、人事与后勤装备供应大权从兵部剥离出来是目前最急切的。

组建机构倒是不难,表面上来说,朱厚照自己就可以决定,但问题是组建机构后官员的任命和在任命中可能引起的政治变动。

现在的大明在军事上主要是文官掌管指挥,武官负责执行,内臣负责监军,基本上是重文抑武,重制衡不重效率,朱厚照决定在近卫军改变这种形式,提高武将地位,但是也不是说就排斥文官进入军事系统。

毕竟按照大明现在的情况,很多文官也因为常年在边镇带兵后有了带兵经验。

朱厚照想在近卫军取缔文武之分,本来在后世,就没有文武之分,只有军政之分,所以朱厚照决定从整个大明官僚体系中选择知兵的官员进入近卫军领导体系,不分文武,唯才是举。

最终,马文升兼任了总参谋部尚书一职,许进兼任了总政治部尚书,而总后勤部尚书则由户部左侍郎王琼兼任,总装备部尚书则由工部尚书曾鉴兼任。

似乎一开始,整个近卫军中央机关的领导成员依旧都是些文官。

但这也没办法,重文抑武现象存在了这么多年,使得大明现在真正知兵的军事人才几乎都是文臣,一时间,即便朱厚照想利用强权改变文官掌指挥的现象也不可能,只能慢慢来。

以后等到有了专门的军事学堂后或许才能有专业的军事人才负责军事战争活动,而让文武之分彻底消失。

朝臣们其实不是很理解皇帝陛下为何把禁兵与京营的军队改为近卫军,而且还成立专门的领导机关来,只有朱厚照自己知道他这是要改变大明的军事制度,并让大明拥有一支可以进行对外扩张的强大军队。

成立了近卫军的领导机关,就意味着近卫军从上到小的机构建立基本完善,而接下来,则是要这五个领导机构开始进行各自的工作。

其中,总参谋部则是要确定近卫军的作战任务。

朝臣不明白现在非战争时期,而且近卫军又是京畿军队,为何要制订作战任务。

但朱厚照的意思就是要让近卫军有作战任务,要对外扩张,最终,朱厚照和马文升等确立的第一个作战任务便是收复河套。

按照大明以往的规则,决议这种军事性质的政务自然是要内阁票拟,皇帝决断的,但现在朱厚照改变了这种方式,而是由近卫军总参谋部拟定作战计划,报请他这个皇帝批准,甚至都不经过内阁和司礼监!

但因为现在内阁和司礼监都是唯朱厚照之命是从的,因而也都没有异议,没有阻止朱厚照的行为,朱厚照知道大明其实很多政治制度都没有一个成文的规定,从体统上来说,皇帝决定一切,无论何事都是皇帝自己做主。

皇帝宠信宦官时,所有权力自然归于宦官,包括军权。

皇帝信任内阁时,所有权力归于内阁,包括军权。

所以这就导致大明有时候是宦官专权有时候是文官专权。

但朱厚照现在决定把大明的政治制度以明文法律的形式确立下来,这样也避免后世之君臣随意转移帝国统治权力,一会儿让宦官专权一会儿文官专权,甚至到最后皇帝连皇权都无法保障。

为此,在让近卫军总参谋部拟定收复河套的作战计划时,他也召集在京二品以上的文武大员和御史言官召开廷议,决议制定一部《钦定宪法大纲》,主要通过法律的形式规定君上大权与臣民权利义务。

因为朱厚照还不想让大明变成一个宪政国家,为保保障自己的皇权,他所要求制定的宪法,与后世的宪法还是有所不同,至少没有限制君权一说,当然也没有一味强调和解释君权神授,只是以明文规定帝王拥有的权力与权力的分配和臣民的权利义务。

譬如,皇帝拥有大明帝国最高军事指挥权与最高


状态提示:第151章 腰斩弃市 (二合一)--第2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