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月二十五,大良京郊,大雪纷飞,颂王叶云清从枯荣寺祈福归来,竟遇到了一批刺客,这些人出手狠辣,护送颂王的人,死伤惨重。
打斗声引起了周围村民注意,有人向戍卫营报信,京城戍卫营全体出动,终于救下了颂王,在大良京城,公然行刺颂王,久病在床的良皇听了此事,气的吐了两口鲜血。
良皇盯着围幔外面的雪景,一股无力感笼罩在四周,让他觉得,似乎真的大限已到,虽说太子已经监国,可是却动不得的颂王,城府极深的四皇子,还有任意妄为的五皇子,都让他操碎了心,这个烂摊子,不知道太子能不能收拾好。
经过了不少事端,良皇知道颂王遇刺,代表着什么,他大概猜到了背后的利益牵扯,良皇叹了口气,让人传太子和丞相前来侍驾。
与大良京城的大雪纷飞不同,郑国南隅寒风呼啸,可是一群衣衫单薄的人,却立在寒风中,瑟瑟发抖,从衣着来看,这些人都是百夷人,郑国的士兵,将这这人围在中央,过了一会儿,一队卫兵从里面出来,拿出了一个盒子,那位领头的人,看了盒子一眼,冷酷的将盒子摔在这群百夷人面前,然后义愤填膺的说:“百夷巫医,德高望重,真没想到背地里却居心叵测。。。。。。”
这位头领话还没说完,激动的南隅百姓,就一拥而进,将失去亲人的痛,全部发泄到这群巫医身上,年岁苍老的巫医,想要开口喊冤,可惜却一句话都喊不出来,不知何时,院子里多了一盆炭火,青烟袅袅,可是老巫医从升起的烟色中,立刻分辨出泰罗果的药量,他心里清楚,却无法出声。
百夷巫医经常饮用符水,符纸之中含有滇香,滇香和泰罗果结合,会令人气息紊乱,严重者一句话都说不出口。有人故意燃了泰罗果,就是想让他们说不出话,然后坐实他们的罪名,将这场瘟疫,算到百夷人的头上。
老巫医想的太美好了,他临死时都没算到,有人会拿出凶器,对他们下手,只可惜他们喊不出声,当大家将目光看向那群卫兵时,从他们眼中,看不出任何怜悯,看到的却是恶有恶报的大快人心,老巫医明白了,要他们命的人,不是这些南隅百姓,而是看管他们的人。
这些事情,宋昌盛早想好了对策,甚至有的事情,他还参与其中,看着所有人惊慌失措,惶恐不安,宋昌盛心里非常满意,作为帝王,时常受到牵制,可是下定决心之后,这些牵制就没有任何意义,而现在他雄心壮志,其他人要么跟随他,要么统统被他碾碎。
不过文香浮的身上,有一件东西,一直让子母蛊惴惴不安,借着和文香浮玩耍的契机,宋昌盛仔细留意了一番,但是却一无所获。
不过文家有引蛊家族的人,具有吸引子母蛊的物品,也不足为奇,想到这里,宋昌盛不由得看向外面,这些隐藏在暗
处的鸟,防不胜防,跟随着蓉城的粮食来到南隅之后,他就一直被这些飞鸟监视着,他不明白这种监视,是文默自发的,还是受白锦荷或文昱枫指使的。
不过这改变不了什么,他下定决心的事情,谁也改变不了,想必现在南隅已经清理完毕了吧!清理完毕之后,真相是什么,就无从知晓,而他早已编织了一个牢笼,目的就是将追查真相的人,一网打尽。
宋昌盛冷酷的喝了一杯酒,从他离开郑国到大良为质,再到排除万难登上皇位,他从没像今天这样高兴过,当年郑国的皇帝接纳了百夷人,他们看到了利益,却忽视了种族的冲突,百夷人信奉巫神,郑国人对巫神嗤之以鼻,因为信仰,郑国发生了太多的悲剧,而现在的这出悲剧,就是为了不让以前的悲剧重演。
最开始百夷人一直隐忍不发,直到他们渗透到郑国各行各业,甚至还把持了郑国的钱袋,然后他们开始寻求自己的权利,在这场利益平衡中,百夷人占据了主导,这就是为什么郑国的皇后一定是百夷女子的缘由。想到这里,宋昌盛不由得想起宫里的崔太后和宁妃,她们对他还不错,尤其是崔太后,在皇位争夺战中,给了他无限的支持,可是他不仅是宋昌盛,他还是郑国的皇帝,为了社稷江山,他只能对不起她们了。
曾几何时,他对宋昌安也流露过真情,毕竟随着年龄的增加,与他交心的人也越来越少,可是坐上龙椅的那一刻,他必须盘算着这一天。
宋昌安拥有百夷秘术,可以通过天象预知吉凶,这样的对手,让他有些棘手,而且越到最后,宋昌安的反抗也越来越强,他们之间由亲密无间,变得冷漠,由冷漠变得无情,回想起来,宋昌盛觉得不可思议,看似平静如水,可人和人的情谊,就这么消失的无影无踪。
但是这些付出是值得的,郑国好几代帝王的宏愿,在他这一辈变成了现实,还有什么能比得上这些,还有谁能比他更伟大。
又过了几天,到了腊月初六,眼看就是腊八节了,一道告示,天下惊颤,这道告示,一方面将南隅的瘟疫,全部推到百夷巫医身上,另一方面表明朝廷的态度,对这件事情严查到底。
其中有人质疑,皇上去了南隅赈灾,为什么这道告示上面,既有朝廷玉印,又有皇上的朱批,当时皇上离开京都之时,可是将玉玺交给了九贤王,这道来自南隅的告示,好像有些蹊跷。
可是大部分百姓,都被上面“百夷巫医”四个字所吸引,对这道突然出现的告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