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看书>青春校园>大唐风后>第323章 来一包辣条吧!
自己的将领,亲自的赶到唐军与突厥人对峙的前线,然后派出使者,打算与突厥的两位可汗会盟,重新申明并继续昔日唐皇李渊与突厥签订的盟约!

“这次去前线直面突厥的二十万大军,我不在你的身边,万事小心!”在临行的时候,石青衣这样的对李世民说道。

而李世民,却是这样的宽慰石青衣道:“放心吧,我很快就会回来的!”他说:“这一次突厥人来势汹汹。然而不过是他们心虚的表现罢了,正是因为草原上的游牧部落惧怕着一个统一的中华帝国的出现,因此他们才会选择在这样的一个时节全面的向中原进攻,因为这。已经是他们的最后的机会了!

“而如果这次突利可汗率领突厥大军进攻的话,那我还会有所畏惧,毕竟突利此人不但有勇有谋,更是深得草原上各部落民众的爱戴,因此能够得到他们的忠诚。而以突厥骑兵兵力的雄厚,即便我军能够以一当十,却也必然要爆发出一场血战方能够逼其对军!但是幸好,这一次所有突厥人的统帅,却是我们的老朋友,颉利可汗……”

早年的颉利可汗在身为一名突厥的将领的时候,不失为一名勇将,然而,当他继承了突厥帝国的可汗的地位之后,由于渐渐的沉湎于享乐之中。使得颉利可汗无论是勇武还是智慧都渐渐的腐化消失,到了如今,变成了一个胆小如鼠,见利忘义的鼠目寸光之辈,而因为他这些年中在草原上的横征暴敛,激起了草原上各个部落的极大愤慨,以至于此时虽然突厥大军大举南下进攻唐王朝,但其内部矛盾其实也是极为严重,李世民相信,在威逼利用。以及搭配相关的计谋运作之下,时刻担心自己的大军内部会发生内乱的颉利可汗必然会答应自己的条件,乖乖的与自己会盟,然后退回到草原上去。

就这样。李世民离开了,而由于此时的突厥大军已经挺进到距离长安不远处的渭河南岸,与唐军的防御部队隔河相望,因此当李世民离开长安之后,仅仅一天的时间,他就已经到达了唐军的防守阵地之中。

此时突厥的军中也正如同李世民所想的那样。大小可汗之间的矛盾极为对立,颉利可汗的麾下兵力虽多,但是将领贪婪,士卒疲敝,因而反不如突利可汗的麾下战力强悍,而突利部将,却也同样因为颉利麾下人马贪婪,占据了大部分的抢掠来的财富而大为不满,只不过因为对方的人多,又深入唐朝境内的缘故,因此才暗自的忍耐下来。而当李世民在到达前线之后,他并没有立刻与颉利会面,共同的商议退军的问题,而是恰恰相反,首先约见了突利可汗,与其会面。

当时,由于一些事务的原因,原江南联军领袖寇仲留在了长安,因而当突厥发起对唐朝的进攻之后,寇仲便要求与李世民同行,为抵御突厥入侵而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对此,李世民自然大为高兴,因为寇仲不但是李世民在战场上少数的无法揣测的对手,更是整个江南联军的领袖,寇仲的随行,使得李世民不但能够在计谋上能够获得寇仲的支持,更为重要的是,可以向突厥大军表明江南一带割据势力对唐王朝的支持,从而削弱对方的军中士气。

因此,当这次李世民约见突利的时候,他便将寇仲带在了身边,为自己压阵。

早先,突利可汗曾经分别于李世民、寇仲二人结为兄弟,当然,他的这种结拜是带着某种功利之心的,然而不可否认的是,对于李世民以及寇仲二人,突利一直的在心中对二人满怀敬意,认为两人是中原最为出色的英雄人物,也因此,当他见到寇仲与李世民两人居然联袂而来的时候,突利的心中在惊讶之余,还隐约的显露出了一丝的恐惧,因为从寇仲的态度上,他便已经清楚的知道,这一次,唐王朝真的即将统一整个天下,而这对于草原上的游牧民族部落来说,却将是地狱的开始。

在突利的心中,认为李世民与寇仲是英雄,而在李世民与寇仲的心中,突利又何尝不是英雄,要知道这位突利可汗是原突厥可汗始毕可汗之子,在始毕可汗死的时候,突利仅有十四岁,而也就在那个时候,突利被他的叔父,刚刚继承了突厥汗位的颉利视为心腹大患,一心的想要将他除掉,幸运的是,始毕可汗生前留下一批效忠于他的部下,也正是在这些部下的保护之下。少年的突利才能够成为突厥的小可汗,并进而躲过了颉利可汗的一次又一次阴谋,得以长大成人。而正是长大之后的突利游历天下,因此才能够先后得以结识李世民。寇仲等当年的少年英雄。

自古英雄惜英雄,而寇仲、李世民与突利三人则无疑更是这个天下间有数的英雄,因此三人当然彼此惺惺相惜,而说起来,无论是突利。李世民或是寇仲,三人的性格当中都有着看重义气,信守诺言,也因此,当李世民重申大唐王朝与突厥的盟约的时候,虽然对未来的强盛起来的唐帝国极为的惧怕,但是对于李世民愿意信守诺言的话,突利却依然还是本能的选择了相信——事实上也由不得他不相信,因为即便这一次突厥已经进军到了长安附近,但是面对严阵以待的唐军。不善攻城的突厥骑兵未必能够在唐军身上讨到多少便宜,因此立定盟约,然后得到好处立即撤退,反而是对突厥大军最为有利的条件。

不过,当自己一方退兵之后,突厥的未来又会如何呢?

突利心知,即便李世民是真心想要与自


状态提示:第323章 来一包辣条吧!--第2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