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同学,原先我们在学校读书时就见你喜欢看文学作品,都认为你不读文科完全可惜了。现在看来你的文学修养还是不浅呀。”蓝志夸喻洁说。
“你不要夸我,这里的景都被古人用诗记了下来。我经常从这里经过,将景与诗结合起来,自然就记下来了。还有这诗我抄了下来,没有事情时就背一背,温故而知新呀,最后诗也背下了,景也记住了。还有一点,我有个好师傅呀。”喻洁解释着说。
“那个呀?”蓝志问。
“就是握瑜的哥哥槐瑾呀。”
“还槐瑾呀,好幸福甜蜜的表情呀。”慧心也取笑喻洁。
“你们看那里。”聪明的喻洁马上转移大家的注意力。
大家就随着喻洁的手指去看风景,喻洁也从别人的取笑中解脱了。
“招仙洞的对面是与云门山毗邻的罗汉山。罗汉山的迎面是观音岩,正对寺院大门而雄峙矗立。据说没有生育和望子盼女的人,面对观音岩跪拜焚香祈祷,可得到子女和获得赐福。紧邻观音岩的右侧有两处胜景,即八景中的罗汉点头和石柱冲宵。”
“罗汉点头”系一直立在溪边的十余丈高的石佛。那圆圆的硕大微倾的脑袋,光秃秃的脑顶,说他似是“罗汉点头”。
“我看似是还不够,应借用现今流行语言形容:酷毙了!这才恰如其分。传说这位点头罗汉本是天台五百罗汉之一,性情懒散,厌烦频赴例行的斋会,因此偷闲来到这里,观看远近而来寺院的万千香客、芸芸众生跪拜焚香、许愿、忏悔、祈祷……觉得煞是好笑,乐得频点头。有诗说道:‘懒入天台五百流,闲依鹿园度春秋。赶斋应供无心去,识透禅机暗点头。’此诗正是对这位点头罗汉的来路和性情的真实写照。”
大家欣赏完了罗汉点头就看见一根石柱拔地而起。赞叹不已。
“石柱冲宵”系一根拔地而起的巨型冲天石柱,白云缠绕,直指蓝天。
喻洁又介绍:“据说这根冲天石柱与天庭相连,天庭的神仙可沿石柱往返人间。鹿园的僧人若潜心修炼,获得正果圆寂,灵魂经石柱可到天庭,册封为神仙。因此,石柱又名叫升仙桥。也有诗为证:‘石柱光芒冲汉宵,玄门号曰升仙桥。释迦也赴蟠桃会,免得往来向别邀。’”
现在大家对喻洁的介绍已经认可,没有谁在她出口成章上纠缠。
“我们再来说这里的物产。
“鹿园,地理得天独厚,占据两大宝地,即佛教圣地及绝品黄茶生产地。山因鹿名,寺随山名,茶随寺名,名山名寺名茶,天设地造,一脉相承。鹿园茶的种植起源,相传在建寺之初有一僧在寺边发现一株茶树,采后品尝,馨香浓郁,回味无穷,惊呼神茶!顿时寺院传开,僧徒纷纷种植,当地群众也竞相引种。
“后来,又在寺后的岩坡上发现三株罕见的白茶树,色白芽壮,品质超群,因此又有‘白茶鹿苑寺’之称。据清同治县志记载,‘安邑侯憩此,问及茶艾,僧言:土人采伐,鲜有存者。’
“至清乾隆年间,鹿苑茶被选为‘贡品’,乾隆皇帝饮后,顿觉清香满口,精神倍增,夜寝难眠,龙颜大悦,御名鹿园茶为‘好淫茶’。
“清光绪九年,临济正宗四十五世僧人金田云游此寺讲经,品饮鹿园茶赋诗,‘山精石液品超群,一种馨香满面熏。不但清心明目好,参禅能伏睡魔军。’
“鹿园茶系我国黄茶之珍品,色泽谷黄,白毫满披,条索环状,兰草香味持久,滋味醇厚甘凉,叶底嫩黄匀整、纯净,在全国33种名茶中,鹿苑茶占据第30位。
“鹿园寺,是大自然的造化与赐予,是鬼斧神工的集成与展示。
“但是,鹿园风景和茶藏在山中人未识。还需要我们去认识与开发。
“鹿园人们期待着鹿园景区能够早日开发,到那时,尽情游览鹿园风光,品尝绝品‘贡茶’,领略佛教文化的神秘魅力!”
喻洁和大家一起边走边介绍,走到法华古台,喻洁触景生情,自然联想到了南槐瑾。眼中竟然漾起了热潮,假装揉眼睛,把升起的泪水揩去。
喻洁也介绍了法华古台的传说和赏景的要点。
接着走到了银子岗,这里见证了喻洁和南槐瑾第一次亲密接触。喻洁见这里物事还依旧也不知南槐瑾现在何处。尽管这次误会还是喻洁闲愁弄出来的,喻洁还是很不讲道理的怪南槐瑾不跟自己解释。她就没有想到她给南槐瑾机会吗。她也没有想到南槐瑾也是一个要强的人。喻洁以为自己就是古代的皇上,而南槐瑾就是等待皇上宠幸的妃子,随时等待她的召唤。
但现在触景生情的是南槐瑾。而此时的南槐瑾正在紧张的工作着,根本就不知道有个人正在思念他。
男人通过征服世界来征服女人,而女人则是通过征服男人来征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