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降调(↓),前高后低,语势渐降。一般用于陈述句、感叹句、祈使句,表示肯定、坚决、赞美、祝福等感情。
“3平调。(一),这种调子,语势平稳舒缓,没有明显的升降变化,用于不带特殊感情的陈述和说明,还可表示庄严、悲痛、冷淡等感情。
“4曲调。全句语调弯曲,或先升后降,或先降后升,往往把句中需要突出的词语拖长着念,这种句调常用来表示讽刺、厌恶、反语、意在言外等语气。
“叶挺同志的《囚歌》朗诵,
为人进出的门紧锁着,(→平调)(冷眼相看)(收)
为狗爬出的洞敞开着(→平调)(收)
一个声音高叫着:(↗曲调)(嘲讽)(收)
——爬出来吧,给你自由!(↘)曲调(诱惑)(拖)
我渴望自由,(→)(庄严)(收)
但我深深地知道——(→平调)(弱拖)
人的身躯怎能从狗洞子里爬出!(↑升调)(蔑视、愤慨、反击)(顿挫)
我希望有一天(→平调)地下的烈火,(稍向上扬)(语意未完)(收)
将我连这活棺材一齐烧掉(↓降调)(毫不犹豫)(收)
我应该在烈火与热血中得到永生!(↓降调)(沉着、坚毅、充满自信)(拖)(得到永生破读)
“除了以上这些基本表达手段外,要使朗诵有声有色,还得借助一些特殊的表达手段,例如:笑语、颤音、泣诉、重音轻读等,这里我们就不详细介绍了。
“另外,朗诵不同于演戏
“朗诵是用清晰、响亮的声音把文章背出来,以传达文章的思想内容。可见,朗诵的要求高,它要求不看作品,面对观众,除运用声音外,还要借助眼神、手势等体态语帮助表达作品感情,引起听众共鸣。朗诵常常伴随有手势、姿态等体态语,但朗诵时的姿态或手势不能过多、过火。毕竟,朗诵不同于演戏,演戏时,演员不直接和观众交流,他扮演剧中人物,模仿剧中人物的语言。动作,他只和同台的演员进行交流,而朗诵者直接交流的对象是听众,他主要是通过声音把感情传达给听众,引起听众共鸣,手势、姿态等只不过是帮助表达感情的辅助性工具,不宜过多、过火。
好不容易下课了,花容对自己处理的情况还自我感觉良好,问王永胜三人,课怎么样。“我是外行,看热闹的。你问他们两个。”王永胜又恢复了对课堂不臧否的状态,就把皮球踢到南槐瑾和牛从文的面前。-- by:dad856|65025|1670105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