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看书>青春校园>师道官路>546,反差
们现在杵着拐杖,就是三条腿了。”南槐瑾回答。

“说到谜语,我说一个你们猜,小小白花天上栽,一夜北风花盛开。千变万化六个瓣,飘呀飘呀落下来。”顾主任说。

财政干事就笑了:“顾主任,你逗小孩子呢,这谜语我没有上学的时候都知道,是雪。我说几个你们猜,第一个,一片二片三四片,五六七***十片,千片万片无数片,飞入芦花都不见。第二个说象糖,它不甜,说象盐,又不咸。冬天有时一片,夏天谁都不见。第三个说是花它不香,但有花瓣,它的家真是大,浩翰无垠,冬天来它也来,满天飞舞,天气热它消失,无影又无踪。第四个一种白色花,只从天上下;不怕天气冷,不怕北风刮;日出化成水,麦苗需要它。”

“你这才是小孩子的游戏,一口气说这么多,四个都是雪。”顾主任说完还呼哧呼哧地喘粗气。

南槐瑾说:“我是教语文的,我就打一个字谜,六出花飞凌霄上。春雨时分半日闲。令下如雷逐四方。大雨落在横山上。”

“这是雪字。”王永胜抢先答。

教育干事也猜出了,但反应慢了,让王永胜说了,他就显得沉默了。

“槐瑾,不说谜语了,给我们来点朗诵,提提精神。”王永胜对南槐瑾说。

“老师出题目。”南槐瑾就停下来站在一个高台处。

“和雪有关的。”王永胜说。

“对,和雪有关的。我也喜欢听朗诵。”顾主任说。

王永胜知道顾主任擅长朗诵,但你不能要领导表演节目了让群众看呀。

“好,我就来首李白的北风行。

烛龙栖寒门,光耀犹旦开。

日月照之何不及此?惟有北风号怒天上来。

燕山雪花大如席,片片吹落轩辕台。

幽州思妇十二月,停歌罢笑双蛾摧。

倚门望行人,念君长城苦寒良可哀。

别时提剑救边去,遗此虎文金鞞钗。

中有一双白羽箭,蜘蛛结网生尘埃。

箭空在,人今战死不复回。

不忍见此物,焚之已成灰。

黄河捧土尚可塞,北风雨雪恨难裁。”

南槐瑾朗诵完,顾主任率先喊好:“老夫聊发少年狂,也来喊一嗓子:

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

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犹著。

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

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

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

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好,中气充沛,字正腔圆。我们这一行人,别人搞不清楚的还以为我们是赏雪的旅游者呢。哪知道我们还是劳累奔波之人呀。”王永胜感叹说。

“王组长,你以为我们刚才朗诵的诗歌的作者都是在游山玩水中写出的。还不是和我们一样,在劳累奔波中偶的佳构。”顾主任说。

南槐瑾对顾主任的感觉比开始要强多了,能够欣赏古诗词就有一定的文化底蕴。那个能够朗诵就更让人起敬了。

登上黄泥岗,回首杨柳大队,银装素裹。望松柏大队是素裹银装。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南槐瑾朗诵道。

“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俱往矣,数fēng_liú人物,还看今朝。”另外几个人都会背诵这首诗,五个人站在山顶齐诵沁园春雪。

如果此时也有另外的人站在旁边一定会以为碰到了一群疯子。大雪天不在家烤火,跑到这枯岗上,站在雪地里高呼乱叫的。

几个人背完了,相视一笑。这情景过了好多年,南槐瑾都难以忘怀。特别是后来和这两个干事,在官场相遇时,经常提及这情景。现在这份情感是用什么都换不来的。

南槐瑾看远处灰蒙蒙天空下的鸣凤山,那山顶上的建筑没有原先醒目了。因为原先在远处是看见的白墙。现在在天地一笼统的白雪的映照下,白墙就成了保护色,不醒目了。

目光再收回一些就看见近处山。

雎县人总结雎县的地形地貌和交通的特点是七山二水一分田。见山不走山,道路尽是弯。有一个夸张的说法,说有一个老汉清早出门上城里去,走了半天,突然想起把烟袋掉在家里没有带,就喊老婆把烟袋丢下来。原来他走了半天才绕了一大圈后走到自己屋的坎下。有人就笑这话太失真。既然就在坎下不消搭个梯子,这样也快些。

讲这个夸张故事的苦笑了笑。心想和没有幽默感的人说话真是无趣。

平时从黄泥岗顶到松柏小学大约要走半个多小时,现在下雪了,路就难走多了。

松柏小学所处的松柏大队和杨柳大队尽管只是一岗之隔,但这个大队就小多了,只有四个生产小队。人口也少多了,学校的规模也要小些。上次南槐瑾到松柏小学搞民转公考核时了解了这所学校。

松柏小学的两个俏皮的年轻女老师花容和乐楙,南槐瑾也很有好感。她们两个民转公也都搞好了。

个把小时后,南槐瑾一


状态提示:546,反差--第2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