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第58章故事简介:前秦宗室苻登在继承帝位之后,便召集陇东地区的所有兵马,征讨占据关中地区,建立后秦政权的姚苌,两军交战数次,苻登败多胜少,在痛定思痛后,苻登只得许以名利,联络曾经的前秦帝国的旧将,企图一举拿下关中地区。
在这则故事中,苻登和姚苌为了能够赢得关中地区的民心军心,消灭对方,都拿出来了苻坚的灵位作为自己的护身符和挡箭牌,由此可见,苻登和姚苌所带领的氐族人群和羌族人群还保留了一些原始的鬼神信仰,但是,从中我们也可以看到,对于前秦帝国最有作为的皇帝苻坚的敬畏和尊崇,也说明了由羌族人群和氐族人群构建的这两个政权在基本完成汉化时期,对于正统王朝的态度,这里所说的正统王朝就是对于游牧民族来讲,曾经统一北方的前秦帝国。
实际上,前秦帝国也好,后秦政权也罢,苻登和姚苌都是自称大秦天王或者万年秦王的,都给自己以秦王的名号,关于这两个秦政权的区分,也是由我们的后世史家以前后建国的时间顺序而命名为前秦和后秦的,这跟我们之前说到的前燕,后燕是一样的道理。并且十六国时期的这些国家的命名,基本上都是根据政权建立的前后顺序以及所处的地域位置来进行命名,借此机会,我们就详细的说一说这些国家国号的由来。
我们先说一说汉赵帝国和后赵帝国国号的来历,汉赵帝国实际上是一共有两个国号的,前期是叫做汉,后期是叫做赵,所以我们将这两个国号合二为一,称其为汉赵帝国,刘渊建国时,为了赢得西晋王朝治下的汉族先民的支持,自认为是汉高祖刘邦的亲戚,所以定国号为汉,但到了刘曜继位之时,刘曜是刘渊养子,其自认为自己的先祖,来自于赵地,也就是现在的河北南部以邯郸为中心的地区,这个地区正是战国时期赵国的所在地,所以自古以来称之为赵地,刘曜就把国号汉改为了赵,也有史家称之为前赵,说到底,汉政权和赵政权都是刘渊及其后世子孙所建立和控制的国家,称其为汉赵帝国也是恰如其分的。
而后赵帝国开创者石勒,称自己的国家为赵,不仅仅是跟刘曜赌气,作为南迁匈奴的一部分,羯人的首领石勒也应该认为自己的老家是在赵地,所以,他将赵作为自己的国号,也是有认祖归宗的深意的。刘曜和石勒二人都将赵作为自己的国号,其实也说明了当时的匈奴人及其附属的羯人,都是有急切的汉化心态的,因为他们的老家实际上并不在赵地,而是北方蒙古草原,羯人的老家更是远在西亚地区,他们如此给自己的国家取赵作为国号,无非就是想取得中原地区广大百姓万民的认可,在宗法上确认自己所建立的政权的正统地位,来维护自己的统治。
在我国古代对于王朝的国号命名,基本上都沿袭了以开国皇帝称帝之前的爵位或者其先祖的爵位来命名的,如果开国皇帝称帝之前,并无爵位,其先祖也无爵位,就以祖居地的地名来命名,汉赵帝国和后赵帝国就遵循了这样的原则,其实十六国中其他国号的命名也是遵循的如此原则。当然,在我国历史上也有比较特殊的王朝,就是自己比较随性的选出来的国号,比如说,女真人建立的金王朝,完全就是为了媲美辽王朝的国号有镔铁的含义,所以用金来命名自己的国号,蒙古人建立的大元王朝则是引经据典,从《易经》中“大哉乾元”的句子中找出大元而命名的,朱元璋建立的大明王朝,则是根据明教的教义而命名的。而剩下的其他王朝国号的命名,基本上都遵循了这一原则。
当然,十六国时期的其他国家也同样遵循这一原则。
接下来,我们再来说之前说过的鲜卑慕容部所建立的燕政权,鲜卑慕容部尽管发源于鲜卑山,就是我们今天东北地区的大兴安岭南麓,但是,鲜卑慕容部长期游牧于河北北部以及辽河流域,自古以来此地为战国时期燕国所在地,所以鲜卑慕容部所建立的国家,都以燕为国号,结合之前我们说到的赵地,是在河北地区的南部,所以河北地区也被称为燕赵大地,这个称呼我们现在的人们还在使用。由于鲜卑慕容部是十六国时期民族大融合的主力军,所以十六国时期,先后有五个燕国存在,其中被列入十六国之列的就有四个,我们现在只说了其中的三个,分别是前燕,后燕和西燕,其余的南燕和北燕我们以后会陆续的讲道,在此不再多说。
说完燕作为国号的由来,我们就再说一说秦这个国号的来历,秦在甲骨文中的意思是狗尾草,这种草是马最爱吃的草料,当年统一六国的秦始皇的先人非子就是依靠着卓越的养马技术被周王室分封为诸侯,非子和其家族居住的甘肃天水一代盛产狗尾草,所以这一带也被称为秦地,随着秦国在春秋战国时期的不断西进,秦地就随着秦人的脚步囊括了整个关中地区,而十六国时期的羌氐族群正是来自于甘肃南部地区,并且逐渐进入关中地区,所以由这些迁居关中地区的羌氐族群所建立的国家都自称为秦,而由鲜卑乞伏部建立的西秦政权,其国号的命名则跟汉赵帝国和后赵帝国以及鲜卑慕容部建立的燕政权类似,鲜卑乞伏部兴盛于陇西地区,这里能跟秦地有些瓜葛,所以,为了赢得汉族先民的支持,以及在文化上获得认同,以秦做国号是个不错的选择,并且以秦为国号,也能显示出鲜卑乞伏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