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国以后,政政给王翦他们办庆功宴。宴会上,王翦说:“楚国跟哪个国家也不会和平的,王上我建议还是继续攻打楚国。”李信说:“这个世界就是一个战争为常态的世界。楚国爱打仗是看清楚形势。国与国之间不会有和平的,男人做事要绝对。”政政说:“战争为常态是的。想到当年启是篡位,从我祖宗那里,现在我要把天下夺回来。”
李信说:“战争就是这个世界的最大规矩。什么‘兵者,国之重器’,我不信这一套。”辛胜说:“孙武也是齐国人。”王翦听了觉得好笑。
李信说:“呵呵。王上,我们现在打楚国,胜率比以往都大。楚国的国土已经损失大半,这些年楚国内乱,天灾也多,后勤保障也肯定跟不上,并且楚国交通不便。现在楚国全国能拿出来的士兵可能也就二、三十万吧,说不定还不到二十万吧,我们秦国农民拿起武器就是兵,我们国力强盛,各个方面都比楚国强。以前楚国的武器强大,现在我们的武器比他们的好,而且我们的士兵装备的武器完备,不像他们武器也不够。”
王翦说:“越是恶劣的环境里越是能有一批能打仗的人。项家世代为楚将,每次赢了秦国靠的不是装备,他们也曾经后勤也不如我们秦国。项燕不是等闲之辈。”李信说:“项家一个家族基本就是战死的。楚国攻打别的国家每每失败,所能依靠的唯有武器先进,现在我们秦国武器装备是最强大的,我们胜率还是很高的。”王翦说:“武器是人用的。”
政政问李信:“李将军,如果我们国家跟楚国打,你看需要多少军队?”李信说:“二十万够了吧。”王翦摇摇头,不认可的态度,政政看到了,又问王翦:“王将军,你觉得需要多少军队?”王翦说:“老臣以为,非六十万不可。”
政政说:“六十万军队?”王翦说:“王上,狗急还跳墙,鱼死还网破呢。别看楚国只有二、三十万军队,可是一旦有亡国之患,肯定会把其他人也都推上战场的。楚国现在全国有人口差不多七、八十万。六十万已经考虑了我军和楚军的战斗力,是一个保守的数字了。何况楚国地大物博,还有很多可以开发的土地,如果战争期间,楚国粮食丰收,后勤保障跟上了,那么战胜楚国就更难了。”
政政说:“这个你不用担心。我们的官府组织的商业队伍,会让楚国后勤保障跟不上。除了打仗,其他方面楚国有什么优点,我们都是在赶超他们,同时破坏他们的。”
李信说:“狗急跳墙,也不会一开始就跳吧。再说我们也会学狗急跳墙啊。那些非正规军,就是些乌合之众,一击即溃。我还是觉得二十万够了。”王翦说:“六十万,我都恐怕不能是胜利因素,你竟然二十万想拿下楚国,可笑。”李信说:“我不比拼人数。”王翦听了有点生气。
政政说:“李将军初生牛犊不怕虎,勇敢,王将军年老谨慎。这样吧,大家休息几个月,等到明年李信为主将,蒙恬为裨将,率领二十万军队伐楚。让年轻人试试看!另外,王贲也是少年英雄,屡建奇功,本王口谕,封他也为将军,领将军俸禄,也准备明年带兵打仗。”
蒙恬、李信遵旨,又都向王翦、王贲贺喜。蒙恬叹息说:“我都没有被封将军呢,我一定会继续努力。”政政说:“虽然都是年轻人,但是本王给你机会挺多了,你的表现还是不如王贲的。”
王翦听到政政说到年轻人,儿子被封将军的喜悦立刻被灰败的心情冲没了,他便对政政说:“老臣多年带兵打仗,身患疾病不能忍受,请允许老臣回频阳养老。”
政政见他不高兴,因为自己没有采纳他的话、重用李信了,而李信跟他有矛盾,自己也没有特别抚慰他,说道:“好吧。准。老将军请多爱惜自己的身体。你们几个年轻人,你们经验少,还是要多学习,另外希望谨慎安排战术,损失也能最少。你们也要保重好自己的身体。健康无价。”几个小将军都行礼谢恩,回道:“是。”
李信说:“我觉得每次打仗,靠死人来获得胜利,的确是不成的。我们几个将军,回去也好好讨论讨论,怎么攻打楚军。我们一直抓不到他们的弱点,老是被动。”蒙恬说:“我觉得南方人阴柔,受思维多,受躲在你看不到的地方,他们随着你而动。抓我们特点狠给我们也不行。我们抓不到他们的特点。”李信说:“太受了。”
蒙恬说:“还有,我觉得其实农民干庄稼活就好累了,还要他们上战场打仗卖命,心疼他们。连番打仗,给点补助?”政政说:“是。他们付出的很多了,让财政部门考虑一下。”
李信好像小狗一样等待被爱怜,委屈的说:“打仗大家都是辛苦的。王上万岁,王上英明,跟着王上走不会有错的。”王翦表示认可,的确大家都不容易。
辛胜说:“攻打燕国,李将军就不是跟着王将军走。”李信说:“我只是想擒贼先擒王,少些损失。”辛胜说:“服从命令不是重要的吗?”王翦说:“命令如山。你是胜利了,但是你能保证你一定能胜利吗?如果你没有胜利,你的行为造成的损失你怎么担待?”李信说:“但是我胜利了不是吗?打仗胜利比命令重要吧。”王翦说:“打仗的人谁不想要胜利。但如果人人都你这样,军队还成什么军队?”
政政说:“有时将在外君令都可以不授,在战场上,你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