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看书>都市现代>大宋乌托邦>第 2 部分阅读
木帆船的速度和灵活x,受洋流风力的影响很大。有的时候没有风,根本就动不得。

今天,崖山海面的风力不大,元军战船动作缓慢,明知道亚荣号这个庞然大物气势汹汹冲过来是不怀好意,想规避,却是完全躲不开,眼睁睁的,就发生了碰撞。

不是一次碰撞,是连续多次的碰撞。

第一下,一艘元军战船被亚荣号船首撞中船身侧面,三层硬木的复合船板,象纸糊的一样,被切裂,其嚓咔嚓一阵响,船身碎裂了一大面和被打碎的鸡蛋壳一样,眼看这这船就废了。

宋代海船都有水密舱,船身进水也不会立刻沉没。

后面的碰撞结果和第一下一样,亚荣号依旧航行,元船或废或沉。

亚荣号和木帆船碰撞的后果,不过是亚荣号船身抖动了几下,外面的船漆脱落几块而已。

得势不饶人,刘从畅不用罗石命令,就调转方向朝下一艘船撞去……

刘从畅屹然端坐,一派大将军驰骋沙场的风范。

碰撞接二连三发生,元军战船人仰马翻。

亚荣号船顶的特种兵们也没闲着,火箭筒架起,连续发she,火箭弹带着尾焰,拖着长长的尾烟,砸在了一些元军战船甲板上,发生爆炸,甲板上的元军和物品被炸飞,爆炸的巨响和烟雾声势浩大惊人,

元军被突如其来的攻击打得措手不及,表现比刚才被他们攻击的宋军好不了多少。

有几艘元船甲板上摆放的火药桶被火星引爆,发生剧烈爆炸,爆炸把半个船炸碎,腾起的烟柱高高升起,又在空中扩散,形成一朵朵小小的蘑菇云。

被炸飞的船体碎片杂物和死人破碎肢体,躯干、脑袋、内脏,飞上高空又落回海里。

现场的所有人,都停下动作,视线she向空中,又收回近处。

交战,已经停了下来。

这样的场面,不但让生活在十三世纪宋人元人吃惊,就是船上的现代人乘客,也受惊不小,再不用乘务员催促,一轰而退,都跑回自己舱室去了。

还没完,罗石突然想起来一个事情,,用手一捅旁边的刘从畅,扭身一指元军大阵张弘范的帅舰。

“抓住他!别让他跑了!”

张弘范的帅舰和大批元军战船正在崖口一带列阵,见得亚荣号气势汹汹向他们开过来,分出一队战船,前来迎敌。

不似先前和和宋军交战时候的依次出动,严整有序,元军这一波出动显得颇为迟疑犹豫。想必,亚荣号前面的战斗已经给这些元军留下了恐怖的印象。

如果不是军令如山,没有人愿意和这个庞然大物对磕。

几十艘战船没有队形,也没有次序,挤挤擦擦向着亚荣号驶来。

罗石一拍驾驶台,手一指,大叫一声:“干!干死他们!”

刘从畅搬动cao纵杆,,亚荣号开始提速,分波披浪杀进敌群左冲右突,连续车翻了几艘敌船,直取元军帅舰。

第十章 追敌

第十章追敌

罗石之所以盯住张弘范的元军帅舰不放,是因为,元军帅舰上有两个宋末的重要历史人物:张弘范和文天祥。

张弘范和他父亲张柔,是元朝建立的大功臣,在蒙元灭宋的战争中起到过重大作用。

张弘范中统三年(1262年)为行军总管,曾参与襄樊之役,又从伯颜攻宋,为前锋渡江;至元十五年(1278年),任蒙古汉军都元帅,南取闽广。他使其弟张弘正为前锋,俘文天祥于五坡岭(今广东海丰北)。

史载:天祥至o阳,见弘范,左右命之拜,不拜,弘范遂以客礼见之,与俱入厓山,使为书招张世杰。天祥曰:“吾不能捍父母,乃教人叛父母,可乎?”索之固,乃书所过《零丁洋诗》与之。其末有云:“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弘范笑而置之。

这二人,一个有气节一个气度,是不同阵营的两个人杰。

根据这个记载,崖山的时候,文天祥是在张弘范的帅船上。

崖山破,军中置酒大会,弘范曰:“国亡,丞相忠孝尽矣,能改心以事宋者事皇上,将不失为宰相也。”天祥泫然出涕,曰:“国亡不能救,为人臣者死有余罪,况敢逃其死而二其心乎。”弘范义之,遣使护送天祥至京师。

在大都,忽必烈百计诱降,文天祥不为所动最后被处死。

可以说,如果没有崖山的浮尸十万和文天祥的慷慨就义,南宋的灭亡和后来明朝的覆灭一样都是只能算是历史上云淡风轻的浅淡一笔。

鲁迅有文:我们从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虽是等于为帝王将相作家谱的所谓“正史”,也往往掩不住他们的光耀,这就是中国的脊梁。

毫无疑问,三十万崖山军民和文天祥都是属于“中国的脊梁”。

有个“崖山之后无中国”的说法,也许主要的“依据”就是崖山之后,再没有“中国的脊梁”

试问:没有了脊梁的中国,还是中国吗?

罗石既然救下三十万崖山军民就没有道理错过近在咫尺的文天祥。

亚荣号,在海上大杀四方的时候,海上的风向,已经悄悄地变了。

刚开战的时候是临近中午,海上的风向是南风,这几个时辰过去,太阳开始偏西,风向也转为西北。

海上交战,最重风向,风向不利,取胜必然艰难。

先前,元军智计百出,先分兵袭扰,截断敌人退


状态提示:第 2 部分阅读--第5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