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大牛想了好一会儿,始终是定不下心来,只得道:“王大人,你让郑某再好好想想,郑某明日再想法回复你吧,只是此事还请王大人先不要告之官府才是。”
王明顺忙道:“郑前辈,您尽管放心,晚辈绝不会泄露一字。”
郑大牛离开后,一路径回了他们的总坛,一晚上都没睡好,他心里实在是茅盾,跟王明顺讲了那许多,是迫不得已,可是如今回想起来,却又觉得极是惊险,他不知道是否能相信王明顺的话,可是想想王五本就是个极有正气的人,想来他的徒弟也不会差到哪里去。
远远地看着大师兄房里的灯还亮着,他叹了一口气,他实在是不知道,如今的大师兄是否还有领着众位兄弟出生入死的本事了。自上次的事情之后,他行事便越来越乖张,而且绝不允许有人稍有逆他的意思的。
其实若是我在,我必能告诉他,他大师兄的精神和心理已经出了问题了,按现代人的说法,赵三多目前的情况已经是一种反社会的心态,凡是别人认为对和好的事情,他都会认为那是坏的,他已经把自己看成一个极为高尚的人,认为自己就是救世主的化身,他必须要解救万民于水火,可是他却根本不会去考虑,他所在意的那些万民的生死,也就是说,他如今已经完全的活在了自己给自己编造出来的世界当中,只要能达到他所认为的目标,其他的所有牺牲在他看来,都是神圣的,也不会在乎那些为此死去的人是否是无辜的。
所以如今的赵三多已经是个彻头彻尾的恐怖分子了,而他的号召力是极为强大的,其实当时的中国不泛热血男儿,他们也会为了自己的国家、民族抛头颅,撒热血,只是会不会白白牺牲,他们大多数因为没有一个好的领导,所以便陷入了一种蛮干的境况,再加上中间又有极个别野心极大,却又没什么真本事的人在中间撺掇,所以往往会让中国人陷入一种奇怪的循环当中。
就像1900年一样,说是慈禧和载漪之类的保守派利用了义和团,可是义和团中的人又何尝不是在利用慈禧的权势?义和团在八国联军进京前后的英勇事迹是极为感人的,可是当初每每看到这段历史,我却总是有一种可惜的感觉,若是把这些热血用在了得当的地方,又如何会给中国引来大灾,又如何会让那些英雄们的鲜血白流?
义和团可说是个悲剧,义和团在1900年的战争当中,是极为悲壮的,很多人都是战死到最后,丝毫都没有退缩,有人褒,也有人贬,其实他们就是这个可悲时代,产生出的一个可悲的产物。
说到底,这个世界最可怕的不是什么核武,什么先进的科学技术,这是后世的地球人都知道的一件事,人心才是最可怕的。而这个郑大牛却是个聪明的人,他是穷人出身,以前没有混过江湖,不知道那种亡命的感觉,可是也正因为这样,他才能真正的明白,老百姓最想要的是什么?
第一八零章 阴谋!!!
在后世没有郑大牛的记载,赵三多的记载也只是几笔,赵三多生于1841年,卒于1902年,领导过冠县起义,打出“扶清灭洋”的旗帜,义和团失败后参加景延宾起义而在此过程中殒命。
马克-吐温曾经说过:“外国人不需要中国人,中国人也不需要外国人。在这一点上,我任何时候都是和义和团站在一起的。义和团是爱国。他们爱他们自己的国家胜过爱别的民族的国家。我祝愿他们成功。义和团主张要把我们赶出他们的国家。我也是义和团。因为我也主张把他们赶出我们的国家。”
这其实也正显示出了义和团的爱国精神,是非常可嘉的,可是这种为了国家悍不惧死的精神,却被一帮无耻的,卑鄙的蠢货给白白浪费掉了。
郑大牛的犹豫显然并不是一件好事,他并不知道,赵三多亮着灯的房间里,正有一个人在向赵三多报告他的行踪,也正因为他的犹豫,不但让京师大学堂白白牺牲了十几个学生的性命,也让他差点丢了性命,而赵三多的所作所为却给京城的义和团带来了毁灭性的打击,而这件事的主谋正是瑞郡王载漪,他再次栽在载漪的手里。
第二日郑大牛终于决定要跟王明顺合作,要想法子软禁赵三多,于是悄悄离了总坛,往镖局找王明顺去了,可是他却毫不知道。此时他地身后正跟着几个尾巴,他再小心,却仍是有了疏漏。
就在郑大牛快要到达镖局时,有人悄悄的在人流中向他靠拢,还有几步时,有两人上前忽然架住了他,他一惊。待要反击,一看却是义和团的兄弟,一愣神间就被人架到了人少处,他刚要说话,只觉得脖子一酸,晕了过去。
王明顺最终没有等到郑大牛,可是这些年来的经验告诉他,应该是出了什么事?所以他只得在当晚匆匆赶到孚亲王府,把他所知的事情都告诉了载沛。载沛眉头紧锁,却也是有些无奈,不知道别人什么时候动手,他也是没辙。
学生那边虽然有内线,也大概知道,学生们是打算要到英、法两国使馆抗议的,可是如今那些学生都一致的保持沉默,只等报纸一公开就行动,可问题是,混在学生里地那些人。到底谁是载漪的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