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就不再来,耽搁了一个多月的时间,也过了八月流火,天气渐渐舒爽,刚开始发现年氏不再来的时候还觉得有些奇怪,很快馨竹院的人再次回到门庭冷落。
返京的途中,废太子这件事情终于尘埃落地。
康熙发现夜晚胤礽从缝隙向里面窥视,便立即怀疑皇太子可能要“弑逆”,在布尔哈苏台行宫,召诸王、大臣、侍卫、文武官员等齐集行宫前,命皇太子胤礽跪下,痛哭流涕,数落胤礽的罪行。
弘盼时常去康熙那里,越发感觉康熙已然是一个老者,及腰的发辫夹杂了不少白发,偶尔的只言片语可以感觉到对于废太子的不舍,他深深怀念那个小时候乖巧懂事濡慕他的孩童。太子已经长大,有大臣的鼓动,大阿哥的虎视眈眈,其他阿哥长成也有了自己的野心,他怎能不急迫?这个时候的康熙并没有起到引导作用,或许是忙于内乱,忙于诸事,忽视了废太子,这也恰巧说明了康熙内心深处。没有思考太子二字的涵义。太子即是储君,今后的王,其他的事情重要难道太子的事情不重要?
作为一个旁观者,弘盼看得清楚,看得明白。和康熙的相处越发觉得当今圣上已经老了,莫不然八叔蠢蠢欲动。
“孙儿是想着入理藩院的。”弘盼同康熙说道。“可惜我擅长的,阿玛都不太喜欢。”
想到了老四素来严肃的脸,和弘盼的性子截然不同,康熙失笑着说道:“你西洋文学得不错,术学也是如此,只是儒文实在很是平平。咱们满人统治汉人,一定要了解这群汉人所学所想。当然也不能丢了自己的传统。当年我们可是马背上夺来的天下。”
说到先人之事,康熙感慨万千,开过难,守国又何尝容易?
弘盼也想到了这一点,不得不说少年康熙做的事情稳固了江山,但是到了现在更重要的是发展民生,而不是留给下一位皇位继承者满目疮痍的江河。弘盼儒文习得不好,一开始是为了藏拙,后来则是真真正正觉得汉学是在和礼仪较劲在和自己为难,文人自诩清高,读书人瞧不起靠手艺为生的手艺人,瞧不起农人,瞧不起商户。尤其是商贾之人。文人又在总是往后看,唐朝的艳羡魏晋fēng_liú,宋明朝向往大唐,到了大清汉人便是追忆明朝。原本汉人眼中的蛮夷便是塞外之地,现在真真正正则是海外番邦。既然他们可以来大清,为何大清不能效仿前朝大名郑和海外之行?故而,对于传来的西洋书籍看了不少,也翻译了一些,还有一些是额娘翻译的。
“孙儿省的。”弘盼点点头,“我擅长西洋之学,今后想着尽自己的力气,铸造盛世献一份力气。”
“若是人人都如同你这般想便好。”康熙看着弘盼,说道:“好了,拘了你这么久,同你十三叔玩去吧。”
弘盼告退之后,康熙仍是立在原处。
这次的塞外之行,留在京中的少不得歌功颂德,一同避过了废太子这一话题,胤礽悄无声息搬出来东宫,被幽禁。
弘盼回来了之后先是去了明月院,乌拉那拉氏同弘盼笑着说道:“这是年侧福晋。”
弘盼请安了之后,年氏笑着说道:“果真和李姐姐生得像得很,性子也似李姐姐沉稳。”
弘盼笑嘻嘻说道:“年侧福晋,这点您说得不对,皇珐玛也说过我的性子是最皮实不过的了。”
年氏说道:“原来是我眼拙了。”
“不怪您。”弘盼笑着说道,“是我一开始见着了侧福晋想着藏一藏呢。”
听此言,堂中人便是微笑,弘盼许久不见额娘,只觉得额娘又比他离开之前憔悴了,莫不是在府中有人给她气受?只想着回到了院子便问清楚,只恨他年纪小,人脉稀薄,若不然在塞外便可以知道实情。虽然这样想着,面色并不表露,唯有了解他性子的李筠婷,见着弘盼如此,唇角微微扬起,脸上带着浅淡的笑容。
从塞外,弘盼也带来了物件送给各人,口中说着吉利话,脸上挂着笑容,就连不喜他的乌拉那拉氏也觉得可亲。胤禛最讨厌的就是油嘴滑舌之人,年岁小,样貌又生得好,旁人只会让人觉得他口齿伶俐,胤禛却对他冷淡。弘盼偏巧也是有意为之。
就算是弘盼不讨胤禛的喜欢,乌拉那拉氏也防备他的紧,要知道弘盼是种过痘,脸上出了两三个痘,只是几天就好了的。其中一颗水痘生在额心,掉落之后留了一个浅坑。
等到说完了话,乌拉那拉氏对着年氏说道:“这孩子还有一点儿好处就是念着他额娘,在外那么久,定然是想着你额娘了。你们娘俩也好好说说话。”
“谢福晋。”弘盼的眼眸弯如新月,笑着说道。
“果然笑得也更真心些。”年氏轻飘飘地说道。
堂中的气氛一滞,年氏一脸无辜,弘盼笑着说道:“儿子亲近额娘,这也是天经地义,实在是很少离开这么久,想娘了。”弘盼不知道年氏是真天真还是假无辜,就冲着乌拉那拉氏没有开口,其他人也都避开了这个,年氏无意在府中的地位是极高的。姓年,应当是汉军旗的,那么就是她的父亲或者兄长对阿玛有利,弘盼想着年氏身后的人。
“没错。”年氏笑着说道,“每次我出府去见兄长的时候,也大抵如同弘盼阿哥的心情了。”
135一废(三)
此番塞外之行,弘盼抽长了不少,此时已经到了李筠婷的脖颈处。和林宣汐并肩而行,看着府中的格局同他离开只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