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遥抱着珍珠米似的闺女出现在娘家人面前,顾老爷子的目光就没离开过七七。和自家重孙女作比,郑家的实在是太招人喜欢了。
老爷子已经八旬了,家里的大小事都不搀和了。顾珍的亲事,他也只说了句“人还是要厚道些的”便罢了。但他说这话,在顾家没有说服力。老爷子这一生距离厚道,大概是人间到天上那么远。
见过祖父后,顾遥又带着闺女去二房见父母兄弟姐妹。
才进二房,不等顾遥见礼毕,小李氏便急哄哄地把事情的来龙去脉讲了下。不过,毕竟相隔千里,她知道的也不够多,因道:“就听人说是太子殿下接圣驾失仪,陛下不好直接罚儿子,就把东宫的人全给换了。我知道杨家也是无妄之灾,但是如今杨大人都进天牢了,府邸被收了,那一家子还不知怎样落魄呢!”
顾遥没表达具体观点,反问顾同知:“爹的意思呢?”
顾同知是不同意毁亲的,只是还未来得及说,顾遥就被请了回来。见顾遥问,他看了妻子一眼,决定实话实说:“在亲家落魄时退亲,不仅珍珍的名声蒙尘,我的名声,也会受损。”
小李氏立即暴怒:“小五那会儿你就想退亲,到我儿这里,怎就不行了?”
不必顾同知说话,顾遥便道:“三爷身份有变,顾家是以冒婚为由退亲,而非因为别的。”
小李氏自然知道这二者的区别。但是,她依然有话说。收起怒气,眼角泪珠儿滑落,小李氏难得柔弱了一把,表情又是那般坚定地说道:“是,你们都对。但是,对我来说,孩子的幸福,高过所有。”
殷殷慈母心啊!
顾珍脑海里,另一个女子的声音冒出。即便她的所有言辞都是没情绪的,顾珍却听出女子的悲哀。
是的,曾经,就是这样的慈母心,打动了顾珍,让她听从母亲的话,一并求父亲,逼迫父亲。最终如愿以偿,以极大的代价退了这门亲事。
是的,极大的代价。
百足之虫死而不僵,何况,太子并没有被废,杨家也有自己的师门和同僚。顾家无缘由退亲,费了极大的力气——若非吏部尚书蹇义是顾家姻亲,她爹的官职定会被人撕了。
你们顾家不是看不上杨家了么?现在都成平民了,我看你骄傲什么——这是某位吏部郎中不知蹇顾两家关系时,放出来的狠话。
所以,母亲是真的疼自己,但是,因为眼界和见识有限,反而用疼爱害了自己,即使这不是她本意。
脑海里飘过这些信息,真正的顾珍,却一个字也说不出口。她颤抖着身子,死死捂着嘴巴,不让自己哭出声来。倒不是被母亲感动了,而是,她已经做好了决定。她的决定,将改变从前,不出意外的话,将会杀死意识里那个可怜的女子……
顾遥轻叹一声,把孩子交给张大树家的,握着顾珍的手,安慰:“你可以的,那就是你啊……”
顾珍紧紧抱着顾遥不撒手,呜咽起来。
不明真相的小李氏,口呼“苦命的孩子啊”,旋即放声大哭,吓得七七也跟着哭了起来。玉娘不待顾遥吩咐,立即带着抱着孩子的张大树家的,去了偏房。
顾遥则推开顾珍,回首谓小李氏:“母亲爱女之心,我们都知道。为三姐好,我这有几个事,母亲听完,再重新做决定不迟。”
顾同知喊闺女回来,为的就是这话,立即道:“你说。”
“陛下只是换了一批东宫属臣,并没有换太子。太子本就有文官的支持,武将里头,我可以很负责的说,并不是所有人都看好汉王的。将来不可知,杨家是不是就此没落,也就不一定。有一点比较关键,杨大人和三叔同科,两家也因这层关系结亲的,可对?”
小李氏不得不点头,这确实是这桩亲事能成的原因。
顾遥又道:“三叔那一科,统共百十之数,人已较如今少了极多。又是各自经历磨难,他们想扶相持的心,比别个同窗要紧密多了,可是?”
这个,顾同知颔首,并道:“的确是这样,建,哦,洪武三十三年那一科,如今的确没多少人了,但身居要职的,不在少数。杨大人这样,只能算一般。”
顾遥便接话:“所以,若是顾家这时候退亲,怎知这些人不会反咬一口?如此一来,不仅我们家,就是三叔,也会受到同僚的排挤。反之,若是这会儿坚持将三姐嫁进去,三姐便占了大义,顾家多少也有几分力量,能搭杨一把,让杨家上下感恩,让杨少爷铭记,如何就不好了?”
小李氏张了张嘴,却不知如何反驳,就听顾遥又道:“话说回来,我认为嫁或者不嫁的根本,不在这些。”
“那你说这些做什么!”
带着哭腔的颤音,说话的,自然是顾珍。顾遥扯了个调皮的笑,道:“有国才有家,有家才有我们的好,自然要先从大面上说了。与我个人而言,我倒觉得夫君怎样更重要。像我对我们三爷知根知底的,知道他的好,知道他的不好,已较别个好了许多。我没见过杨少爷,不好说话,你们觉得他如何?”
杨家三少爷杨旦,若是不好,顾珍能同意,小李氏能同意?这基本说了句废话,但也提醒了小李氏。她当初,对杨旦本人的满意,远超过对杨家的满意。
这一次,小李氏无话可说,索性连嘴都不张了。
顾同知却不放过她,单问:“你是如何想的?”
小李氏浑身上下都散发着纠结的气息,沉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