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初的阳光明媚,
在邯郸新市区专员公署11楼的专员办公室内,如同往常一样,管明棠等人正在处理着战争有关的事务。尽管在某种程度上,从去年邯彰保卫战结束之后,整个第六战区几乎没有再爆发大规模的战斗,只是偶尔的有一些小规模的“冲突”,但是作为第六战区大脑的专员公园内的这间办公室,却从没有远离战争,正面战场的防御、敌后战场的渗透与控制,把这间办公室变成了处理战争中发生的各种事情的指挥所,而战争在这里似乎成了每日必须处理的日常事务。
坐在沙发里抽着烟,管明棠的两眼望着办公桌上的一份报告,战区司令部民政长李璜和集团军参谋长王庚坐在两侧的沙发上。王庚正在就加强北部、东部防线的事情向管明棠作汇报,他的声音有些沙哑,而两眼现出血丝,看得出来,繁重的参谋部的日常工作使得他不知煞过了多少不眠之夜。
相比于其它任何战区,第六战区参谋部的工作无疑是最为繁重的,他不仅要负责战区内的军事事物,同样还需要负责协调部署东北、山东以及河北等地沦陷区敌后部队,同时,还必须同山西、河南、江苏等地****部队协调行动,繁重的工作几乎完全压到他一个人的肩膀上。
“……四个月前,第一批从苏联运出的可以武装三个师的军火,便已在香港、广州靠岸,目前武汉方面,已经武装了十五个苏械师,同时,苏联亦提供了超过300架战斗机,并派出了大量的飞行员,如组织武汉防御的话,应该是没有问题的……当然,有一个前提,我们必须要不惜一切代价,把日军进攻武汉的脚步,拖至明年年初,至少是今年年底……”
在王庚汇报时,管明棠的脸上尽是沉思之色,相比于历史上的苏援,现在的苏援无疑更加的迅速,而且数量更为庞大,在过去的四个月中,苏俄向中国交付了多达十万支步枪、上万支轻重机枪、近800门各型火炮以及数万吨弹药,中央利用这些军火整编了15个苏械师。
利用苏援整编苏械师、甚至划定苏械战区都是以十六集团军司令部提出的建议,以保障部队或者战区的后勤保障,而中央则采纳了这一建议,毕竟根据两国达成的协议,在未来的几年内,苏联将向中国提供数亿元的贷款,以用于购买苏联武器,而按照中央的计划,到年底,将以整理师为标准整编30个苏械师。
如果这一计划实现的话,到年末,中央直属部队将由30个德械师、30个苏械师组成,以其战斗力完全可以确保华中不失,而唯一的前提就是,日军绝不能占领南京,进而向武汉推进。
“7个月!”
喷吐着烟雾,管明棠掸了掸烟灰,插言说道:
“这意味着,我们必须要为华中战场赢得7个月的时间,只要赢得了这7个月,明年,也许中央就有可能发起反攻!”
反攻,在目前的十六集团军甚至直至武汉内部,早已形成了一种共识——两年内中国可以实施反攻,当然唯一的前提就是——苏援如期到达,按照斯大林的承诺以及两国的协议,苏联将在三年内按苏军编制配备向中国提供60个师的装备,而若以整理师的标准,却可以调整为120甚至180个师,就像目前整编的30个苏械师,就是以苏联提供的十个师的武器加以调整后整编而成。
但,苏联有可以按照协议规定向中国提供60个师的装备吗?这是一个问题,就像一个星期前,苏联方面就提出欧洲海运成本过高,希望中国加快新疆铁路的修建工作,以便效率更高的向中国提供武器。
斯大林按的是什么心思?从调查局破译的情报来看,固然,斯大林是计划通过铁路向中国提供武器,但更重要的一个原因是——他希望看到中国尽可能快的修成铁路。
“反攻?”
笑了笑,管明棠点头说道。
“也许吧,但唯一的前提就是局势能够稳定下来,朝着于我们有力的方面转变,而不是不利的方向!”
局势!
或许,这正是管明棠最得意的地方——从根本上扭转了战局,首先是华北战线的稳定,其次是南方战线的拖延,甚至直到现在,日军都没能抽调多余的兵力去占领广州,各战线的顽强抵抗,使得战线限入了僵持。
“捉襟见肘,可以用这个来形容目前于的日本,战前日军陆军共有17个师团,去“77事变”后,日军动员组建了10个特设师团,同时又组建了7个新建师团,目前34个师团中,有13个用于华北,11个用于苏浙,9个部署于东北,而日本本土,仅只有一个师团,目前日本虽然正在组建第31-41共十个师团,但是却无法提供足够的武器,新建的十个师团,火炮甚至采用架退的明治31式火炮,至少在十二月之前,新设十个师团是不可能投入战场……”
听到王庚在那里提到日军兵力的捉襟见肘,管明棠只是微微一笑,日本战力强,但持续战争潜力不足,它的国土小,人口少,兵员不足,资源贫乏,经不起长期消耗,这正是当初南京方面决定在上海大打出手的原因之一,迫使日本分兵两处,从而化解其优势,避免了日军集中优势兵力,从华北一路南下。
现在两线作战的日军,比历史上更早的陷入捉襟见肘的地步,兵力严重不足的他们,于两各战线皆无法形成优势,而这完全得益于自己的努力,想到这,管明棠的笑容中露出些许得意,在历史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