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看书>军事历史>人世间>第七十五章 撒尼出生
互相毗连为一个整体,但是,两个地区一直没有严格的行政界线,大致以唐古拉山分水岭为传统的自然边界。

“九·一八”事变不久,日本帝国主义占领了中国的东北全境。在国内局势紧张之际,西藏地方的亲英势力在英帝国主义的策动下,乘机发动了对青海藏区和西康藏区的武装进犯,企图实现所谓的大藏区,为脱离中国做准备。

进攻西康西部地区的藏军被西康省政权首脑刘辉的部队打退。双方在金沙江的两岸形成了对峙。

藏军又转而向北面的青海玉树地区推进。

玉树地处青海和西藏、西康之间,是西藏和青海进入彼此的门户,历来被马军视为最重要的地区。

马麒执掌青海以后,为了巩固和扩展自己的统治,一直将玉树的防务掌握在自己的亲族手中。马麟(马麒的胞弟)、马镛(马麒的堂兄)、马朴(族亲)、马祥(马麒的侄子)、马彪(马麒的叔父)等人先后担任玉树防区司令等重要职务,掌管玉树地区的军政大权。

1931年8月,英帝国主义委派驻扎在哲孟雄(今天印度锡金邦)的行政官噶乃木魏阿尔前往拉萨,策动藏军向玉树地区发动军事进攻,想把内战扩大到青海。

藏方和噶乃木魏阿尔会谈以后,宣布委派欧细娃·图丹贡丹前往玉树主持军政大计。

玉树的苏尔莽地区有两座特殊的寺庙。一座是格鲁派(黄教)的尕丹寺,由西藏达来喇嘛派遣的一名堪布管理宗教事务。另一座是噶举派(白教)的德赛寺,得到了青海马军的支持。

两座寺庙在每年的秋季都会派人抢收彼此附近的庄稼,经常引起民事纠纷,造成了青海和西藏两个地方政权之间的矛盾。

在河西走廊,牛占川所在的马英军队被马芳的军队逼退到嘉峪关外,盘踞在安西、敦煌和玉门三个县,处于进退维谷之际。向东返回家乡已经变得越来越虚无飘渺了。他们的出路只有两条:一条是解散队伍,各奔东西;另一条是西进新疆。

每天清晨,马英都会爬山营地附近的高坡上,面向西边的新疆,在长久地凝望着,沉思着。

牛占川担心朝露寒凉,每一次都劝阻尕司令回营房休息。

马英只是轻轻地摆一摆手,不让别人打断他的思路。

从前,马英对下属的异议一直有所顾忌,可是现在已是山穷水尽了,没有兼顾各方意见的余地了。

1931年,新疆也处在一片战乱之中。新疆省首脑杨新遇刺身亡以后,上台的金仁实行改土归流的政策,废除了相传九世的哈密回王的特权。由于在实施过程中措施不当,哈密驻军的一个排长又强娶当地的民女,引起了哈密维兀尔农民的暴动。

哈密是新疆的东大门,古称西漠(西膜)、古戎地、昆莫,早先是匈奴之地,大汉时期归属西域都护府,称伊吾或伊吾卢。后来,哈密先后归属魏、凉、隋、突厥、大唐、吐蕃、西辽,大元划归甘肃行省管辖。大元灭亡后,察合台后裔兀纳失里建立了哈密国,135年之后被吐鲁番汗消灭,很快沦为叶尔羌汗国的东部地区。清初,蒙古准噶尔部首领葛尔丹试图反叛清王朝自立门户。哈密一世回王额贝都拉意识到拥有天时地利人和的大清必将战胜葛尔丹,投入到康熙的阵营。他不仅拿出物资犒劳清军,还设计擒获了葛尔丹的儿子。康熙皇帝封他为哈密回部一等札萨克达尔汗,意思是哈密回部的最高首领,代表大清坐镇哈密,

领地建置自成体系,不属哈密县衙们管理,从而开创了233年的哈密回王史。

哈密发生的反抗新疆省政权的农民起义,给马英进入新疆创造了有利的条件。

哈密这支武装的头目是早年参加过铁木耳起义的霍加尼牙孜。哈密回王和哈密警备旅长尧乐博斯躲在暗处给起义军通风报信,赠送金银和枪支弹药。

但是,农民起义军根本无法与省政权金仁的军队抗衡。于是,哈密回王为了取得中央政权的支持,派遣尧乐博斯前往南京请愿。

尧乐博斯走到甘肃境内的肃州,见到了驻扎在那里的马英。

马英和尧乐博斯相谈十分投机。两个人商定一起到新疆去,共同推翻金仁的反动政权。

1931年初夏,马英对部下们诈称奉中央的命令,出关支援哈密回王,扬言要在三个月内打败金仁。

5月19日,牛占川等整装出发,号称3个纵队,实际上战斗人员仅有500多人、90余支枪,连同家属和勤杂人员大约799人。

他们原计划在15天内赶到哈密。到达甘肃和新疆交界的星星峡附近的时候,他们的粮草耗费殆尽。四周是千里戈壁荒漠,没有供应粮草的地方。

马英带领士兵们夜袭星星峡,缴获了一部分枪械和粮草。然后,他们兵分两路:一路开往哈密东部物资较为丰富、古代叫作柔远镇和柔远县的重要驿站沁城,一路沿着大路直奔哈密东郊的黄芦岗。

哈密当时有三个城池。回城在南边。汉城的老城在中间。新城在北边。文武官署均在老城。

新城和老城之间的防线很长。老城东门、南门和新城北门毫无屏障。汉城驻军为朱瑞墀的一个师,下有步兵、骑兵、炮兵、机枪等13个连。朱瑞墀镇守新城。熊发友守卫老城。

马军进驻黄芦岗,与霍加尼牙孜的起义军一举攻克了回城。然后,又开始猛烈地攻击汉城。

熊发友见势不好,准备举手投降,被朱瑞墀阻止了。

状态提示:第七十五章 撒尼出生--第2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