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当时使的剑也是如此。池姑娘你的飞剑就好比是河流,我的剑路就像是大海。河流无论再怎么流,最终也要流到海里去。”
这番解释倒是简单易懂,只是听明白后才是更麻烦池夜来的眉头就迅速的拧到了一起,过了半晌后才问道:“照你这么说的话,那岂不是说……你这个剑法是天下无敌的喽?”还没等张如晦答话,她就斩钉截铁的说道,“不对!那假如来的水比你的海还要多还要大呢?你的海不就会被撑爆了吗?”
“这个道理倒也不难想,可是《南华经》里面还是提到了。”张如晦答道,“在逍遥游一节里面就有说道:如果水的积蓄不深厚,那么它负载大船也就没有力量。倒一杯水在低洼处,那么只能用小草当船;在上面放一只杯子立刻就会贴在地上,这是因为水浅而船大。天下万物本来就是以力为尊就好比五行水克火,可是一杯水也没办法扑灭一车着了火的柴草。”
耐着性子听了半天,池夜来终于顺理成章的发作了:“搞什么啊?结果说了半天,最后还是归结到‘一力降十会’这句废话上了吗?我五岁就知道这句话了!”
“这怎么能是废话呢?”张如晦反问道,“那池姑娘你五岁以前知不知道这句话或者这个道理?”
于是池夜来迅速的哑火了,末了才讷讷的说了一句:“可是……你说了半天跟没说一样啊。我见过大海,也见过黄河入海,可是……你比喻成大海什么的我根本就不明白啊!说了完全就跟没说一样嘛!”
“这倒也是……”张如晦点了点头,思考了一下,“池姑娘生长在齐鲁之地,应该见识过不少武功的吧?”
“那是当然。”池夜来自豪的挺了下胸,“不光是我们军中的,并州、幽州、太行山……这些地方的功夫我都见识过不少。”
“绿林一脉果然是同气连枝……”张如晦低低的嗤笑了一声,不过倒也没再继续说下去,“那池姑娘你练叱剑术……六识障破了几障了?”
御剑术和叱剑术固然练法不同,神通各异,但终归同出一源,有些基础还是相同的,其中最重要的一点便是“六识障”。
《道德经》中有云: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眼、耳、鼻、舌、身、意这六识是人感知认识外界的根本,却也最容易被蒙蔽。而无论哪门哪派哪种法门,只要是幻术,必定也是从六识上面着手。只要蒙蔽了人的六识,自然就可以让人视而不见、听而不闻。
叱剑术和御剑术本身都是以长击短、只攻不守的法门,双方都能看到对方也就罢了,倘若中间隔了墙壁房屋,难道还要抓瞎了不成?因此剑士们就要破去自身六识障壁,纵使看不到对方、听不见动静、感受不到风声也要想方设法找出对方的下落来。
池夜来想都不想的就伸出了四根指头在张如晦眼神的逼视之下,她又悻悻的将食指屈了回去:“好吧好吧,我只破了眼、耳、鼻三障,反正我就只是这样的水平了。”
于是逼视的眼神就迅速换成了怜悯,张如晦微叹了口气后说道:“只要破两障就行,往后几天你将这些武功大概给我演示一下,也不需要太详细,我们就从那些武功上面入手好了。”
听到终于有切实可行的办法,池夜来立刻点头如捣蒜。末了她又突然想起了一节,连忙问道:“之前你在道宫施展出来的剑术,那个也是水吗?”
张如晦点头称是:“那路剑术的要诀在于蓄势。上古之时洪水泛滥,鲧受帝命治水,采用的是堵的办法,结果大水愈发愈滥。殊不知水势已成,纵使你有千里之墙,万丈金城,可挡得住我四海之水翻腾、九天之雨下落?”
池夜来光顾着神往去了,却没留心到这是张如晦第一次只提到水却没有说南华经。事实上,这路剑法的的确确已经不在南华水剑的范畴之内,而是另一路近乎截然相反的剑术。
昆仑门下“十三绝剑”行四,剑浪是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