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看书>都市现代>汉末烽烟>3三子拜师

鲜卑最后还是离开了,刘太守并未深追,毕竟比骑兵数量要差很远,步兵弓兵追不上,尤其是得到消息,辽东太守公孙从戍防乌桓的边军点兵六千围剿鲜卑,索性撤退。

程普并没有和刘太守回辽西郡,而是回了自己所在的右北平。虽然他不是县尉,但他是城门令,因为不满县尉的怯战不前,和县令大人申请,带了城卫的兄弟们就和刘太守奋勇抗敌。

刚刚回来,虽然取得了胜利,但是县尉的那副表情还是让程普心中烦躁,果断弃官,带着夫人儿子投奔刘太守而去。

程田氏虽然震惊程普出去作战居然带回了一个孩子,但是见夫君的脸色也没多问,接过来看孩子嘴唇泛白,深知这是又冷又饿,急忙喂奶给他吃。

高允感动的热泪盈眶,心中想到,一定好好报答这对夫妻!

旁边的小程咨在一旁睡得安稳,丝毫不知道本来他一个人享用的母乳凭空分了一半给别人。

“夫君,看着孩子吮吸的多安详啊,也不咬,比小程咨要温柔多了。也不知他叫什么名字啊?”

程普扯嘴笑了一下,既然吮吸的很棒,那便叫允。

程允,承运,也不错。

程田氏温柔一笑,“这孩子也是命苦之人,不知他姓什么,随我们也好。以后我们就把他当亲生的来养。”

程普愣了一下,翻了翻之前裹高允的布巾,翻出那个戒指,看了看,“孩子带了这个戒指,截止内环有字,不过是篆书,我是不识的,等到辽东郡城我们问问刘太守。”

和城门卫的执勤兄弟们一一作别,程普便骑着马,管家架着车,前往了辽东。

刘瞻听到程普要来的消息他非常开心,之前的并肩作战,让他意识到程普是一个独当一面的大将。自他被贬到幽州以来,多次查访本地人才,虽然此地民风剽悍,但对应的是多数人谋略不足,不足以独当一面。

他需要有一个像程普这样的人才。

他是一个不拘小节的人,所以才会在洛阳得罪别人,也正是这样,他出城迎接让程普感到十分的惊愕,也让程普十分感念刘太守的知遇之恩。

没有太多多余的话,刘太守帮程普安排了住处,虽然地方不大,总归是有了新家;也认命他为骑兵都尉,负责训练将士。

已过两日,程普亲去请刘太守赴宴,既是庆祝乔迁,又是庆祝高升,时间还正好是小程咨的大满月,三喜临门。

刘太守笑呵呵的答应了,允诺必准时到达,吩咐下人准备礼品,却亲自去书房,翻来翻去,找到一整套的四书五经,送去贺喜。虽然是他自己的誊抄版,但在这个书本有价无市的年代,这绝对是一份厚礼。

此次前来的除了刘太守之外,还有程田氏的的娘家人。程田氏是渔阳雍奴人,不是什么名门大户,但和父母双亡的程普程家相比,还是很不错的。

程田氏的父亲很开明,他看得到程普非中人之姿,必能有一日出人头地,所以也不犹豫,任由两人成家。

程田氏还有一个胞兄,身体一直不好,搬来辽东治病,但是仍在去年病故了,留有一妻一子,田大嫂这次也带着两个孩子的表哥小田豫过来了。

刘太守虽有一女,但膝下无子,对三个小童甚是喜爱,酒过三巡,便向程普提议:“德谋英勇善战,统谋兼备,此三子有你亲自教导,自然是极好的;但这三子日后成就不可限量,我欲亲自教导文政,不知可否啊?”

程普哪儿有不应之理,非常高兴地就让田豫先行拜师,程咨和程允还小,便等一周之时再拜过。

一周岁之时,正好抓周,也能看出孩子们的一个大致培养方向。

田大嫂也非常感激刘太守,不过为了方便,还是住在了程普家,田大嫂女红与园艺都是一把好手,正好程田氏两个同龄孩子也有些忙不过来,也不用再请奶娘,直接田大嫂兼任了。

众人以后安排的很是明朗,所以其乐融融,期间程普好像突然想到什么,从怀里掏出那个被串成项链的戒指,给刘太守看。

“这是允儿当时身上带的一个戒指,里面有字,我对古语不是很精通,还请您帮看看?”

刘太守点了点头,接过来,“这是战国末的大篆,因为不规范,所以秦时一统了文字,这个就被废除了。”

他仔细斟酌,“如果这个戒指是从燕国时传过来的,那么按照燕国大篆的写法,这个字,应该念‘高’。”

刘太守又解释道:“高氏起源于春秋齐国,之后因封地、战乱等因素,多北迁至幽州,所以应该是高没错。”

程普点了点头,“那这样的话,孩子就叫高允?”

高允和程咨因为过于年幼,所以是由程田氏和程普分别抱着的,听到程普说到高允这个名字,高允哭笑不得,合着我名字这么来的啊!

不过毕竟是一个幼儿的身体,高允在听到自己的名字时候,还是不由自主的啊了一声,这一声果断的把刘太守惊讶到了。

“难道果然是叫高允吗?”刘太守拿着戒指在高允面前晃了晃,被高允小手一合抱在了胸前,丝毫不怕刘太守,让刘太守连连点头,这孩子不错!

“再看看吧。”刘太守安慰程普:“德谋啊,如果要是允儿机敏异于常人,告诉他他叫高允亦无不可,但是如果没有特殊情况,就叫他程允,这才是非常好的。”

“毕竟高允和程允有着不同的意义,他要是足够承担自己这份高氏一族的责


状态提示:3三子拜师--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