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看书>仙侠修真>回到东汉>关于三国演义和史实的区别:系列六

张飞鞭督邮:

张飞鞭督邮实乃刘备所为。

《三国演义》有张翼德怒鞭督邮一章节,其实,真正下手鞭挞督邮的是刘备而不是张飞。罗贯中移花接木的结果,不仅维护了刘备中厚仁德的形象,更张扬了张飞简单粗暴、爱憎分明的个性。

刘备为什么鞭挞督邮?这得追溯刘备早年发迹的历史。刘备虽然是中山靖王刘胜的后代,按照汉代的规定,王的儿子承袭父爵时,要降为侯爵,刘胜儿子刘贞已被降为陆城亭侯。之后,汉武帝为了为了消弱诸侯国势力,并增加中央的财政收入,规定祭的银子,由刘邦的后代掏腰包。银子上贡后,借口成色不足,将绝大部分刘姓诸侯贬为平民,刘贞也是其中的一个,不仅失去了封国,连皇族身份都被废掉。幼年的刘备已穷困潦倒,还是个纨绔子弟,不爱读书,偏喜欢声色狗马。从十五岁开始,同母亲靠织席卖履苦度日月。处境尴尬的刘备,骨子里浸透着恢复昔日天堂的梦想。所谓的“皇叔”,不过是罗贯中先生的刻意安排。论辈分,汉献帝是刘邦子孙的第十六代,刘备是第二十一代,刘备应将刘协叫太太太爷。早已从皇室清理出去,想攀龙附凤也是枉然。

社会大混乱为这位心比天高、身落下贱的刘备提供了出人头地的机会。黄巾起义发生后,靠别人捐资,刘备召募兵勇参加到镇压者之列。因与黄巾军作战有功,刘备分到一杯羹,被任命为安喜尉,即安喜县公安局长。对刘备来说,用出生入死换来的县公安局长。

自少从战国开始,中国的**社会,已逐步实行文官政治,即军人打仗,文人治国,以避免军人干政。原因很简单,战争和治国有着截然相反的规律:兵者诡道,政者正道。打仗用阴谋诡计,讲凶狠不讲仁慈;治国行仁政,讲诚信更讲扶助。军人的思维同文官截然相反,各自的思维方式又很难转换,像“引蛇出洞,聚而歼之”的“反右派斗争”,就是将对敌斗争的策略手段,使用到人民内部的结果。

尽管到了东汉末年,尽管黄巾大起义已将东汉王朝搞得七荤八素,依然对军人干政十分警惕并断然地加以消除。刘备担任安喜尉一职,是一时权力空白的临时填补,并不是正式任命。不久,东汉政府发文强调:“靠军功取得地方行政职务的,要加以淘汰。”(原文为:“其有军功为长吏者,当沙汰之。”)督邮是郡一级的重要官吏,平时由郡太守排出巡视郡内属县的各个地方官是否称职,掌管郡内驿站,还可以案验刑狱,检核非法。尽管督邮职责很大,这次去也是***,只是按照朝廷的规定清理政府的军官。刘备自然是淘汰对象。为此,他请求晋见派来执行皇命的督邮。用今天话说,想走后门,通过行贿保留职务。督邮当然明白刘备的来意,但是不敢给他有什么承诺,不能拿性命开玩笑。见面又不归承诺,这是最为难堪的事情。为避免纠缠,督邮以有病加以拒绝,拒绝标志着丢官已成为必然。刘备既气急败坏,又恼羞成怒,遂冲进衙门,将督邮捆绑鞭打后逃走。

怒鞭督邮的是非已十分清楚,对刘备来说,由贩夫走卒而坐上安喜县公安局长的宝座已十分难得,所以不惜涎着脸行贿走后门。对督邮来说,执行中央政府的命令不敢走形,所以关闭了刘备要走的后门,使之走后门保留安喜尉的企图落空。督邮无罪也无过错,刘备将他拉出来鞭挞一顿,是小军阀的肆意妄为。


状态提示:关于三国演义和史实的区别:系列六
本章阅读结束,请阅读下一章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