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摆脱贫困·从政杂谈》等文中引用
■解读
专擅则狭隘,狭隘则离散,离散则困窘;协力则广博,广博则通畅,通畅则能成功。习近平同志反复强调领导干部要有“功成不必在我”的胸襟,具有“胸怀大局、把握大势、着眼大事”的视野,就是要求超越一己得失的狭隘。一味固执己见,就会壅蔽言路;一味以功臣自居,难免自我孤立;老担心别人超过自己,自然貌合神离。在追求个人名利的尽头,必然是短期政绩取代长远谋划,急功近利取代团结协作。看看一些地方,锣鼓喧天的剪彩,却换来了杂草丛生的烂尾楼,短期政绩冲动异化为“一个人的战斗”,孤家寡人、光杆司令势必不能做出惊天动地的事业;再看看新华社报道过的北方某县,十几任县委书记一茬接着一茬干,一任接着一任干,正是齐心协力才创造出让沙漠戈壁再现满目葱茏的人间奇迹。一个人的成就大小看才能,才能发挥得如何则看度量;对领导干部而言,为人梯也好,为铺路石也好,挣脱的是名缰利锁的束缚,收获的将是造福一方的发展业绩。
■原典
天下之事,未尝不败于专而成于共。专则隘,隘则睽,睽则穷;共则博,博则通,通则成。故君子修身治心,则与人共其道;兴事立业,则与人共其功;道隆功著,则与人共其名;志得欲从,则与人共其利。是以道无不明,功无不成,名无不荣,利无不长。小人则不然,专己之道,而不能从善服义以自广也;专己之功,而不能任贤与能以自大也;专己之名,而日恐人之胜之也;专己之利,而不欲人之有之也。……此二者,君子、小人之大分也。
——﹝北宋﹞司马光《张共字大成序》
■释义
“天下事未尝不败于专而成于共”语出北宋司马光的《张共字大成序》,是宋仁宗嘉元年(1056年)为越州张推官所作。意思是,天下的事情没有不是败于专擅而成于协力的。强调了建功立业之时齐心协力的重要性,以及专擅狭隘的危害性。司马光认为,专擅就势必褊私狭隘,褊私狭隘就众叛亲离,众叛亲离就陷入困窘;反之,协力就汇聚众力,汇聚众力就畅通无阻,畅通无阻就可以成功。
为此,司马光进行了君子、小人之辨。他认为,君子总是乐与人“共其道”,进而“共其功”“共其名”“共其利”,这样,道义必然昌明,功业必然成就,名声必然荣显,利益必然久长。小人则不然,总是“专己之道”,进而“专己之功”“专己之名”“专己之利”,所以不免于道蔽、功废、名辱、利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