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看书>都市现代>习近平用典(第一辑)>德莫高于爱民,行莫贱于害民。

——《之江新语·主仆关系不容颠倒》等文中引用

■解读

一个人要有道德,一个官员要有官德。对于官员来说,道德最高标准就是爱人民、为人民服务。反之亦然。领导干部是人民的公仆,人民是领导干部的主人。这个关系任何时候都不容颠倒。如果不把人民群众当主人,不愿躬身做“仆人”,那就不配当一名领导干部。如果表面说是做人民的公仆,内心却想做人民的老爷,羡慕高高在上的感觉,甚至伤害群众利益,把“鱼水关系”异化为“油水关系”,让官民和谐演变成对立和冲突,就是最大的官德败坏,就真是“行莫贱于害民”。

树立官德,就要破除“官本位”思想,克服和纠正那种“当官做老爷”的封建习气,始终坚持党的根本宗旨和群众工作路线,同人民群众保持血肉联系,把智慧奉献于人民、力量根植于人民、情感融汇于人民,把解决民生问题放在一切工作的首位,尽心尽力地为群众出主意、想办法、谋利益。

■原典

叔向问晏子曰:“意孰为高?行孰为厚?”对曰:“意莫高于爱民,行莫厚于乐民。”又问曰:“意孰为下?行孰为贱?”对曰:“意莫下于刻民,行莫贱于害身也。”

——﹝战国至秦﹞《晏子春秋·内篇·问下》

■释义

《晏子春秋》,系后人依托并采缀晏子言行而作。关于上面这段话,近代经学大师刘师培补释认为:“此节四‘意’字,均‘德’字之讹也。‘德’正字为‘惪’,与‘意’形近,故讹为‘意’。”故“意孰为高”,当为“德孰为高”;“意莫高于爱民”,当为“德莫高于爱民”;“意孰为下”,当为“德孰为下”;“意莫下于刻民”,当为“德莫下于刻民”。这段话的意思就是,叔向向晏子请教:“什么样的品德才是高尚的?什么样的行为才是宽厚的?”晏子回答:“没有比爱护百姓更高尚的品德,没有比让百姓快乐更宽厚的行为。”又问:“什么样的品德是低劣的?什么样的行为是卑贱的?”晏子答:“没有比苛待百姓更低劣的品德,没有比祸害百姓更卑贱的行为。”(关于“行莫贱于害身”,吴则虞《晏子春秋集释》按:“身”为“民”字之误。)

晏子此言深刻地阐释了为官者应尽的职责。为官者的正己爱民,从来都是一种备受推崇的为官风范;而残民以逞的行为,从来都是受到世人反对和抨击的。


状态提示:德莫高于爱民,行莫贱于害民。
本章阅读结束,请阅读下一章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