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看书>军事历史>残明霸业>第四百零七章 必须主攻江西的理由

刚刚拿下两城,济尔哈朗便已经损失了近六万大军,除了让他有些神经质之外,似乎令他整个人也苍老了许多。可是他还必须支撑下去,战场上恼人的形式和突来的喜讯也逼着他不得不走向更加容易征服的地域——吉安。

那么喜讯又是什么呢?是济尔哈朗死磕下了长沙城的同时,谭泰也刚刚攻下了南昌。

其实南昌围城战是最先打响的,可面对济尔哈朗在湖广的重兵,天浪已经无法像第一次南昌之围那样派出援兵了。

而南昌周边一直有谭泰的清军进行骚扰,导致周边的秋粮未能及时收割,都被谭泰给夺了去,连天浪从赣南调度过去的粮草也被谭泰劫持了数次。

于是围城仅仅月余,南昌城便出现了粮食用尽,杀人而食的惨剧。

谭泰发起猛攻之后,南昌守军一直都是坚决死守,金声桓阵亡数万人,攻守战激烈程度几乎直逼岳州甚至长沙。

金声桓降而复叛,面对谭泰的围攻他已无退路,眼看城破之际,金声桓做出了一个令后世南昌百姓一直都称颂的决定,他打开了城东抚州门,放城中百姓出逃觅食。

而谭泰所部也似乎与金声桓达成了某种默契,对出逃百姓并未加以阻拦或者围杀劫掠,本来也没什么好劫的。

不过难得一见的是清军对被围百姓网开一面,打开了一面缺口,容许南昌百姓逃离。

而金声桓的部下士卒见此情景便也纷纷混入了出逃百姓的队伍里,争相逃散,也许这便是谭泰的高明指出,而金声桓自知大势已去,并未对自己士卒为求活命而加以禁止。

他还在清军攻入城中之时,杀掉了自己的妻女,放火焚烧了自己的帅府。

可此时清军已经攻杀到了他的近前,清军放箭射杀他,金声桓身中两箭,而后和弘光朝的大学士兼太子太保姜曰广一起,在帅府后花园的荷花池里投水自尽。

可叹的是姜曰广,崇祯朝时,他官至太子詹事,掌南京翰林院事,弘光朝时可与史可法、高弘图并称‘南中三贤相’,因多次dàn hé奸臣马士英,弘光皇帝和他爷爷万历一样是个酒鬼,根本不理朝政,姜曰广dàn hé不成,又被马士英嫉恨如仇寇,他便告病退休了。

而金声桓和王得仁反正归明时,他们甚至连明朝当时的皇帝是谁都不知道,有感觉他们根本不能服众,便邀约姜曰广一起起义。

金声桓不知道的是,姜曰广正在谋划一盘大棋,策划山东、河南起义的事情。而得到金声桓的邀请,他立刻便答应下来,并承诺为金声桓联系福建的郑成功、吉安和赣州等地的起义军还有柳州的永历皇帝。

天浪能得到金声桓的归附并在第一次江西之战时派出援兵救他,便是因为有着姜曰广作为二人的媒介。

金声桓起义后,推举姜曰广为兼名义上的山东、河南、江西三省义军的盟主,南昌被围,外无援兵内无粮草,姜曰广曾卖掉家中小妾和仆人,为义军筹粮,变卖一切家产为南昌饥民施粥,同金声桓一同投水自尽时,时年六十六岁。

抚州门打开之际,金声桓也曾劝他趁乱赶紧携家人出奔,而姜曰广说:吾今日不死,尚何待!

也有说法是姜曰广自缢于南昌城zhōng zhāo廷为已故的翰林郭思颜的‘人臣之心’四字牌坊之下。

然而姜曰广及全家三十二口全部在南昌城破时殉节却是没有疑问的。

金声桓在降清之时,也曾身先士卒,为清军攻占了整个江西,还一手制造了赣州tú shā,不过在南昌之围最后,他放走了南昌百姓和不愿赴死的麾下士卒,不知算不算是有了悔过之心呢?

金声桓殉国后,天浪追赠他为榆林王,谥忠烈;姜曰广被追赠进贤伯,谥文忠;此前王得仁殉国时,天浪也曾追赠他为建国公,谥忠壮。

获悉谭泰攻下了南昌,济尔哈朗因攻占长沙之战在何腾蛟身上遭受的莫大损失才得到了些许宽慰。

长沙和南昌重新回到济尔哈朗手里的战略意义是什么?是湖广和江西的核心城市,省际的交通枢纽回到了他的手里。

此后他麾下的大军可以对两省余下的战略要地展开任意的攻击,甚至可以说,广东已经唾手可得了,而明朝皇帝就在广东。

此时济尔哈朗再想起当初从吉安城来了个叫做顾义的人,代表王什么才来见他商谈投降的,济尔哈朗大概只记得这么多,当时并没有在意这件事。

可是如今不同了,不说明军在湖广的城防犹如铜墙铁壁吧,可自己的大军便是真的按照明军这个抵抗强度一路打到了桂林乃至柳州城下,损兵折将不说,战果也不会太大,毕竟明朝皇帝不在那里。

如果此刻调转方向,进入江西,与王什么才里应外合,夺了吉安,再拿下赣州,广东便尽在咫尺,唾手可得了,到时纵然捉不到明朝皇帝,他能一战夺回江西和广东两省,又取得了大半个湖广,这样的战果也足够说是一场大胜了。

只不过这些心腹事肯定不足与外人道哉,既然决定了,他便终于同尼堪和勒克德浑等人说了自己的想法。

“本王和你们说说必须去江西的理由,我大军此次南征的损失一定要降到最低的,这样才可以持续作战,否则一旦需要补充兵源,则整支大军就得从新回到关外去休整和补齐,那样一来就又是需要一年以上的时间消耗。”

尼堪和勒克德浑听后都表示认同,是这个理,这个理由已


状态提示:第四百零七章 必须主攻江西的理由--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