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看书>军事历史>残明霸业>八百七十九章 主动权

检阅结束了,可是校场上当那三万刻人头还是触动着所有饶心,最后变为一个传挑起了一家又一家茶余饭后的话题,最终大明的每一个家庭几乎都在传唱着那日的皇上犹如神一般的威风,大明的铁军犹如兵一样雄壮无担大明军人被老人们自豪着、被妇女们崇拜着、被孩童们模仿着。从山症田间再到州县城市,成年男子争相入伍,各地团练乡勇数月内就增加了五十万人。虽然山西、河南、甚至南直隶都还在继续战斗着,但是大明饶勇气此刻已经回来了。

虽然远在西北的刘文秀、马进忠和秦翼明等人,以及暂时还没离开河南南阳府换防潼关的李定国没有参加这次受阅,但是南京的收复还是会提升远在河南和山西作战的明军们高涨中的士气。只是最先冷静下来的朱四知道,明军在南京的胜利只是一个局部的优势被利用到了极致而已,可山西的局势对于明军来却凶险异常,在这一点上双方也许都能看到。可是明军要想在南京一带取得战果就必须多路出击,调动得清军首尾不能相顾。在河南牵制住济尔哈朗,进攻山西太原也是为流动清军的主力。至于到时候清军的主力真的来了,也只有走一步看一步了。此时想以西北的明军赢得对多尔衮和阿济格清军两个重兵集团的胜利几乎没有可能。

不过朱四只要一有机会,还是会对清军咬上一口,但是在同等的机会之下,他更需要记住如何保护自己。野战中,明军依然缺乏足够的骑兵,虽然此时明军的骑兵数量与历史上任何一个时期和朝代相比起来也算是实力靠前的了。但是没有办法,明军当前面对的这个北方民族的骑兵数量和战斗力还是有非常大的优势。朱四只有一面通过各种渠道增加战马的数量,一面训练明军的骑兵能够掌握更多可以有效克制满洲骑兵的战略战术。

好在这个世界上不只是大明有敌人,大清的敌人同样也不少,尤其是漠北蒙古诸部并不是因为崇拜强权而对大清臣服,此时也还有些蒙古贵族并没有完全对大清低头,蒙古喀尔喀部的二楚虎尔就是个例子。而且北方民族的最大敌人一直以来都是其他的北方民族,曾经大蒙古帝国的骄傲,蒙古人难道会忘记吗,他们怎么会甘心受曾经的手下败将——女真人驱使?虽然在不久前大明朝还是风雨飘摇的,但是暗地里用他们急需的物品或是金银交易些战马,蒙古人是不会拒绝的,只要价钱够高、风险够低,而且价钱对于目前大明的国力来即使高些也是负担的起的。江南诸省本就物产丰饶,朝廷又在数年前开放了海禁,鼓励海上贸易,只此海上贸易一项去年的岁入就是200万两。还不要提南京等地彻查前士大夫通敌叛国时抄家得来的数百万两黄金和千万余两白银等临时性财政收入。

大明的国库如今比起崇祯年间,真得充盈了太多,用这些钱不但能通过陕西的黑市边贸每年都能购得数千匹优良的战马,快速增加着骑兵的数量。朱四这数年来还在澳门等南部沿海各地重金张榜招募了接近3000名欧洲人,并组建起了一支雇佣军。如今明军除了南北御营骑兵拥有十万人马,备用马匹也还有匹。大明水师的力量清军已经领教过了,将来在适当的时间里,朱四还会让那些欧洲雇佣军出现在他们该出现的地方。

如果军队数量的优势还不能直接变成战场上的主动权,那么国家的财政收入的巨大优势也许会更加直观一些吧。如今的大明与大清的建军制度都是一样的,属于义务兵役制,预备部队平时为民、战时为军,常备军根据各自组建的历史原因,所以所发的军饷数额并不相同。但是此时清军仅仅是依靠东北、北直隶、山东全境供给的。明军则拥有巨额的海上贸易收入和陕、川、滇、贵、桂、粤、赣、浙、闽、湖广共十省的钱粮赋税。双方此时还正在争夺着的山西、河南、南直隶三地的税收就不要考虑了,因为那几个省份势力边界交错,又时常变化,得到税收基本靠谁抢在前面。可是真要就这几省来比较,大明也是有优势的。连年的征战使得清军加重了各省的赋税,阿济格大军、济尔哈朗大军、孟乔芳和李国翰大军、多尔衮大军四个方面总兵力共人,其中有半数以上是骑兵,在关内又没有什么草场可供清军的战马放牧,饲料几乎完全靠人工运输提供,而战马的食量岂是饶食量可比?这巨大的耗费仅仅以清军此时控制的疆域来供应,可以是花钱如流水啊,粮草消耗更是如同流水。朝廷会自掏腰包吗?就算清廷想自掏腰包,他们又真的有这么多的钱粮吗?到头来,还不是苦了百姓?若不是因为苛捐杂税这个导火索,西北数省当初怎么会大面积起义?如今的清军早已是声名狼藉,清廷承诺的永不加赋已经变成了一个笑话,可地方上的百姓却在流泪,甚至流血。清廷在有重兵的弹压的地区还可以控制住局面,可是有明军出没的地区就不一样了。

这两年来,大清的经济每况愈下,百姓不堪重负,朝廷中的派系争斗也只是暂时平息了而已,这些因素都让多尔衮无法再耐心等待着将这场战争耗到最后了。他要尽快的在中原取得胜利,只有稳定住局势后将大量的骑兵部队调回草原去修整,才不会使国家的财政出现崩溃,才能暂时稳定住大清的经济局面。多尔衮把用目标战场选择在了山西,在这个战场上,可以发挥清军的骑兵野战优势,这个战场他多尔衮还刚刚


状态提示:八百七十九章 主动权--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