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看书>军事历史>定策>第二十三章 夜路

不知过了多久,崎岖颠簸的山道将负伤后一时昏厥的方起颠醒了。

雪仍旧下着,而且似乎又大了许多。但是夜却没有那么黑了,可能是地上积雪反出的微光稍稍照亮了一些山路。

现在这一行人正在下山,地上歪歪斜斜的有着几行脚印。

方起斜眼瞧了瞧自己的伤势,右侧胳膊软绵绵的垂在一边,仍然传来阵阵剧烈的疼痛。

他胳膊上简单绑着一块某个军士的破布袍,一大片模糊的血肉粘在一起,伤口中还断断续续往外涌着深黑色的血。血流顺着手臂,滑过指尖滴落在积雪中,在身后留下一道长长的血印。

他张了张嘴,从嗓子眼里有气无力的挤出了几个字:“咱们这是在哪?”

“将军,你醒了!”是司马朗的声音,没想到一场九死一生的厮杀,这位看起来矮小精瘦的老头竟然活了下来。

“将军莫要乱动,别再弄破了伤口。”司马朗赶上前扶住了想从军士背上下来的方起。略有欢愉的说道:“咱们已经逃脱了险境,马上就要到安定郡了。”

方起看了看四周,只有不到二十个衣甲残破的亲卫。错愕的看着司马朗,似乎在询问:其他人如何了?

“将军千万保证自己,别的事等咱们到了安定再谈不迟。”

方起并没听见司马朗的话,继续怔怔盯着他。那表情如突然风化的沙石,一夜间脸上爬满了褶皱与沧桑。

司马朗欲言又止,想编点谎言搪塞又不知道如何编造才是。过了好一会,他才吞吞吐吐的说道:“唯有这十几人逃了出来,其他几千人全都......全都为国捐躯了。”

方起默然的闭上了双眼,一声长叹。这是早就料想到的结果,然而等到真切的得到证实却还是让人无法接受。

“将军,咱们一路疾行了快两个时辰。现在离安定郡已然不远,再有不到半个时辰就能抵达了。到时将军重整兵马,再与匈奴人一决胜负就是。”

方起仍然没有听到司马朗这些安慰的话,自顾自怔怔的看着地上发着微光的积雪。他心里可能正想着某件百思不得其解的难题。

十几个人一路上再无言语,大家均知道匈奴人的兵马不一定何时就会追上来。所以全都忍着身上大大小小的伤痛,迈开步子急急的往前赶着。

下山的路有些滑,一个军士走的太快不小心跌了一跤。身子顺着山道轱辘下去老远才勉强停住。那人挣扎着站起来连身上的雪都来不及扑掉,就急急忙忙继续向前飞奔。

大家都无视了这个插曲,因为根本无人有心思笑话于他。

劫后余生的心情与破釜沉舟的心情是完全不同的。当一个人真正豁出性命,他的心中自然会充满勇气,绝不乎自己的死活。但是当一个人从鬼门关上走了一遭,竟然偶然又捡了一条命时,他反而会恐惧起来,甚至比以往更加害怕失去。

安定郡的城墙算不上宏伟,别说与长安洛阳这样的京师首府相比,就是与同在凉州的汉阳、北地争雄也是逊了一筹。然而当这十几个残兵远远望到了安定城头的一角时,在他们眼中就如看到了虞国最高大坚实的城池一般。

飞雪小了许多,天的尽头朦朦胧胧间已经有了一点光亮。经过一整夜的搏杀与逃亡,忍受了漫漫长夜的寒冷和恐惧,人们似乎马上就要迎来初升朝霞中那一缕生的希望。

看到这样的情景,大家凝重的脸上也总算露出了些许笑意。一直趴在军士背上的方起的情绪也稍微好转了些许。只不过那个自汉阳被围、雁谷被伏之后一直以来埋在心里的疑惑,还是没有头绪。

原本昨夜又一次被匈奴人伏击,方起好像抓住了什么重点。但左思右想下还是不得要领。

十几个人趁着黎明前最后一点夜色来到了安定城下,城头上两个守夜的哨兵正靠着背后的垛子迷迷糊糊的瞌睡着。

方起命人呼唤城上军士打开城门放几人进城。按说方起乃凉州刺史,总督凉州军务和政务。城上哨兵听闻他到了,应该立马开城迎接才对。哪知那两个人听说来人是方起似乎吃了一惊,连忙低头窃窃私语了一阵,接着其中一个军士一路小跑下城去了。

方起等人在城下看的一头雾水,不知道这两个哨兵出了什么问题,竟敢这样怠慢凉州的最高长官。

过了好一会,城头上竟然匆匆赶来了一位头上戴着大圆斗笠,夜色下看不太清面目的人。方起只觉得这人又高又瘦,看身形似乎有些熟悉。

然而这不是重点。重点是跟在那人身后而来的,还有几百名全副武装的弓弩手。

方起等人更加摸不着头脑了,难道是城上人误把己方众人当成了细作,才这样兴师动众、如临大敌?但刚刚明明出示过方起的印信,这可是天子御赐,万万造不得假。

“城下来者何人,何故半夜叩关。快快从实禀报,如果说了一句虚言,可休怪本官手下不留情了。”那个头戴斗笠的官员说话声音异常的粗重,好像一直在故意压着嗓子。

“在下凉州参军司马朗。请问城上是哪位大人?现司何职?难道连凉州刺史方将军都不认得了么?”司马朗冲着城上大声答话。他也觉得这人身材声音有些相熟,一定是在哪里见过。

“一派胡言!”哪知那人听了司马朗的言语突然一声怒喝,紧接着说道:“方将军明明在北地郡与匈奴人恶战,怎么可能忽然来到安定。城下这一干人等定然都是匈奴人的


状态提示:第二十三章 夜路--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