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看书>军事历史>兴汉使命>第68章 鏖战赵慈

孙夏率部重新占据了宛城之后,就面临两个迫不及待的需要解决的对手。

一个是屯兵郦县的右中郎将朱隽统帅的汉室北军精锐三万。

另一个就是钉在博望坡的讨逆校尉刘正带领的兴汉军铁军一万三千。

孙夏看着血流成河的南阳太守府,对座中的三位领军大将说:“韩忠,兴汉军是你的老对手了,就由你统兵五万出战如何?”

韩忠听了之后,脸色十分的阴沉,他实在是底气不足呀。

赵慈说:“大帅,既然韩忠将军有什么难处,杀鸡何必用牛刀。不如让我领兵三万,拿下博望坡。”

孙仲说:“大帅,关于兴汉军的情报,咱们知道的不多,这仗可不好打呀!”

孙夏说:“不好打也得打。咱们要想在南阳站稳脚跟,就得面对这两个实力强劲的对手。”

孙仲说:“大帅,黄巾军出战可是一锤子买卖,只许胜不许败。朱隽和刘正都有源源不断的援军,咱们却只能孤军奋战,就连近在咫尺的颖川波才部,也没有能力支援咱们。”

孙夏叹了口气说:“这也是迫不得已的事情,若是可以选择的话,我情愿不进这宛城。这就是一座牢笼,把咱们圈在里面动弹不得。”

赵慈见孙夏不发话,就有些急了,于是就说:“大帅,赵慈愿意立下军令状!”

孙夏终于回过了神,对赵慈说:“赵先锋执意出战,我也是非常高兴,战场上风云变幻,谁也无法保证必胜。立军令状可不是儿戏,就没有这个必要了。以免自缚手脚之后急于求成,反而坏了大局就得不偿失了。”

孙夏为了保卫宛城,派赵慈带领三万黄巾军进攻博望坡,争取消灭或者打退幽州兴汉军,解除迫在眉睫的威胁。

再命令韩忠领十万黄巾军进驻西鄂县,守住宛城的北大门,抵御右中郎将朱隽的北军精锐的进攻。

先说赵慈,得了将令之后,立即整顿本部人马,随后接收了孙夏补充加强给他的两万黄巾军。

赵慈是个急性子,立功心切的他只是简单的编制一番之后,又申明了三军号令手段。就带着草草成军的黄巾军朝博望坡方向前进。

刘正收到赵慈大军来袭的消息之后,立即命令周泰率部进驻屈申关,替兴汉军守住西南方向上的大门。

郭嘉见刘正还是愁眉苦脸的样子,于是就问他:“校尉大人,周团长身经百战,丹阳团又是天下少有的精锐部队,你还有什么好担心的吗?”

刘正说:“这屈申关的情况不明,也不知道丹阳团的进展怎么样?赵慈毕竟跟过秦颉一段时间,懂得汉室大军的套路,也对咱们兴汉军毫不陌生。既然他敢来,就肯定会有相应的对策。俗话说:猛虎架不住群狼。丹阳团精锐不假,毕竟人数有限,只有赵慈部的十分之一。这让我不得不多想哪?”

郭嘉说:“校尉大人不用担心,典团长的天卫团就在博望坡西南一带活动,相信有了两个团的互相配合,就算是不能战而胜之,也可以保持势均力敌的态势。”

刘正说:“精兵扼守险关,赵慈部以三万乌合之众来袭,一定会蚁附攻城。战端一启,只怕会多有杀伤。兴汉军的手上,终究还是要沾上普通百姓的鲜血。”

郭嘉说:“校尉大人不必烦恼。既然他们愿意附逆作战,把自己的不幸强加到别人身上,就应该有身首异处的觉悟。既然出现在战场上,就只能在生与死之间博一个前程。俗话说:怕死何必去从军,拿起刀枪须胆壮。”

刘正说:“好了,就让我们一起坐等丹阳团的战报吧!”

再说周泰领了将令,回驻地立即整顿人马,并且让第一连整队轻装,率先赶赴屈申关。

丹阳团第一连的连长,姓徐名盛字文向,琅邪莒县人,是第一批兴汉军陆军军官学校的优秀毕业生之一,与黄忠的女儿黄舞蝶和甘宁的长子甘瑰,并称首届三杰。由于田家堡陆军军官学校的前身是南山军校,他们三个又称南山三杰。

如今黄舞蝶在第一军中声名鹊起,是鼎鼎有名的巾帼英雄;甘瑰也在海军中风生水起,成了锦帆舰队锦帆号的大副,算是子承父业。

只有这徐盛无依无靠,好在成绩优秀,被教务处的处长蒋钦推荐,进入丹阳团中做了尖刀连连长。

徐盛在南山军校中学习了半年,又在新组建的军官学校进修一个月,这才以第一名的结业成绩进入丹阳团中。

周泰与蒋钦情同手足,对徐盛也非常的看重。只是丹阳团出战的机会有限,轮到徐盛的机会就更少了。

如今赵慈举三万黄巾军来袭,周泰就把这先头部队的重担交给了徐盛。

一方面是为了让年轻人有崭头露角的机会;另一方面则是替蒋钦检验军校生的成色。

徐盛回到连部就立即下令,除了武器之外,每人三天干粮,一壶清水,至于盔甲等辎重,交给团部后勤处统一运输。

徐盛率先卸下了盔甲,穿着单衣骑上了战马。

身后的丹阳团战士一一照做,不到五息,全连整队完毕。

徐盛大吼一声:“丹阳团一连,全体都有,目标屈申关,出发!”

两百余匹战马高声嘶鸣,一起冲出了营地,朝着屈申关方向奔跑前进。

屈申关东西走向,南北两面都是高山。只有向着博望坡方向的东门,以及通向宛城北门的西门。

徐盛率部抵达屈申关大营的时候,黄巾军还没有到来。

徐盛这才


状态提示:第68章 鏖战赵慈--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