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看书>军事历史>士子风流>第四百六十四章 :完蛋

陈年愤怒了。

有生以来,他没有见过这般耻的人,他觉得自己受到了智商上的侮辱,是可忍孰不可忍!

气冲冲地回到都察院,都察院里的同僚明显感觉到今个儿老陈的不正常,陈年将自己关在值房里,二话不说,立即奋笔疾书。

所书的自然是徐谦的种种胡言乱语,还有斑斑劣迹。

旷工缺勤倒也罢了,请人不到倒也罢了,陈年的笔墨更多的放在了徐谦的回复上。[

拿这样的理由来搪塞巡查大臣,这世上有这样的人吗?这徐谦既然敢说这样的话,那么索性就将他的言lùn_gōng布出去,让天下人瞧瞧他的嘴脸。

他飞快地写了一本奏书,算是一个交代,随即连忙命人送去通政司,递入内阁。

在内阁里,杨廷和疲态毕露,虽然大权独揽,可是大权独揽的滋味其实并不好受,从前两个人三个人的事如今全部堆在他一人的身上,以至于连偷这半日浮闲静静喝茶的功夫都没有。

一沓沓的奏书记录了各地传来的鸡毛琐事,或许这些事放在一州一县都是头等大事,只是到了内阁,就显得足轻重了。

杨廷和感觉自己的老眼有些昏花,让人将油灯移近一些,靠在椅上,拿着一份广西的奏书细细的看,突然,外头传出急促的脚步,却有书吏进来,道:“有一份奏书,得请杨公先过目。”

这是内阁里的学士面前的时候都会分拣一下,哪些重要哪些次要都得分门别类,比如近来平倭是大事,那么江南的小事也就成了大事,稍有风吹草动都不能怠慢,一般都会归类于比较重要的类别里去。

再有一些较大的突发事件,往往不容忽视,所以直接呈上来。让当值的学士来看。

眼前这份奏书就是突发的事件,至少分门别类的书吏是如此认为。

杨廷和眼睛眯起来,看到这是一封红底的奏书,便晓得这是事关劾的事了,一看就是出自都察院,劾奏书虽然要紧,不过专程送来的却少。杨廷和立即打起精神,伸出手接过了奏书,漫不经心地看。

只是这一看,杨廷和的脸色顿时拉了下来。

他脸上的皱纹变得更深,脸色也越来越凝重和阴沉,看到落款陈年启奏的字样。眼眸中掠过了一丝浓浓的厌恶之色。

“这便是御使陈年的复旨?”

文吏道:“通政司那边说,属劾奏书。”

杨廷和脸色更加阴沉,按道理,假若是寻常的奏书,杨廷和直接批复了就是,可是没有权利批复处置的。毕竟得送进宫里去。

若是一般人自然不觉得这封奏书会有什么问题,人家分明是在骂徐谦,倒也没什么不可。可是杨廷和却是清楚,这封奏书虽然骂的是徐谦,可是一旦事情闹得满城风雨,受伤害最大的却是他杨廷和。

徐谦说出门挨打,这自然是鬼话。

可是坊间的那些流言却是实打实的。坊间出了流言,吓得翰林侍读连当值都没有这个胆子。这要是传出去,必定会轰动一时。再加上某学士之类隐晦的言辞,被好事者们一张扬,怕是天下人都要笑话了。

当然会有人笑话徐谦,笑话徐谦胆小如鼠,因为几句流言,就吓得成了缩头乌龟。

可是换句话来说。这岂不是正好影射了杨廷和排除异己?世上的事只要经人议论了开来,尤其是杨廷和这种位高权重的人物,肯定不会有什么好结果,因为一旦议论。虽会有人为杨廷和辩护,可同时也会有人为徐谦说话,到了那时,为杨廷和辩护的人会去狠狠拿出徐谦各种的事迹来证明徐谦是个混蛋小子,可是就不会有人用各种事迹来证明杨廷和排除异己、不尊师长吗?[

事情一旦闹大,可能议论的中心就不在于这件事的本身了,那些杨廷和当政之后积蓄的矛盾就可能会爆发,毕竟论是任何人施政,总会有人得到好处,也会有人利益受损,便是再高明的政客也不可能完全做到一碗水端平,那些在杨廷和当政时利益受损的人平时不敢声张,假若这时候借故浑水摸鱼怎么办?又或者那些平时被杨廷和排挤到边缘的官员借此兴风作浪又如何?

杨廷和当政,他的门生党羽们自然得了好处,可是不要忘了,南京那些官员们可一直都在积蓄着不满,就算不说南京,单单在这京师,又有多少人心里完全没有怨气?

天下的事便是如此,本来维持在平稳的状态,按理是不可能会失去平衡,毕竟杨廷和的风评还算不错,虽然有人利益受损,可是受益者也不是少数,可是这并不代表,突然朝廷里出现了一个契机,那些心怀怨恨的人不会借机滋事。

犹如那暴秦,虽然天下积蓄了许多的不满,可是只要维持在某种微妙的平衡之下依旧能维持稳定,可是一个大泽乡的偶发事件,却突然就轰然倒塌一样。

因为在平衡状态下,就算有人不满,可是摄于权威,谁也不敢逾越,可是一旦有人领头揭竿而起,这个平衡就被打破,紧接着,数不满的力量立即行动起来,转瞬之间,便可导致天下烽火四起。

眼下的朝局也是如此,在杨廷和看来,这份奏书就是导致整个微妙平衡失衡的某个契机,越是引发讨论,引发全天下的争论,那么流言就会越来越多,民间的流言传递到了士林,就可能引发争论,而士林与官场息息相关,若是有人觉得有机可乘,借机反杨,也不是没有可能。

事实的真相其实并不重要,重要的还是一个理由,这


状态提示:第四百六十四章 :完蛋--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