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看书>军事历史>大明元辅>第273章 大战之前(下)

如果要问高务实对于罗远这个异想天开的方案第一感想是什么,那大概就是无语。不知道罗远是不是因为玉绳城的历史地位而产生了某些联想,因此才下意识里很想将其直接纳入京华的治下,为此甚至不惜让自家老爷未出生的庶子玩一出日本式的改姓继承。

为什么玉绳城会让人有“某些联想”?答案很简单,此时的玉绳城其实原本有一个响亮百倍的名字:镰仓。

镰仓这个地名一般和什么词连在一起?大概有两个:镰仓幕府、镰仓公方。

幕府大家都懂,指的是统治日本的一个机关,这个机关架空了天皇的朝廷,并且全部都是由武士掌握,是类似于军政府一样的存在。日本第二个幕府室町幕府,就是镰仓幕府倒台之后的第二个幕府。

在镰仓幕府末期,幕府将军的家臣“御家人”势力衰弱,后醍醐天皇掀起倒幕运动,许多武士都加入了进来,推翻了镰仓幕府。

然而,后醍醐天皇在夺回大权以后施行的“建武新政”偏偏是倒行逆施,使得许多对朝廷不满的武士又聚集在了当初的倒幕功臣足利尊氏身边,最终拥戴另一系皇族为天皇,建立起了室町幕府。

被赶下天皇皇位的后醍醐天皇不得不逃到了大和国的吉野,建立起一个据点,宣称足利尊氏等人此举是谋反,武士们拥戴的天皇是“伪朝”。待发展到了后来,这个伪朝就变成了北朝,而后醍醐天皇所在的自然就是南朝了,此时便进入了日本的南北朝时期。

南北朝时代一直持续了数十年,直到后醍醐天皇、足利尊氏等人都过世以后,才在室町幕府的第三代幕府将军足利义满手上统一。

不过,室町幕府虽然统一了日本,但是幕府本质上是一个以幕府将军为首,由足利氏一门以及各地有力守护组成的一个联合政权。因为《建武式目》等幕府法的发布以及施行,后人并不能否认室町幕府是一个统一政权,虽然大部分中国人都比较难理解日本以及西欧的那种真正“封建”的制度为什么会长期存在——中国的“封建”其实和“封建”这个词的原意是有很大区别的,因为它的中央集权非常强大。

在第三代室町幕府将军足利义满以及之后的三任将军手上,幕府将军专制的体制得到了发展。然而,第六代将军足利义教统治之时,室町幕府盛极而衰,各地守护之间分成了许多派系,争斗不休,最终因为将军的处置不当,引发了“嘉吉之乱”,幕府将军足利义教被有力守护赤松满祐暗杀。

在这之后,年幼的将军继位,使得室町幕府日薄西山,进入战国时代,最终苟延残喘了将近一百年左右灭亡。

不过这里没必要从头细说日本战国,这里要说的话题是围绕“镰仓”而来。

镰仓幕府的建立者是大名鼎鼎的源赖朝,后来日本武士家族论起家格,很多著名人物的头衔里都有一个“源朝臣某某”,这个“源朝臣”的“源”字大多都和这位源赖朝大将军有关。

源赖朝消灭平氏后成为左右日本政局的头号人物,但是他并没有接管京都朝廷,而是致力于在关东建立和巩固自己的政权。在内战中他就确定形势险要的镰仓(后世神奈川县东南部)为根据地。

约一百四十年后,镰仓幕府被室町幕府替代。在室町幕府建立之初,因为室町幕府设立在了京都,考虑到关东的重要性,因此在关东的镰仓设立了一个负责管理关东十国的“关东管领”职役。

第一任关东管领由室町幕府初代将军之子、后来成为室町幕府第二代将军的足利义诠出任,在足利尊氏的弟弟足利直义于幕府失势以后,足利义诠上洛顶替了足利直义在幕府的位置,而足利义诠的弟弟足利基氏则作为新任关东管领前往关东。这位足利基氏便是后来关东足利家的家祖。

在三代将军足利义满时期,权势熏天的足利义满开始自称起“公方”来,而关东足利家便也有样学样,自称公方,从此“关东公方”便诞生了。当然,其在室町幕府的正式职役仍然是“关东管领”。

“公方”这个词的含义,后世众说纷纭,如果站在日本所受中国文化传承的角度而言,那么“公方”的意义可能与赵宋时的“官家”有些类似。足利家的领袖自称“公方”,好比在中国有人自称“官家”,基本上算是彻底没把朝廷放在眼里了。

足利尊氏设立关东管领早期,也曾设立一个关东执事,类似幕府的执事(即管领)一样,作为关东管领的副官,由上杉氏的嫡流、山内上杉家与庶流犬悬上杉家轮流出任。

自从关东管领僭越升级成为关东公方以后,这位关东执事便也自然而然地升级为“关东管领”了。关东管领统辖关东的根据地正是镰仓,而在这里同样也像京都的幕府一样设有政所、侍所、问注所等机构。

这其中,侍所所司由关东名门千叶氏世袭,并且镰仓府还模仿幕府的“三管四职”,将千叶氏与小山氏、长沼氏、结城氏、佐竹氏、小田氏、宇都宫氏、那须氏八家名门并称为“坂东八屋形”——大概意思就是关东八将。

不过,真正意义上的关东管领实际上只传了四代,在第四代足利持氏时期关东管领遭到了室町幕府的讨伐,兵败身亡。

在战国时代前夕,足利持氏之子足利成氏复归镰仓就任关东管领,但是却因为杀父之仇与执事上杉氏矛盾重重,最终酿成了享德大乱,足利成氏


状态提示:第273章 大战之前(下)--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