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的,在刘兴想来,窦宪就是觉得对不起和帝,对不起汉室,然后自己自杀!
至于历史书上的畏罪自杀,窦宪是什么人啊,敢杀太后的姘头,说明他有时很冲动,这就说明他容易被算计,而他又有这个战力,所以静心小筑找上他,还真不是什么怪事。
请旨去打匈奴躲太后,这可不是代表他后怕什么的,这是最正确的做法,他毕竟是杀了一员大臣,然后自己去打匈奴赎罪,这是维护汉室法纪。
正常情况下当然不会这么轻易放过窦宪,但这次和帝站在窦宪这边,谁让窦宪杀的人,大快他心呢,他不能说太后,但不代表他不知道太后在干什么,更不代表他会喜欢。
其次,汉室的皇后,太后确实是相当恐怖的,韩信这么牛逼的人都被吕后除掉,中行说那种奇才都被窦太后追到匈奴那里,东汉的更不在话下。
什么,现任太后也是姓窦的,那更死,姓窦的更狠,窦婴不就是被他的亲姑姑窦太后压了二十年吗,原因只是窦婴就中行说的事说了几句不是,然后到了不得不起用时,才得以起用。
都是自家家人,窦宪自然知道窦太后的性格,躲一段时间,等窦太后下了怒火,就万事大吉了。
然后窦宪征讨北匈奴,那可是胆大包天,没有得到朝庭的决定,就敢不允许北匈奴认输投降。
认为不够真诚,硬是带着大军杀到西域,杀到燕然,还刻下勒石,敢说出江河所至,日月所照,皆汉室臣妾这样得罪无数外族的话的主,你说这家伙会怕事,会怕死?
后来更敢带着亲卫冲入皇宫,跟羽林军拼个两败俱伤的人,在明白和帝不会杀自己的情况下,会畏罪自杀。
窦宪有时是冲动一些,但他不是白痴,自然知道和帝当时不杀他,就不会再秋后算账,不趁着他的亲卫军魂损失殆尽用禁卫军将窦宪堆死,还放窦宪回族地,就不会再动窦宪,要动窦宪就不会放虎归山。
真当窦家没有能力组建几支军团,真当窦宪没有能力补充亲卫军魂吗?
有军魂有军团,裂土封疆都可以了,再加上窦宪的能力,名望,窦家的实力,建立个顶级王国,然后冒充一下帝国,完会没有问题。
这些和帝会不知道,他肯定知道,但他还是放窦宪离开,那就说明和帝相信他,别管这是不是和帝的手段,人家和帝就是不会动你。
至于动整个窦家,估计汉室也等不到刘宏去败,和帝时期可能就没了,窦家阴家田家王家这等传统的帝后家族,不但出过好几位皇后太后皇妃贵妃,还出过许多王妃,还有侯爵的正妻,真真正正的根多叶茂。
只要和帝不脑残,就不会动窦家。
这些窦宪懂吗,懂的,窦宪不是白痴,就算窦宪不懂,窦家也会有人懂,他的幕僚也会懂,都会给他分析献计,但最终窦宪还是死了,还是自己自尽的死法。
这摆明就是窦宪自己觉得对不起汉室,对不起和帝的信任,自己看不开,然后自杀了。
估计他这一自杀,和帝也蒙了,窦宪一死,窦家重创,自然会式微暂退,那么朝堂上就失去了唯一不属于南阳系的外戚势力。
汉室朝堂不可免避也落入南阳世家的掌控之中,也导致了后面的汉帝的悲剧!
外戚与宦官之争,说得好像南阳世家就不是外戚势力,说得阴家就不属于南阳世家一样。
直到上任皇帝,再次凭借窦家重新掌控朝堂,才有一定的权力,然后刘宏借宦官之手夺回权力,才再次出现一位实权皇帝。
而和帝肯定也明白窦宪的死肯定导致汉室实权旁落,也肯定是有气的,不然也不会任由史官那样写窦宪的,虽然就算他阻止也不可能让史官曲笔,但起码会让史官端正一下态度,但和帝没有,所以史官自己操作了!
真当南阳世家就没有记录者吸,更何况,窦宪是什么样的人,两个字,骄横,骄横的人就容易得罪人,史官很有节操绝对会实是求是。
骄横,没错,他就是如此骄横的人,燕然勒石,没错,这是你的功绩,我们不会抹杀,但我们会着重点出你在没有你到朝堂同意的情况下,拒绝北匈奴投降,擅自开战,胜利了是你幸运,如果失败了,可惜没有如果。
你带兵杀入皇宫,这是事实,我照直写,打到两败俱伤,但和帝放你走,那是和帝的仁德,后来你窦宪是自杀了的,我不知道原因,但我以为你是畏罪自杀,我就这么写,有本事你就出声反驳,没有反驳我就当你默认了!
于是,后人见到的历史,或许会和真的情况有所差别,因为史官虽然不会曲笔,但会带入自己的主观。
不过,在刘兴现在想在,还有一个疑点,窦将军的军魂亲卫,绝对不在窦家,不然,灵帝也不可能这么轻易从窦家手上夺权成功。
更何况,和帝相信窦宪,敢不夺窦宪手上的军魂,但和帝会继续相信窦家其他人吗,敢将军魂继续留在窦家吗,估计不可能吧!
但事实上,窦家一点事都没有,那么窦宪的军魂哪去了呢,那么肯定到了汉室的手中了。
但问题是那支可不仅仅是军魂那么简单,他们还是窦宪的亲军,窦家是不可能将军魂送走,而且他们也指挥不了。
窦宪刚死你们就想将我们送走,真当我们不会杀你们这些姓窦的,信不信我们先杀了你们这群姓窦的混蛋,再杀进皇宫干掉皇帝,对于跟羽林军干过的他们,绝对会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