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看书>都市现代>超级能源强国>第四百八十六章 各有所持

“我们可以给你们准备几百人,但随便挑不行,我们的生产任务也很紧的。”贺海涛对挑人是很有警惕心的。毫无疑问,如果石油总公司愿意全部或部分转卖津石总厂给大华实业,那大华实业就不需要普通的机械设备和技术工人了。如此一来,苏城要求的几百名人员,肯定都是厂里的骨干。

国企的培养机制多是老一套的传帮带,到了能“带”人的水平,那就算是出师的骨干了。这样的工人,在普通的车间要八年十年,在一些技术水平要求高的车间,往往要15年以上才能出师。

就工人的年龄来说,18岁进厂的工人,到33岁才称得上骨干力量,再到45岁体力衰退,也就是十年多一点的最佳水平。这样的工人,上万人的宝石机至多几百一千人。

苏城要是把这些工人一股脑的弄走了,许多车间都要玩不转了。

见贺海涛态度挺强硬,苏城“嗤”的一笑,问:“100人如何?指导一下新工厂的工作,等管道公司进入正轨以后,借调的人再回去也行。”

“我尽量,具体怎么整,我们得回去商量一下。”贺海涛眼珠子一转,含含糊糊的说。

苏城微皱眉,觉得他是有些推脱。

林永贵咳嗽一声,道:“老贺,干脆一点,合资厂大家都有好处,你这时候打什么太极拳?”

贺海涛呵呵的笑了两声,不承认也不否认,道:“三七分成,大华实业是吃到了肥肉,石油总公司就只有喝汤的命,我们这么大的企业只有一碗汤,真没什么意思。”

“三成股份,也不算少吧。”苏城脸上的笑容是越来越淡了。

贺海涛也不怵,无所谓的道:“少是不少,饿不死吃不饱罢了。”

他这是纯粹的无赖嘴脸了。

林永贵大约也没料到此点。首先是脸涨红了,呵道:“老贺,你这是搞什么?”

“我搞什么了?难不成让他跑到厂里来,把我们的总工都挑走,才算伺候好了?”

“谁说要挑你的总工了。”林永贵有点气急败坏了。大华实业和胜利油田的合作,是有一个默契的前提的。擅长海外竞标的大华实业公关哈萨克斯坦,而胜利油田则应该利用自己的身份地位。获得国内的允诺和同意。

现在,国内高层部分的合作。大华实业也参与了进来,若是石油总公司内部的矛盾,林永贵都无法解决的话,他的面子也实在挂不住。

这不是变成吃白食的吗?

当着陈立正的面,林永贵也不客气了,道:“三七分成,管道公司的控制权归了大华实业,你贺小子倒好,去了你脑袋上的紧箍咒了是吧?真当合同是一张纸。”

被林永贵骂成了猴。贺海涛也是唾面自干,还嘻哈道:“合同可不是一张纸。”

苏城眼神锐利的盯着他,脑袋也飞快的转动,考虑着宝石机能卡住管道公司的哪些项目。

用合同说话是最后的考量,中国的商人,尤其是国企往往都不尊重合同,若是未曾好好的公关那些国企领导。哪怕是签好的合同也可以作废,打款送货什么能卡人的地方,更是永远不停的出问题。中国式的“社会经验”指的往往就是这些潜规则。

对贺海涛这样的高级干部来说,他们一方面没有接受过法制化与合同制的教育和考验,另一方面,即使是媒体曝光。万众瞩目,贺海涛也可以用“挽救国有资产”之类的名头来掩饰。

其实,国有资产流失不流失,那是签订合同以前的事,谁签字谁负责,也是很明白的道理。只是,经过了80年代的洗礼。到了90年代,国有资产流失什么的,往往就变成了巧妙的借口和毁约的万能药。

偏偏国内的官司不好打,打了也没有执行能力,以至于合同都变成了备忘录,一旦双方的实力发生了变化,就有可能被撕毁。

像是贺海涛这样写好了合同再变卦的人,更是数不胜数。他一方面眼馋中哈石油管道带来的政治和经济影响力,另一方面,他又不甘心获得利益太少。

当然,获得的利益少不代表没有利益,只是贺海涛心里不平衡罢了。

他所掌控的宝石机是石油总公司里付出最多的,但不一定能拿到最多。因为以宝石机的实力,是没办法与胜利油田这样的庞然大物所抗衡的。以石油总公司的名义签订的协议受到各方的钳制,贺海涛只能捏着鼻子认下来,且很难从总公司的蛋糕里切下更多。

如此一来,贺海涛自然而然的就想从苏城这里,多得些好处。

就本质而言,贺海涛的行为与那些违规的连锁店,4s店之流没什么区别。

他设置障碍,让客户在规定以外付钱。

作为国内最大的石油机械厂,他能提供的资源着实不少。津石总厂虽然也是大型石油机械厂,可是被杜利军胡整了几年,又半停产了几年,所谓的骨干人员,跑的都差不多了。

90年代初的乡镇企业虽然开不出多高的薪水,但半下岗的人员,也没什么好挑剔的了。

苏城若是不能从宝石机得到一些熟练而前端的技术人员,新建的管道公司怕是有一段很长的弯路要走。

贺海涛明显是不在乎的。

林永贵也不能下命令给贺海涛,僵着脖子瞪了他一会,对陈立正道:“我提议召开紧急党委会……”

“老林,人刚走就再叫回来,不好吧。”别看陈立正前面说话说的多,论党委会的排名,他是比张长亭和林永贵都要低的,只是


状态提示:第四百八十六章 各有所持--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