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看书>都市现代>摇滚教父>第289章 天价预算
保守,否则公关的效果几乎等于没有。

而且根据会员的影响力不同,送出的“礼物”也有所区别。

如果给每一个会员都送上最昂贵的黑胶唱片机和顶级环绕音响设备,哪怕是世界首富,也经不起这样的开销。

按照会员对投票权的影响力不同,公关团队经过大量的调研,将格莱美会员分为了不同的等级。

在没有价值的会员上不会浪费任何时间和精力,而根据会员的影响力、拉票成功的可能性不同,又会制订不同的公关策略。

比如说那些没有任何影响力,只有自己手中选票的会员,无论是送出礼物的价值,还是花费的时间、精力,都要低很多。

例如在送上的礼物中,就是严格遵守格莱美规定的普通香槟、数十美元的工艺品、cd唱片、以及价值不超过二百美元的播放设备。

而对那些具备强大影响力,几个电话就能拉来数百张选票的核心评委,公关团队做的工作就要多得多。

除了打擦边球的名贵香槟、订制工艺品、豪华黑胶唱片和昂贵的播放设备以外,公关团队还为极少数影响力巨大的评委量身定做了特别的公关策略,以求满足每一个人的“特殊”要求。

像是【a】乐队为了讨好某个核心评委,绕了几个大圈子,通过罗杰,将西奥多签约的亨利-戈麦斯送到那位评委下榻的酒店中,就属于这一类。

当然,值得这么大费周章的,也只有极少数影响力巨大的评委。

除了正常的公关之外,各种各样的交易,在颁奖季也是层出不穷。

举一个简单的例子,a想要摇滚类的奖项,b想要流行类的奖项,两方就很有可能达成合作,我号召我的朋友给你投票,你号召朋友给我投票等等。

罗杰三人和【a】乐队,就达成了这方面的默契,【a】乐队拿走最佳摇滚乐队,罗杰三人拿走摇滚类的其它奖项。

除了私底下的公关、交易之外,各大音乐类,甚至泛娱乐类媒体,也成了每一个对格莱美留声机有野心的乐队、歌手争夺角逐的舞台。

如《公告牌》、《音乐人》等杂志,在颁奖季时都会对其主要版面明码标价,这在圈内已经是半公开的事情了。

像是史蒂文-蒙哥马利这样的大牌乐评人,更是颁奖季被争夺拉拢的焦点人物。

媒体上的宣传更加直接,没有半点花巧,全部是真金白银砸出来的。

一份份精美的礼物送进评委、会员的家中,一场场拉票派对不断开始举办。

《公告牌》、《音乐人》等杂志上,纷纷出现了吹捧《黑色》专辑的软文。

而在开出一张80万美元的支票之后,史蒂文-蒙哥马利也亲自撰写了一篇长评,对《黑色》专辑大唱赞歌。

虽然是以乐评家身份两次获得普利策奖的“头牌”,但乐评家的收入和那些当红歌手,乐队完全没法比。

80万美元,几乎抵得上史蒂文-蒙哥马利半年的收入了,当然不会仅仅只是为了这一篇长评。

从十二月到明年一月底投票截止,在史蒂文-蒙哥马利的专栏中,每隔一周,就会出现一篇和《黑色》专辑有关的文章。

从整张专辑,到专辑中的每一首歌,都会拉出来吹捧一遍。

不仅仅只是一个史蒂文-蒙哥马利,在公关团队进行甄选之后,总共有数十名具备相当名气和影响力的乐评人,都收下了乐队开出的支票。

按照知名度、影响力等各方面的因素,价格从数万美元到数十万美元不等。

除了吹捧《黑色》之外,对于那些具备一定竞争力的敌人,也会不遗余力地攻击。

从作品本身,到乐队某一名成员过去的污点,都会成为被攻击的目标。

仅仅只是在媒体上的花费,就高达500万美元,占去了总公关预算的三分之一。

忙碌的不仅仅只是以洛杉矶为中心的公关团队,以及二十世纪娱乐、环球唱片的公关部门。

远在欧洲的罗杰,也在录制《朋克圣经》的间隙,亲自站出来为《黑色》专辑摇旗呐喊。

虽然由于个人喜好的原因,罗杰对媒体天然就有一种排斥感,但作为一个明星,罗杰并不会将这种排斥感表现出来,在需要的时候,也绝对不会放过每一个宣传的机会。

在《黑色》专辑登录英国之前的周末,罗杰接受了bbc电视台的采访。

尽管bbc的影响力主要局限于欧洲,但格莱美的会员也并非仅仅只在北美,定居欧洲的也不在少数。

“《黑色》专辑最出色的地方,在于它还原了摇滚的本质。摇滚是一种纯粹的、情绪化的音乐,它代表的是一种精神理念,而不是单纯的音乐流派。我们希望通过《黑色》专辑,能够让人们对这个世界有更多的思考。”

罗杰在bbc的节目上侃侃而谈,显得自信无比。

但在私底下,罗杰对两名队友说的话却暴露了自己的真实想法:“精神理念?那玩意就是扯淡。我们出专辑的目的就是圈钱,赚名气。这个世界怎么样,和我们有一毛钱的关系吗?”

当然,这番话罗杰也只会在私底下说说。

不管乐队如何解释,媒体如何解读,在一片忙碌中,从《希望》到《黑色》的数张唱片,正式登陆海外。...看书的朋友,你可以搜搜“”,即可第一时间找到本站哦。


状态提示:第289章 天价预算
本章阅读结束,请阅读下一章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