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看书>玄幻奇幻>腾飞我的航空时代>第两百二十二章 默契

林光华自认为脑袋不笨,不然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高考自己都能闯过去不说,研究生也轻轻松松的过了关,证明自己的头脑不差。

可为什么就看不懂李斯特的行为呢?

明显庄建业一番鬼话是在敷衍,李斯特竟然真就信了,这还不算,拉着庄建业的手就开始大谈双方的未来发展。

很难想象在几天之前,两人还通过传真吵得不亦乐乎,如今好的就跟亲兄弟一样,黏糊的都让人恶心。

难道老庄那番大倒苦水的话有什么深意?不像啊,平时老庄也都是这么说的,啥深意都没有啊。

老庄不会就这么甘心的做了美国人的附庸?也不对啊,这不是老庄的性格。

林光华想破头也没弄明白两人到底唱得是什么曲儿,反正两人是越说越玄乎,越聊越找不到北,到最后都开始剑指波音,脚踩麦道了,吹得那叫一个天崩地裂。

其实不止是林光华,李斯特带来的两个助理也是听着两人胡吹也是一愣一愣的。

他们跟着李斯特有些年头了,从来就没见过这位ceo在正式场合如此放飞自我过。

不禁在心里吃惊的大叫,李斯特到底被对面的中国人施了什么法术,难道是传说中的中国内功?

有了疑问就要问出来,美国人在这方面显然没什么忌讳,因此在李斯特结束与庄建业的见面,把专程过来的庄建业送出门,其中的一位蓄着一字胡的助理便再也忍不住开口问:“先生,您真的打算跟腾飞厂进行他们所说的深入合作?”

“为什么不?”李斯特转身给自己倒了杯水,喝了一口耸了耸肩,神情很诧异的反问。

助理有些愕然,没想到李斯特这么干脆,一时不知道该说什么好,好在另一位拉美裔的助理立刻接过话头问:“抱歉,先生,我们至今没有明白您为什么要这么做,难道我们这次过来不是单纯的订购无人机平台吗?”

“是的,我们就是来买无人机平台的,并且从刚才庄的态度来看,这笔交易根本不是问题,但我们希望的却是更加深入的合作,最终的目的就是让我们的h公司成为全球无人机领域的领导者……”

李斯特说的很干脆,并没有隐瞒他和庄建业谈话背后的真实意图,其实从庄建业絮絮叨叨的帮着h公司出主意开始,李斯特就听出来,庄建业与其说是谈h公司的发展,还不如说是向h公司表明心迹。

总结起来就一句话,别防着我们腾飞厂,我们没实力跟你们h公司争,与其咱们俩打生打死,还不如联起手,把无人机业务做大做强,从而进军有人驾驶飞机业务。

要知道h航空公司建立伊始就是要在有人驾驶飞机领域分一杯羹,只可惜在美国受到巨头打压不得不改弦更张,换句话说做无人机并不是h航空公司心甘情愿的主动之举,而是无法与巨头竞争的无奈选择。

所以以林德曼为首的h公司董事会一直以来的目标还是要回到有人驾驶飞机的业务上,不然一个七十多岁的老头子,还是个残障人士,成天去参加议员筹款晚宴为什么?不就是想拓展人脉,为h公司有朝一日涉足有人驾驶飞机业务做准备。

只是人脉怎么经营,h公司没问题,但如何从无人机转向有人驾驶飞机,他们就一脑门子浆糊了。

没办法,h公司自诞生之日起就是先天不足,管理层更是充斥纯粹的商人与政客,再加上巨头们的打压,在航空技术上,他们不说空白吧,但也属于小白范畴。

当然在金钱的攻势下,也不是没有业内人士给他们做出规划,问题是皮包公司起家的h公司做个无人机都费劲,上哪儿搞那么高端的东西去?

外包是个不错的办法,可问题是找谁外包?日本、欧洲的上下游配套产业早就被美欧的巨头所控制,h公司就算有心也是无力。

打造自己的全产业链?庞大的资金和技术投入,h公司看看就头疼。

恰恰在这个时候,庄建业给了他们另一种可能,那就是由腾飞厂为h公司代工,一步一步助力h公司成为无人机领域的霸主,之后以无人机全产业链的优势,选取其中一、两项拔尖儿的参与有人驾驶航空器的配套工作,继续积累经验,慢慢增加配套和整合能力,彻底站稳脚跟后,最后推出自己的有人驾驶航空器。

这套发展思路可谓即实际又可靠,唯一的缺点就是代工的厂家必须有一定的工业基础做支撑。

欧美日当然是最好的选择,可正如之前所说,这些地方的航空上下游产业都被巨头所控制,h公司小打小闹还可以,一旦做大做强,免不了成为巨头嘴里的肥肉。

剩下的就是苏联了,问题是苏联与美国敌对,打生打死的变数太多,借给h公司一百个胆子也不敢选。

所以h公司想要实现宏伟目标,能托付的只有中国,没办法,除了以上几个地方外,只有中国在过去的三十年的时间里建立了一套完整的工业化体系,尽管整体照比美欧日苏要落后不少。

但却比世界其他地方要好得多,最起码做个无人机平台不会让人那么操心,而且价格也非常便宜。

正因为如此,李斯特对庄建业的提议非常感兴趣,如果不是因为需要跟董事会汇报,他都想直接答应庄建业。

听完李斯特的话,两名助理这才恍然大悟,原来两人瞎掰胡扯的背后隐藏这么深的意图,不禁对两人十分佩服,看看人家,再看看自己,这助理想转正还得熬几年呀。


状态提示:第两百二十二章 默契--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