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主,今年的秋祭大典,这是随列人员名单,还请公主过目。”
每五年一次的秋祭大典,是王族为感念上苍恩德而举行的祭祀大典,其隆重程度可与王族祭祀大典相提并论,随列人员皆为王族贵胄,就连随行护卫的将士也是百里挑一。
稍有不慎,便是对上苍的不敬,若是因醇致来年的灾人祸,谁也不敢担起这份责任。
因而面对这样的一份清单,就算时望不理后宫内务许久,也要亲自过一下眼。
这并不是信不过李姐,而是因为确实事关重大,才不得不慎之又慎。
时望接过这份清单,便翻开看了起来,看毕之后,便搁在一旁,与李姐问了几句。
“倒不是本宫不信任你的安排,心里有意见,可是这位负责随行事务的言将军又是从何而来,本宫怎么从来没有听过他的名头?”
“公主有所不知,这位言将军是陛下军中结识的好友,由他护卫秋祭大典也是陛下提出的人选。言将军虽还未有什么功绩,倒也算在军中沉淀多年,于领军之道有些心得。因而才选他作为负责的将领人选。”
时望微点点头,厉王如今长大了,也确实该选一些自己的势力来扶持了。
看到他这般模样,时望倒有些为他高兴。
“不知公主是否还有其他地方有所建议?这是我第一次拟人员清单,若是有不妥之处,还请公主告知。”
“本宫确实有些奇怪,想问一问李姐。这随行人员名单中,为何没有你的名字?”
“我?”李姐不解。
“你是未来子袭至高无上的王后,自然是要在随列人员中的,怎么有没有名字的道理。”
李姐一时有些尴尬之色:“臣女至今未有名位,担不起王后之名,若真的上了名册,恐怕不能服众。”
看着她面色有了一丝苍白,时望心中起了些怜悯之心。
宫中众人皆知,那位赫国来的公主是王上心尖上的人,两人许多时间都是呆在一处的,如胶似漆,且又在群臣面前行了结礼,早已坐实了王后之位,只不过是等陛下登位后正好名分罢了。
而李姐从入宫,虽是以立后选妃的名义来的,却被忽视许久,近年执掌了后宫内务才被人熟知身份。
且她向来不与人前露面,相较那些族国公主,自然少了排面。
最要紧的是,厉王对她少有言谈,更遑论宠爱,充其量是个有背景的宫中女官罢了。
这两位名份上的王后人选,谁高谁下,自然一清二楚。
可时望并不这么觉得。
厉王并不缺那些涌上来,想投入他怀抱的女子,少的是能将此之后的责任担当能够肩负起来的人。
而面前这位虽自强努力,却为没有得到恩宠而伤怀的女子,正是最为难得的。
“这样吧,本宫先将这份名册压下了,待稍加修整之后再交还与你,你看如何?”
李姐自然答应。
这件事情时望虽可以自己便下了这个决断,但好歹是国之大事,自然也不能只凭自己臆断。
为了维护王上的威严,她还是决定找厉王明此事。
可是厉王的反应,却并不如她所料想的那般。
在他听闻将李姐以王后之位随行祭典时,脸上还是出现了一丝犹疑之色。
“怎么,王上不肯吗?”时望问他。
“本王也不是不能答应。”厉王言辞间吞吞吐吐,好似有什么难言的苦衷,“只是,可以让她等一等吗?”
时望皱眉,眼神询问厉王。
厉王忙摆手,以为她误会了,忙解释自己的用意:“本王没有不想立她为后的意思,只是她如今并未册封,若这般就将她立王后之位,是否有些不妥?”
“本宫倒不觉得有什么不妥,思黎不也没有进行正式的册封吗?只不过一个是在群臣面前立的,一个是本宫询问王上的意见之后立的。同样是后位,又有什么不同之处。”
“可今年不一样,这次是第一次以本王为首的祭典,意义非凡。可本王只想让琪后随立身畔,等本王即位了,再等四五年,便又是秋祭大典。届时再让李姐一同陪伴,又有何不可?”
时望哧哧一笑,她算是知晓了厉王的心思。
若他只带琪后一人进行祭典,便昭告下,她是未来的第一位王后,在这后面所立的人选,都比不上这第一位的。
他虽然不能只娶一人为后,却能在这些方面安慰钟思黎,安慰自己。
可是这又有什么用呢?
秋祭大典眼看在即,这亦是厉王登位前最重要的一次祭典。自己不能保证还会参与下次祭典,便要将此次祭典办的完美。
厉王不能独宠琪后,否则先王后宫的惨剧仍要发生。如今他还没有能力做到只立一人为后,便要承担这份代价。
时望又道:“王后位份高低从来都只在王上心中,不在这些繁文之上。这些是用来彰显王上您平衡内外之心,也是告慰大臣的方式。李瑛虽不能有幸得王上青睐,但凭她为后宫,为朝政所作的贡献,便理应得到王上的肯定。只是一次的祭典而已,王上便看在本宫的面子上答应吧。”
厉王抬头看了她一眼,又立即缩回了眼神,其容貌之纠结,真是前所未见。
时望嬉笑一声:“怎么,王上能安排自己的人进随行队列,本宫就不能安排看好的人选一同入列吗?”
此话的本意是指她和厉王都有看好的王后之选,就算一同随行也不是什么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