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看书>玄幻奇幻>好莱坞往事>第七十章 幸福的烦恼

在罗兰穿越之时,斯皮尔伯格依旧是影史上唯一一位总票房过百亿的导演。

排在他下面的,便是拍了《美队2、3》、《复联3、4》的罗素兄弟。

纵观整个导演票房累计榜单,除了那极其显眼的犹太帮三名导演外,最吸人眼球的,不是罗素兄弟和大卫-耶茨这样的ip推手,也不是好莱坞鼎鼎有名的接盘侠朗-霍华德,而是斯皮尔伯格名头之后,那遥遥领先的二十七部。

和罗素兄弟六部电影六十七点九八亿的票房成绩相比,斯皮尔伯格二十七部一百零一点二三亿的成绩,怎么样都不好看,有的人甚至觉得,他是以数量取胜的。

当然了,这种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问题,压根就讨论不出个所以然来。

不过有一点,却是所有人都无法辩驳的事实。

和卡车司机那种花了四十年只拍了九部电影的家伙相比,斯皮尔伯格,真的是业内劳模。

“如果不是詹姆斯问索尼借了八个摄影棚,《铁钩船长》其实早就能拍了。”

“罗伯特、克里斯他们应该和你说过吧?”

“如果整部电影全都在棚内拍摄,摄影棚越多,就能拍的越快。”

“让所有的工人集中在一个场地里布景,等他们布好之后,我们就能直接开拍,而在我们拍摄的时候,他们又能继续去建造下一个,这样一来,我们只需要按顺序拍上一遍,最多一个半月的时间,就能把剧本内容全部拍完。”

“当然了,这么拍的确省时省力,但却会占用不少地方。”

“因为只有等到电影后期制作之时,才会知道是否需要补拍。”

“只有确定不用补拍后,我们才会把布景拆掉。”

“就像你那个大卫叔叔为了保证《小鬼当家》能够按时补拍,至今没有将拍摄区的房子卖出去一样,在詹姆斯拍戏的时候,我们总不能悄悄地摸过去把他的摄影棚给拆了吧?”

“如果真是那样的话,那他就不是和你在片场玩真人pk了,而是撸起袖子来揍我了。”

斯皮尔伯格是一个非常精分的家伙,严肃起来时,他能拍《辛德勒名单》、《华盛顿邮报》,搞怪起来时,他能拍《侏罗纪公园》、《头号玩家》,严厉要求时,他能把哈里森-福特怼的说不话,和孩子沟通时,就没有一次能起争执的。

别人眼里,那风马牛不相及的电影风格,在他手上,可以肆意切换。

正因如此,同时展开数个项目,对于他而言,比吃饭喝水还要简单。

《铁钩船长》那边暂时没法开机?

没关系啊!

我们就先捣鼓下一个项目《侏罗纪公园》咯!

等《铁钩船长》那边布完景能开机了,我这边《侏罗纪公园》也选址完毕,开始布景了。

而《铁钩船长》那边拍完了,不就直接能掉过头去,拍《侏罗纪公园》了吗?

如同加耐蒂之前所想的一样,斯皮尔伯格是真的忙。

好莱坞工业产业链上的流水操作,被他用的是淋漓尽致。

而等他模仿出卡车司机的愤怒动作,面带微笑的冲着罗兰述说清楚其中境况时,罗兰的脑袋里,只有‘fuck’一词。

他觉得,如果隔壁的卡车司机能有对方这么勤奋,那——

《阿凡达》,怕是都能拍到十了。

当然了,斯皮尔伯格拍不拍《侏罗纪公园》,和罗兰没有半毛钱的关系。

前世的他在做《侏罗纪公园》的解说视频时,可是对里面两个小孩的反应,记忆犹新。

虽然捣鼓出侏罗纪公园的哈蒙德博士的孙子孙女在影片中占据了不少戏份,但他们两个,更多的时候,只是剧情推进器而已——

什么熊孩子的设定啊、什么鬼畜一般的尖叫啊、什么歇斯底般的逃跑啊,那种为了推动剧情,而做出来的傻哔行为,真的是让人头皮发麻。

尤其是姐姐那一幕经典的果冻发抖……

那种做作的表演一直都是影迷观众吐槽的对象。

当然了,这并不是说斯皮尔伯格在那两个孩童上的塑造有问题。

而是这两个角色的风格和罗兰现在展现出来的一切,并不相符。

正在热映的《小鬼当家》里,凯文-麦卡利斯特是一个机灵鬼,马上封镜的《终结者2》里,约翰-康纳是一个渴望父爱的勇敢孩童,而在连续出演了这两个人设相近的角色后,罗兰若是再去演熊孩子,那败坏的,可就是自己的口碑了……

不要说什么——

‘演员就是要塑造好每一个角色,如果连这些事情都办不到,那你还演个屁的戏啊!’

事实上,塑造好每一个角色,那是对大人而言的。

童星所演绎的角色风格,必须稳定。

因为童星的观影受众面非常的窄,喜欢童星的第一梯队便是同龄人,第二梯队才是那些想要向孩子灌输真善美的大人,如果在这种情况下,遇到银幕上那种反派角色,那大人绝对会向自己的孩子灌输,银幕角色上的不可取之处。

说得难听一点,如果孩童不演那种伟光正的角色。

那恭喜你,你这是在作死,你就是各个家庭所抵触的反派典型。

说得在难听一点,如果像罗兰这种已经演了伟光正角色的家伙再去触碰那些愚蠢角色。

那就是在和自己的钱途,过不去。

就如同英国著名电影学者理查德-戴尔在《明星》中所说的那样:明星文化的核心诉求就是贩卖梦想。

这是所有影视剧


状态提示:第七十章 幸福的烦恼--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