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看书>军事历史>汉风长歌>第八十七章 汉风歌(七)

刘煜没系统性地学过高音的唱法,但却也听了不少高声歌唱家的作品。

再加上嗓音浑厚,越发的震人心魄。

放声循环了两次,听到周边环境鸦雀无声,知道效果达到了自己的预期。

最后一通鼓响之后,他就扔了鼓槌,和姬森两人若无其事的下台去。

姬胖子罢了朝陈不遇翘起了大拇指。

这种雄壮的打击乐,再加上高大的军汉,壮烈的歌词,给这些沉溺于小清新音乐的人而言,是一种震撼。

董其琛首先拍起了掌,两眼微眯,若有所思地看向刘煜。

有董夫子带头,周边的掌声接着响起。

周围的那些学士们也拍起手来,智况也不情愿的跟随着鼓掌。

福源君在听到歌声时,陡然一惊,等到刘煜唱完,他已经平静下来,问道,“表弟果然大有长进啊,此歌何名?”

“汉风驱我战胡虏,直教天下尽华夏!”刘煜朗声道,“这是汉风歌。”

可能是自己把心中的郁结,一鼓脑儿随着歌声发泄了出来。

刘煜只感自己灵台清明,他更加确定自己在做什么,将来要去做什么。

“歌词豪迈,连我这样的风烛残年之人也为之动容。”董其琛抚摸着长长的白须说道。

“晋国地处中原腹心,凭借六军之力拒守四战之地,承平多年,却是让大多数人忘了所处之境地,小友这样的提醒的确是晋人所需要的。”

这老家伙会看不清形势,那怎么会让孙辈成为秦国广平君的门客,估计也是多方下注的想法,刘煜暗暗想到。

“我自陈去秦,看到秦国兵戈磨磨,那秦王将议政大殿改名为在四海殿,举国上下竟都在为出关作准备。”

“而来到晋国之后,发现清者少,浊人多,靡靡之音毁人斗志,乱人战意。”

“我听儒家有句名言,居安思危,思则有备,有备无患。晋国的六军之力,能一齐扛住四周强敌的群攻吗?”

“表弟危言耸听了,如今边境安宁,何来群攻?”福源君开口否定道。我知道这世上有人在等

“今年的冬天来得比较早,草原那边更是冷得厉害。根据现有的情报推测,草原遭遇白灾的可能性很大。”刘煜把鲜卑人对凛冬的判断说了出来。

“八年前同样是草原白灾,牛羊马匹冻死无数。灾后匈奴人为挽回损失,右贤王帅兵二十万攻打代郡。要不是代成君守城,怕是会打到绛都。”

“今年灾情一旦重演,来年春天,匈奴人的兵马又该会猎中原了。”

“白灾?”福源君一听笑道,“表弟哪里来的情报,我派到东胡的探子来报,他们那里过冬物质充分,哪里会闹灾?”

“东胡临海,气候就比匈奴人的内陆地区在温暖一些。”刘煜也知道海洋性气候的特点。

“匈奴人在阴山以北,冬天本来就冷。再加上近年以来,他们在晋地的虏掠收获不多。若是遇到凛冬,却是很难扛得住的。”

“而且我在过秦地时,匈奴大单于有意跟秦人和解,怕也是觉察到了凛冬的风险。”

刘煜想起魏陵的那些话,当时魏陵的神情严峻,魏氏应该已经预感到这个冬天很麻烦。

“即使有此良机,但小友可知,这冬季行军,又走的是不熟悉的草原,凶多吉少啊。”董其琛不否认刘煜所提出的机会,但现实很残酷。

“也不尽然,目前百工兴旺,只要防寒装备到位,却是不怕这天时的危害。”刘煜指了指周围的炭炉。

“看看秋水亭,正是有了这些炭炉,让大家并不觉得寒冷。”

刘煜说到这里了,朝向荀宣道,“这些还真是靠了墨家的帮忙,我们应该感谢他们。”

“墨家紧守祖师训导,惠民利民,只愿世间兼爱无攻,和平共处。不求世人感谢。”荀宣对于刘煜的赞赏表现得很平淡,不过内心却已经对刘煜大有好感。

“军国之事,都是国之大事,老夫年纪大了,跟不上年轻人的节奏。小友等下有瑕,会后老夫还想听你细说。”董其琛笑道,算是结束了这个话题。

福源君顺势高声道,“今日有幸请来上官大家,怎能只舞一曲呢?本君尚不尽兴,各位是否也是如此呢?”

席下顿时一阵哄闹,“哪里尽兴了?只等上官大家再舞……”


状态提示:第八十七章 汉风歌(七)
本章阅读结束,请阅读下一章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