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看书>穿越重生>安奎利塔斯历史>第二卷 第十一章

由于巴巴罗人不擅长攻城,所以莫多克带领军队进行了几次失败的攻击后,就离开了卡尔维,掉头向普莱比斯前进。艾尔贝拉和尼克勒斯得知这个消息以后,尼克勒斯将军主张防守,而艾尔贝拉则犹疑不决,不知是撤退还是坚守。她拖延了十多天,直到听说巴巴罗人距离普莱比斯只有两三天的路程时,才下决心离开。普莱比斯的市民们看到军队要撤退了,又听到传言说巴巴罗人马上就要兵临城下,于是急忙跑回家收拾财物,然后慌慌张张地跟随军队跑出城市,有不少人就在一片混乱中被踩死在地上,许多暴徒趁势劫掠富人的财产,但这一切现今都无人搭理了。

就在普莱比斯的所有人都急于撤退时,有一百多个人聚集在一起,他们若无其事地坐在广场上面,做着消遣的娱乐活动。有些路过的人对他们喊,叫他们快点逃跑,但他们反而劝说自己的同胞,不要抛弃普莱比斯这座祖先留下的城市。其他的人听到这些,有的抱怨他们精神不正常,有的虽然精神受到感动,但脚下还是选择逃亡。

这一百多人在城中守候了两天两夜,终于等到巴巴罗军队到来。莫多克看到城墙上空无一人,城门大开,还以为普莱比斯人有什么计谋,因为他不觉得敌人竟会绝望到弃城逃跑。在确定城中真正空下来后,他才从各个方向夺取了整座城市。当莫多克带着一批人踏进楚士的神庙时,他发现那里端坐着一百多人,感到惊讶。这些人见到敌人,也不迎上前来,只是像平时一样,安安稳稳、不动声色。为眼前情景所困惑的巴巴罗士兵,把他们当做超人,等了很久才敢于接近他们,和他们交流。最后有一个巴巴罗士兵捋着菲利普(一个普莱比斯老人)长长的胡须,把菲利普激怒了,菲利普用自己的手杖狠狠敲打巴巴罗士兵的脑袋,结果他自己被反抗的巴巴罗士兵杀死。接着,剩下的巴巴罗士兵也拿起武器,杀死了眼前的普莱比斯人。莫多克尊敬这群人的勇气,将他们厚葬。

之后,莫多克带着自己的士兵进驻普莱比斯城,然后组织自己的族人迁入此地。因为忙于这些事务,莫多克没有追击那些在路上行走缓慢而又混乱的逃兵与市民。这时候,为了制定下一步的策略,联军又召开了一次会议,斯弗里斯也亲自带着士兵赶到了。虽然他那时已有六十四岁高龄,并且刚刚染过大病,然而顽强的他从不认为自己比二十岁的年轻人身体状况要差。他以极为坚定的态度表示要尽快打败莫多克,否则等到异族人完全占据了普莱比斯的土地,再去驱赶他们就会更为艰难。他建议所有人向楚士等神明立下最为庄重的誓言,以歃血为誓,并在整个特朗西特斯发起总动员,因为这不再是国与国之间的战争,而是关乎整个民族与文明的存亡之争。但斯弗里斯失望地发现,没有一个国家的代表有足够的意愿立下如此庄重的誓言,没有一个国家会希望为了普莱比斯的存亡而战。虽然各国代表都认同唇亡齿寒的道理,可眼前的安逸终是压到了他们对普莱比斯人的关心,于是这场会议只是决定集合现有军队进行接下来的战斗,并为避难的普莱比斯人敞开自己的国门,除此之外,无人愿意再去投入更多资源用以支持这场战争。

失望的斯弗里斯把他带来的军队交给尼克勒斯后,就到维萨国王斯科拉里奥那里去——他留在了自己国家,没有亲自带兵进入普莱比斯。斯弗里斯向维萨国王抱怨特朗西特斯人的短视和懦弱,并不断向斯科拉里奥诉说着敌人的可怕。斯科拉里奥表示自己也为这个会议结果感到遗憾,他说他本人虽然乐于看到自己的死敌弗拉维安遭遇失败,但他并不希望看到弗拉维安的国家遭到破坏,而且,每当他想到巴巴罗人下一个目标可能是自己的国家时,他也会感到不寒而栗。

斯弗里斯和斯科拉里奥在短暂的会晤后,就签订了双方的同盟协议,然后静待事态的进展。特朗西特斯联军因为战意不高,所以他们只是分成几股军队反复骚扰那些破坏城市、扫荡土地的巴巴罗士兵。后来,巴巴罗人也发现敌人并不想作战,因此行动也大胆起来。他们毫无顾忌地向自己预想的目的地行军,而特朗西特斯军队就跟在后面亦步亦趋。在一天,一支巴巴罗人来到了居民没有撤离的乔罗沃达城,联军的部分士兵也跟随在他们后面来到了附近。然而,当巴巴罗人攻击乔罗沃达的时候,这些联军士兵只是眼睁睁地看着,却没有勇气伸出援手。他们亲眼看着乔罗沃达城被攻陷、城内居民被屠杀、剩下的老弱病残被一把火烧死,每天夜里,他们总是能听到从乔罗沃达那边传出妇女的可怕哀嚎和幼儿的惨痛哭泣。在巴巴罗人清理城市时,士兵看到他们用运输建筑材料的大工程车拖着一堆又一堆的尸体,一齐倒在他们于城外挖掘的沟壑中。好多士兵说他们看到有人在沟壑中冲着他们在挥手,或者一直抖动双腿,以示他们还活着。我不知道这是士兵们因恐怖、悔恨而产生的幻觉还是确实如此,但结果是,许多士兵受不了这景象,就要求自己的长官尽快离开此处。在他们撤退时,城里的巴巴罗人冲他们发出响亮的鄙夷之声,并开怀大笑。

赶回联军营地的斯弗里斯听说这事以后,立马召集起能够召集的士兵,然后当着全军的面责骂他们还有他们的将领,虽然士兵中也有很多人没有经历过刚才我说的事情,但由于


状态提示:第二卷 第十一章--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