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看书>穿越重生>穿越兽人之将>第120章 诞子(百耳)

休息了两天,百耳在弄清亚兽怀崽时间为四个满月之后,不顾其他人阻拦,便又带着之前的几个人出发了。而就在他在蓝月森林里到处寻找无果的时候,却不知因为自己在贝母岛上一时的顾虑以及冷眼旁观,生生错失了与图相见的机会。

在怀崽两个满月之后,百耳的肚子便渐渐明显起来,过了第三个满月,便似吹气般迅速胀大,让跟他一起的小古以及几个兽人都担心不已。大概由无到有是一个渐进的过程,他除了偶尔会想吃一些这个世界找都找不到的东西外,心理上倒也没有太过于不能适应,只是偶尔午夜梦回,一眼看到凸起的大肚子,朦胧中心情终究还是会有片刻的复杂怪异,但等清醒之后,这种感觉便被抛到了脑后。不过是生几个崽子而已,他连死都不怕,还怕这个?

第一次胎动的时候,他着实被吓了好大一跳,当时呆站在原地,动都不敢动,有种从后脊骨升起的毛骨悚然感觉,狰狞的表情把其他人都吓住了。等后来逐渐习惯,不时摸到蹬在肚皮上的小手小脚,他终于对血脉相连这个词有了更深刻更真实的体悟。对于肚子里的三个小崽子,从他本心来说,有了期待,而不再像之前那样,只是当成一件必须去做的事来完成。

上一世他妻子体弱,两人又聚少离多,以致她心情抑郁,在生产时一尸两命。之后他便不再亲近女色,对于嗣子一事也不强求,所以直到战死殉城,都不曾留下一儿半女。如今有机会拥有一个……不,是三个传承着自己血脉的孩子,只要过了心中生孩子的那道坎,再来看其实也是一件值得高兴的事。

数着日子,在最后一个月的时候,百耳一行人回了部落。那时,已是雨季的最后一个月,过完,便要进入雪季了。这一回,他们不仅带回了几个穷困部落的人,还找到了可以代替稻麦等主粮的红粟,以及许多以前不曾吃过的东西。

回到部落时,发现盆地入口的河道处建起了两座极高的石碉楼。萨竟也是个雷厉风行的性子,上次才提到这事,没想到一转眼就弄好了。在碉楼上放硝的兽人老远就看到了他们,当即就用兽人间独特的传讯方式通知了部落里面,很快就见人撑着筏子出来迎接了。

萨想不到百耳出去一趟,又带回这许多人,颇有些措手不及的感觉。部落里的石屋完全安排不下,所以只能临时搭起帐篷,然后赶在雪季到来之前把石屋建起。好在现在人手够多,工具也比刚到盆地时充足,修建速度与以前自然不可同日而语。不过人多了,雪季要备的食物自然也更多,但因为有亚兽的加入,加上之前一直断断续续储备的食物,兽人们倒是觉得比过去轻松了许多。

以往的时候,亚兽不能入林,就算偶尔采挖一些黑薯野菜什么的,也只是在部落附近,数量自然不多。而兽人出去既要狩猎,又要顺便挖一些黑薯回去,就那么一个满月的时间,要准备全部落人吃一整个雪季的食物,着实太过匆促。所以每每一到雪季,不仅会有部分人因为分不到食物而饿死,便是需要守卫部落的兽人们也常常吃不到一顿饱食。而现如今,不用再像雨季最开始那一两个月总是挖一些嫩苗回来栽种,只需要直接挖取成熟了的黑薯,苦紫麻根,还有一些新发现的根茎果实,亚兽们每日带回的食物数量丝毫不逊于兽人。

原本按图最开始的想法是,专门修砌一个储藏食物的仓库,但是后来因为采石建屋,在山壁上开出了一个极深的洞穴,里面阴凉干燥,如今便当成了储藏的处所,外面由人看守着。加上百耳他们上次去海边时,带回了足够的盐,所以每天打回来的猎物除了留下吃的以外,全部都用盐腌了,吹干后放进洞中。值得一提的是,在百耳外出的那段时间,阿织用果绵捻出了纱线,并织出了第一块绵布,而陶陶则用露天烧陶的办法,烧出了好几批陶器,其中的大瓮被亚兽们拿来腌制了不少野菜。当然,对于一个已经有三百多人的部落来说,这点腌菜根本不算什么,但聊胜于无。

百耳这时已到了临产的阶段,自然被所有人逼着在屋中安心养胎待产,任何事都不让他做。而跟他一起出去的几个兽人,加上又长高了不少的小古都投入了储备冬食的准备当中。忙碌中,没有人再问起图的事,似乎整个部落只有百耳和古父子俩还坚信他还活着。

百耳闲着无事,便找了漠的阿帕,还有几个老亚兽,很虚心地向他们求教与生崽有关的事。原主虽然曾经怀过孕,但在长成之前便流了,加上跟原部落的人没什么来往,所以他到现在都不知道亚兽是怎么生的孩子,生下的孩子又是什么样的,在生产前,又需要做些什么准备,生下后喂他们吃什么,等等。

这些日,他也注意过身体的变化,认为绝没有在生产之后下奶的可能性,所以在孩子食物这方面,如果不提前准备好,等雪季到来怕是要糟糕。

从几个有经验的老亚兽口中,他得知生孩子从j□j而出,当然,这答案并不算太出乎他的意料,毕竟除了j□j,他实在是找不到还有其他地方可以把孩子挤出来的。至于生出来的,如果是雄性的话,会是小兽的样子,过了三个满月就能化形的是兽人,不能化形的就是兽,如果是雌性的话,就直接是人形,应该是上一世婴孩的样子。兽最终会被驱逐入山林。

听到这里,百耳的眉不自觉皱了起来,原主记忆中也有这


状态提示:第120章 诞子(百耳)--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