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去年大三开学时起,李彦东等人就跟着马教授鞍前马后的忙活,到他兼职顾问的几家养殖场实习,其实就是打工,除了挣些略显菲薄的补贴外,也是想提前和社会接轨,看能否提前联系到一家比较理想的工作单位。
令他们失望的是,所接触过的几家对口单位中,国营的早已人满为患,民营的大多是家族式企业,对外人信不过,除了给禽畜接种疫苗、治病或配种时会暂时地求助一下之外,没有哪家单位准备给他们提供一份长期、稳定的工作。
在杨昆身上,他们看到了希望。
年少多金、舍得投资、目光长远、一窍不通,这是他们和杨昆短暂接触之后,在心里给他下的定义。
特别是听说他的养殖场或者说养殖基地完全是从零开始,这就意味着从管理到技术人员还是一片空白,意味着待遇优厚的工作岗位,几个年轻人的眼中都燃起了希望的火花。
几乎没有怎么思考,大家就毫不犹豫地接受了杨昆列出的薪酬条件,决定加入喜羊羊养殖基地的筹建项目。
当然,聘任协议还是以马教授的名义签的,相应的收入也要由马教授拿大头,不过大家都不在乎这些细节,一来这是行规,没有马教授的引荐,他们根本接触不到这次机会,二来大家看重的是项目落成之后的职位空缺,而不是这短短几个月的临时合作。
在几位大学生看来,只要在这位比他们年轻好几岁的老板面前好好表现一番,多快好省地完成筹建工作,他应该不会吝惜一份工作机会,以及一份说得过去的薪酬。
杨昆也是这么想的,只是当着人家恩师的面,不好意思明目张胆地挖墙角而已。
谈妥合作意向之后,杨昆请大家到喜羊羊吃饭,顺便把二叔、何平、刘学锋等人介绍给马教授一行认识。
在开发区分店,体贴入微的服务水准和顾客盈门的热闹场面让几位寒门学子大开眼界。
在饭桌上,杨昆就接下来具体要做什么工作,虚心向马教授讨教了一番。
相关的项目申报工作有计委、土地、畜牧局的工作人员帮忙办理,防疫、环保方面的评定也没有障碍,搞定了技术支持之后,接下来要考虑的是基建以及屠宰场的人手配置问题。
畜栏和配套设施由马教授的团队负责设计,具体的土建工程也没什么技术含量,刘全保的建筑队完全可以拿得下来,等到养殖场和屠宰场的基建工程完成过半之后,再开始招募人手也不迟。
侍候牲口的人好找,从附近的村里招就是,杀牛宰羊是技术活,但也不缺人手,城关镇原来就有两家屠宰场,属于集体制企业,近年来私人养殖户增多,北猪厂倒闭,被杨昆盘下来改成了时风销售处,南猪厂也处于半停业状态,挖几个赋闲在家的好手过来很容易。
吃到一半,杨昆接到传呼,是堂妹杨晓丽打的,说有人到批发店里找他,是邵兵的战友,韩月香正在接待他们。
猜到卫双龙应该是刚下车,杨昆就请邵兵去接他们过来一起吃饭。
等卫双龙夫妻俩抱着孩子进来,杨昆热情地跟他握手,“风水轮流转,卫哥最终还是落我手里了。”
卫双龙哈哈大笑,表情中丝毫没有主动投奔的拘谨,双手握着杨昆的右手,用力摇了摇,“不嫌冒昧就好,咱们一家三口以后就靠着你生活了。”
杨昆问他:“怎么不请伯父伯母一起过来?”
卫双龙笑着摇摇头,“岁数大了,舍不得家,跟着我兄弟过呢。”
杨昆听邵兵介绍过他的情况,知道他还有个娈生兄弟叫双虎,两口子都是人民教师,家里的条件不算困难,点点头,和卫双龙媳妇打过招呼,将他们介绍给在座的人认识。
介绍到二叔时,杨昆笑着说道:“昨天说过给你找个好帮手的,这可不是来了?”
杨建军对诚实稳重的邵兵印象相当好,连带着对卫双龙也很客气,“欢迎欢迎,生活方面安排好没有?”
邵兵接口答道:“我跟卫哥商量好了,就跟我们一块住您那栋院里,大家也好有个照应。”
杨昆考虑了一下,觉得这样安排也不错。
邵兵一家住进了杨建军原来的三间北屋里,他家的三间屋子暂时还空着,正好邵兵两口子要上班,虽然请了个保姆帮忙照看老人,俩小女孩子也送进了幼儿园,不过有卫双龙媳妇在家里帮忙照应一二,俩爷们在外面做事时也能更放心一些。
杨建军也笑呵呵地点头,“那就好,地方稍挤了点,倒也热闹,有什么需要,尽管开口。”
饭后,邵兵开车载着马教授一行去现场规划养殖场的基础设施,杨建军下午一般不怎么忙,杨昆也没什么正经事做,叔侄俩就亲自动手,帮卫双龙一家安顿住处。
卫双龙夫妻没带什么行李,初春的天气还是有点冷,杨建军膝下刚添一子,见卫双龙的儿子也不过六、七个月大,长得白白胖胖的很是讨喜,怕把孩子冻着,特意跑到市场帮他们买了新被褥、电热毯和电暖气,又给小家伙买了几袋奶粉和一堆玩具当见面礼。
此前虽曾和杨昆见过一面,只是当时情况特殊,接触得又太过匆忙,没能详细了解他的为人,临来之前,在电话里听邵兵夸这位老板多么体贴下属,卫双龙嘴上答应,心里却是不怎么相信的,没想到初来乍到,还没机会在一起共事,爷俩的热情好客就已经让他有些受宠若惊的感觉,一路上